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自掏腰包”刺激線上消費“移動支付發分”或是大勢所趨

今年以來,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之下,各家銀行都在加強對線上交易的支持力度,並通過擴大信用卡積分範圍和場景,鼓勵用戶線上消費。《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後發現,很多銀行已在借記卡及信用卡端紛紛出招,刺激線上消費。

一位商業銀行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現在銀行在加大與各網上商城、外賣網站及零售端的合作,推出了更多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使用信用卡交易。相關優惠活動補貼的錢,一般情況下都是銀行自己出。”

“數字經濟時代最重要的是數據,真實交易的零售支付數據,對銀行開展個人信用貸具有戰略價值。未來銀行信用卡積分也將步入‘移動支付發分’時代。”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普惠金融與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多家銀行積極擁抱移動支付

《證券日報》梳理後發現,已有多家銀行的儲蓄卡及信用卡以積分或紅包的形式積極擁抱移動支付,刺激用戶線上消費。

4月22日,中信銀行在修訂《中信銀行積分計劃條款與細則》的公告中稱,通過財付通、支付寶、美團支付、京東支付、小米支付、翼支付以及中信銀行動卡空間交易可累積積分,但零錢包充值、消費金融還款、現金分期除外。

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在2月26日宣佈,自2020年4月10日起,將不以交易商戶類別碼(MCC)作為累計積分依據,實行全部網絡消費(含線上消費及手機支付)累計積分機制,網絡消費的支付方式包括並不限於支付寶、微信支付、壹錢包、唯品支付、美團支付、蘇寧支付、京東支付等。

3月31日,平安銀行又針對2月26日發佈的積分規則進行了調整,進一步擴大發分範圍,覆蓋更多高頻消費場景,同時啟動特約商戶的5倍積分活動。《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調整後的積分規則覆蓋面更廣,包括雲閃付APP支付、銀聯手機閃付支付、銀聯二維碼支付、支付寶、微信支付、壹錢包、唯品支付、美團支付、蘇寧支付、京東支付等在內的諸多主流網絡支付方式的所有交易均可參與,覆蓋範圍從頭部電商平臺、商超,到生活所需的知名餐飲、便利店、生鮮等線上線下消費場景。

除了信用卡積分之外,銀行儲蓄卡也在加大線上融合力度。建設銀行攜手支付寶、微信、美團、京東推出首綁卡四重禮,最高可得25元紅包。除了首綁禮外,還有線上購物禮,交易範圍包括餓了麼、盒馬、美團、京東、蘇寧易購、叮咚買菜等。

工商銀行也發佈相關優惠活動稱,首次使用工商銀行卡信用卡或借記卡綁定支付寶,即可獲得支付紅包,首綁借記卡得5元紅包,首綁信用卡得8元紅包。

另外,移動支付機構支持綁定銀行卡的範圍也在迅速擴大。《證券日報》記者從微信支付方面查詢到的數據顯示,目前微信支付已累計支持綁定銀行408家,涉及儲蓄卡288種、信用卡117種,另外還有3家外卡組織。

“對於線上消費,不止銀行信用卡在擴大積分拓展場景和範圍,其他消費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和小貸公司)也在陸續增加線上消費力度。”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移動支付發分”或成趨勢

作為信用卡消費的一項基礎回饋,幾乎每家銀行都會向持卡人提供不同累計比例的積分。

按照以前信用卡的積分規則,主體部分是基於刷卡POS機的MCC(商戶類別碼)的。MCC對應怎樣的商戶類別,就給以怎樣的積分(不同的商戶給銀行交的刷卡手續費率也不同)。比如,在酒店、餐飲這類商戶的POS機上刷卡,持卡人得到的積分比較多;在批發類、三農類等商戶的POS機上刷卡,很大幾率並沒有積分;移動支付等線上消費給予的積分一般較少,並均在指定範圍內才有積分。

“先前的信用卡積分政策大多同質化,除了對合作場景(如連鎖超市、航空公司等)合作發行的聯名卡可以多倍積分外,部分銀行對某些場景(如網上交易等)不會給予積分。”陳文對《證券日報》介紹,“現在信用卡積分規則對網上交易進行了傾斜。背後的商業邏輯是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需求下,金融服務在向線上化傾斜的結果。”

黃大智認為,傳統的信用卡積分可依靠線下刷卡的方式獲得,但支付行為全面線上化的趨勢迫使銀行的信用卡積分規則必須要做出調整。對銀行而言,信用卡積分範圍拓寬後,有助於與其他互聯網消費金融模式展開競爭。

黃大智認為,“‘移動支付發分’是大勢所趨。在移動支付越來越普及的情況下,線下刷卡消費將越來越少,銀行需要應時而變。銀行在零售轉型的背景下,需要鏈接更多的用戶,觸達更多的場景。”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