淇河,溫暖的記憶

小時候的眼裡,家鄉的淇河就是一條長長的河流,如今的眼裡,淇河成了我心裡暖暖的記憶。

陽春三月,草木鶯飛,再一次近距離走進這條熟悉而又充滿濃濃鄉味的淇河,河還是那條河,橋還是那座橋,路還是那條路,我還是那個我,只是心境已別樣風味。

漫步與河岸,環視整個河面,腦海裡時而是滿滿的兒時記憶,讓人沉浸在點滴碎片的整理中,溫暖、親近,時而是春境四溢,激盪著激情,散發著愜意,構幻對生活、對生命的憧憬。

淇河,溫暖的記憶

從河床遠遠仰望淇河大橋,這座應該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連接東西通道的大橋,在正午的陽光照射下更顯幾分蒼勁古樸。整個橋身倒映在河面上,光波湧動,橋身微顫,像一副靈動的水墨畫,此情、此景、此境,天地人物、身心合一,目光捨不得有半點移動,魂牽夢繞的淇河橋啊,什麼時候才能讓人在心裡消停。

由於是早春吧,儘管春意闌珊,但河床及兩岸的生機都還是冬的模樣。蘆葦點綴著河面,黃燦燦一片,偶見幾朵蘆花,毛茸茸人,給人幾分色彩、幾分溫暖;鵝卵石堅挺在哪裡,任憑河水不緊不慢的沖刷打磨,也許是習慣了這種節奏吧,光滑的石面似乎沒有了任何抱怨;榆樹、槐樹、白楊樹,還有一些叫不出名的樹種挺拔在哪裡,儘管也是光禿禿的,不過,只要你細細察看,微微泛綠的嫩芽還是正在向你示意吶喊,看這節奏,不出十天半月,應該綠蔭一片。

淇河,溫暖的記憶

這個季節時分,整個河床應該是最不安分的,麻雀、喜鵲歡呼雀躍,盡情示展著特長,彈奏著樂章,只要你每往前走一步,撲撲通通被驚魂的鳥兒四起,紛飛到另一個樹梢枝頭,繼續釋放它的歌喉;最機靈的應該是河鴨,你不知它隱藏在什麼地方,只要你走近,稍稍有一點動靜,就聽撲通一聲,待你尋時,早己鑽進蘆葦,只見泛波一片;最讓人回味的還是那啄木鳥的啄木聲,那就是標準的天籟之音,今天聽來,不知多少年了,那啄木聲似乎都快要失憶了,今日在淇河岸邊重新拾起,這也算一個不小的收穫吧。

吃過午飯,我們返程回安陽,在淇河的另一個水段大橋停下,沿橋頭村莊下去,十幾座民宅依河而建,可以想象,山村、炊煙、河流,小孩子抓魚摸蝦,媳婦們洗衣做飯,男人們耕地澆灌,如果沒有這座橋,這裡一定是別開洞天。

淇河,溫暖的記憶

現代工藝的淇河大橋兩岸相連,這裡的村落、這裡的流水、這裡的一草一木,加上岸邊新開的幾家魚莊,紅紅綠綠陪襯著,走在這裡,讓人競然找不到半絲那種蒼古感,顯然與上午那座淇河橋有著截然不同的一種味道。

事物往往就是這樣,由於外在的變化,會讓人從心底扭轉對事物的看法,而淇河,無論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也無法改變心底它那溫暖如春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