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秀通雅”、“算無遺策”,荀彧、荀攸之才比之郭嘉如何?

在後世對於三國時期的描述中,郭嘉往往被賦予了太多的傳奇色彩,曹操的“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以及“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給予了後人太多的遐想空間,也讓後人對於郭嘉產生了極大的討論熱情,甚至有時候忽略了曹操謀士團隊的其他幾位重要成員,比如荀彧、荀攸、賈詡、程昱、劉曄........

“清秀通雅”、“算無遺策”,荀彧、荀攸之才比之郭嘉如何?

曹操手下擁有眾多善於運籌帷幄的謀士,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

對於曹操的幾位謀士的功勞與計策孰高孰低,後人置評不一,眾說紛紜。不過,在《三國志·魏書》中,陳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將荀彧、荀攸與賈詡三人列為一傳,僅位居各位曹姓和夏侯姓名人之後,列在第十卷;郭嘉則與程昱、董昭、劉曄、蔣濟、劉放六人合為一傳,列在第十四卷。在郭嘉之前,荀彧、荀攸、賈詡之後,有十八個人的傳記,包括毛玠、鍾繇、王朗、袁渙、張範、田疇等人,都排在郭嘉前面。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荀彧“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評價荀攸、賈詡“算無遺策,經達權變”;評價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六人時則解釋說:“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 意思是包括郭嘉在內的這六人,在出謀劃策方面可與荀攸媲美,但人品方面有比較大的差距,因而將荀彧、荀攸、賈詡列為一檔,郭嘉與程昱、劉曄等人列為一檔。

唐朝宰相朱敬在《隋高祖論》裡則說:"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可謂天下之精英。帷幄之至妙,中權合變,因敗為功,愛自秦漢,訖於周隋。"因此後人也有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郭嘉並稱為曹操五大謀士的說法。

“清秀通雅”、“算無遺策”,荀彧、荀攸之才比之郭嘉如何?

一代梟雄曹操,以善於識人用人著稱

儘管陳壽在《三國志》中對於郭嘉的評價並不算太高,但是翻開郭嘉的履歷,還是有其可圈可點之處。196年,郭嘉時年26歲,經荀彧舉薦,正式投奔曹操,隨後用了很短的時間便官至"軍師祭酒"。“祭酒”在這裡為“首席”主管"之意,也就是說,郭嘉在曹魏中的職位大概類似於“首席軍師”“軍師主管”,作為後來者,能在曹軍中以較快的速度成為"軍師祭酒",說明曹操對於郭嘉的能力還是較為認可的。

南宋史學家裴松之對於“二荀”推崇備至,對於陳壽將荀彧、荀攸與賈詡合為一傳的行為,裴松之頗為不滿,並形容“二荀”與賈詡的功績德行相對比,猶如“月光與燭光之對比”。由此可見,“二荀”的地位的確與眾不同。

在曹操的五大謀士中,郭嘉生於170年,是其中最為年輕的一位,也是投奔曹操最晚的一位。“二荀”均比郭嘉年長,其中荀彧出生於163年,荀攸生於157年。荀彧和荀攸是叔侄關係,但是荀攸實際上卻比荀彧還要大6歲。賈詡、程昱更為年長,賈詡生於147年,程昱則生於141年。

“清秀通雅”、“算無遺策”,荀彧、荀攸之才比之郭嘉如何?

荀彧“清秀通雅”,被譽為“王佐之才”

在曹操的謀士團隊中,荀彧無疑是地位最高之人。事實上,荀彧是三國時期曹魏幾乎沒有爭議的第一文臣,他有“王佐之才”美名,擔任尚書令十餘年之久,作為曹操的主要助手,“居中持重”,處理各類軍國事務,在曹操出兵征戰之際,荀彧通常留守後方,他在曹軍中的地位與作用,與秦末漢初的蕭何非常類似,一生在戰略謀劃、內政管理、舉薦人才等方面都有諸多建樹,無論在功勞業績還是品質德行方面都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曹操後來曾經讓荀彧在司馬、司徒、司空“三公”中選一職位,但荀彧推辭不受,最終封萬歲亭侯,封邑多達兩千戶。

與經常參與處理政事的荀彧不同,荀攸的主要作用則體現在軍事作戰方面。荀攸和郭嘉是曹操最主要的兩位軍師,郭嘉的職位是軍師祭酒,五品官員,是曹操為郭嘉首創的職位,後來董昭、袁渙、杜襲等人先後擔任這一角色,不過荀攸的中軍師品級更高。

官渡之戰中,荀攸是曹操的主要謀士,他先後設計斬殺顏良、文丑,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力勸曹操偷襲烏巢,勸曹洪接納張郃、高覽,這次大戰可謂是荀攸謀略的集中體現。荀攸後來被封為陵樹亭侯,荀彧死後,荀攸還接替荀彧擔任尚書令。

“清秀通雅”、“算無遺策”,荀彧、荀攸之才比之郭嘉如何?

荀攸“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善出奇謀

與常有驚人之舉的郭嘉相比,荀攸顯得頗為低調,他行事周密、計策百出,且善於保守機密,從曹操對於荀攸的評價“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也可以看出,荀攸並非是一位鋒芒畢露之人,甚至荀攸一生總結的奇策十二計,也因為鍾繇未能整理完成而遺失,從這個角度講,荀攸的智謀與功績,多少由於本人的低調內斂而沒有綻放出應有的光芒,但荀攸作為曹操第一“謀主”的地位卻無可動搖。

“二荀”可以用“德才兼備”來形容,有著接近完人的形象,因而被認為是曹魏第一檔次的文臣。陳壽評價郭嘉等人“雖清治德業,殊於荀攸”也並非沒有道理,比如郭嘉曾被曹操手下主管法律的陳群多次控訴舉報“不治行檢”,程昱則“性剛戾,與人多迕”,影響了當世人對他的評價。

“清秀通雅”、“算無遺策”,荀彧、荀攸之才比之郭嘉如何?

出色的謀士,一直是曹操的得力助手

不過,曹操能理性看待他們的優缺點,堅持用其所長,讓人才的閃光點在手下皆能有用武之地,也的確是曹操的過人之處,畢竟“籌畫所料”、"運籌帷幄”,在治國興邦和行軍作戰中的意義非常重大。

荀彧、荀攸是歷代文臣的楷模與典範,在曹操手下位高權重自然無可爭議,但郭嘉、程昱等人也有其過人之處,不為其缺點“一葉障目”,是曹操用人的獨到之處。如此眾多的才華橫溢之人云集於曹操手下,各展才華,曹魏能在三國中獨領風騷也就不奇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