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旭國際大廈:改造不只是為了更新而是更好的融入城市空間

華旭國際大廈:改造不只是為了更新而是更好的融入城市空間

2019年11月上海將城市更新提到全新戰略高度,上海的發展重點由“城市擴張”轉向“城市更新”。界面樓市也一直在觀察和記錄上海這座城市的變化。在本次我們與負責上海城市更新地標——華旭國際大廈招商部經理田峻的對話中,可以隱約摸索到一條城市空間改造的獨特路徑。

華旭國際大廈:改造不只是為了更新而是更好的融入城市空間

華旭國際大廈

Q&A:(下文Q=界面樓市,A=上海華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招商部經理田峻)

Q:城市更新與商業發展:2019年11月上海發佈通知,將城市更新提到全新戰略高度。如何理解城市更新與商業發展的關係?上海華旭國際大廈在城市改造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鑑?

A:上海是座海納百川的國際大都市,華旭國際大廈正身處於這座城市的中心地帶,周邊各種現代建築及歷史建築交相輝映,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昨天和明天,因此我們從大廈建築設計伊始以及這次更新改造始終秉承著這一信念。

建築不是件單純的藝術品,她的價值體現在如何服務於人們的日常工作及生活,以人為本也是我們堅持的另一個重要理念。因此,我們在一開始進行改造方案及設計方案研究時就已經融入了這一理念,通過空間再利用,增加更多的配套服務空間,從而為樓內租戶提供更全面的配套設施,為租戶的日常辦公帶來更多的便利。

當前中國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大量新老建築並存,人們開始意識到唯有兩者相互融合,求同存異,才能讓建築、讓城市重新煥發生機。因此出現了許多城市更新項目,如上海新天地,已成為新舊建築完美融合的城市新標誌。如何在彰顯項目自身特色的同時,又能融入整體環境之中不顯突兀,這對於設計者是一大挑戰。

上世紀30年代,租界內的建築從古典主義向著現代主義轉變。如今的人民廣場,古典主義建築與現代主義建築交錯林立,華旭國際大廈通過深度思考和巧妙設計,將自身打造成時間與空間之間的分界線,將現代建築巧妙融入周邊環境,使橫跨兩個世紀的建築相得益彰,和諧共生。

華旭國際大廈可以說是為上海城市更新的設計理念提供了一條值得借鑑的道路,這主要源於我們對歷史的尊重,對區域文脈的深度探索,對時代審美的全面思考。

Q:城市更新與設計:在上海城市更新項目改造上,華旭也聘請國內外建築師設計公司攜手打造。在這方面華旭國際大廈有哪些經驗與我們分享?

A:我們自己必須先要有確定的理念方向,再交由資深的設計師來替我們實現。我們追求的是符合中西融合、海納百川的海派主義,並在尊重歷史文脈的基礎上體現出歷久彌新的理念。項目需要什麼樣建築風格,室內空間需要什麼樣的設計特色,都需要因地制宜,與時俱進。

華旭國際大廈:改造不只是為了更新而是更好的融入城市空間

華旭國際大廈

然後,我們再與國內外多家建築室內設計公司接洽進行方案交流,並通過層層方案篩選,最終香港Attitude Asia Interiors室內設計公司的設計方案與我們一拍即合。我們通過多方聯動共同思考,結合華旭國際大廈的項目定位及其地段的歷史文脈,以現代手法加以詮釋,將華旭塑造成為一幢獨具風格且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建築藝術品。

Q:城市更新與文化:華旭國際大廈所處上海人民廣場核心區,有上海最傳統的生活方式,作為地標性建築之一,它是如何做到讓現代建築並融入當代城市生活,續寫城市文脈?

A:如何讓建築“活”在當下,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融入當地的城市文脈,並使其符合人們的生活方式。城市更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讓“城市有溫度、建築可閱讀、街道可漫步”。事實上,我們都做到了。

華旭國際大廈南鄰來福士廣場,與南京路步行街僅一路之隔,人氣旺,交通便利,具備上海最頂級的人氣。

在建築方面,我們南側僅一牆之隔的是近百餘年曆史的優秀保護建築——沐恩堂,建成於1931年,是一座磚木結構的新哥特式風格建築。它的存在使得華旭在外立面的材料和色彩選擇上尤為重要。

華旭國際大廈:改造不只是為了更新而是更好的融入城市空間

這種情況下,我們通過一個簡單而極富創意的設計讓兩者達到了堪稱完美的契合。

華旭遠赴德國把陶土板這一神奇的材料帶到了國內,陶土板的運用使大廈與沐恩堂相得益彰,讓哥特式的教堂宛若成為巨幕前的精美道具。江南的多雨氣候更將陶土板的神奇之處發揮的淋漓盡致,經過雨水沖刷後,其色彩會變得更為鮮潤,加上它會“呼吸”的特性,賦予了建築歷久彌新的生命。首次大規模使用該材料的華旭國際大廈,成為時尚復古建築範例,並因此受到行業建築師的讚賞與借鑑。

這一神來之筆,不僅幫助華旭國際大廈完美融入當下,更讓它成為了聯繫過去與現在的城市新地標。

Q:城市更新與空間:作為核心地段標誌性的高端商務寫字樓,華旭國際大廈正在推進人性化的運營辦公空間,重新書寫城市辦公生態,有哪些具體舉措?

A:內部空間是建築美學中與外觀設計同樣重要的部分,更是人們活動的主要載體,因此如何更好地將鏈接人與人、人與建築、人與環境,內部空間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內部裝飾方面,華旭的牆身採用灰色石灰石並點綴金色不鏽鋼線條,使整個環境融入高級灰所帶出的精緻、考究的氛圍之中;地面及電梯廳牆身,大面積使用白木紋石,輔以高級黑金沙石及金線勾勒出歐洲裝飾風藝術美學的精緻,為人們構建最舒適、尊貴的感覺。

樹立於大堂右側的雕塑式座椅,更是以靈動的曲線描繪出三條活潑跳躍的鯨魚,與室內空間的直線條構成動與靜、剛與柔,極具對比之美的藝術氛圍。在雕塑的形態中,還以獨特想象融入了大廈門牌及英文名稱Plaza336中"336"的元素,並寓意生活和諧美滿幸福。

在建築設計中,燈光設計也是建築美學的重要部分。除了保障辦公的健康需求,經典建築都會採用燈光設計營造美感享受。為此華旭國際大廈特邀全球燈光設計領域的大師級人物關永權先生擔任燈光總設計顧問。

我們知道,建築內飾會採用各種材質搭配,前臺背景牆採用木紋石的天然紋理,牆身採用灰色石灰石並點綴金色不鏽鋼線條,地面及電梯廳牆身大面積使用白木紋石,這些設計的視覺效果都需要透過燈光表現出來。

華旭國際大廈:改造不只是為了更新而是更好的融入城市空間

華旭國際大廈的燈光設計突出太陽造型這一核心主題,利用光線明暗對比增加空間層次感,勾勒出裝飾及材質的線條肌理美感,烘托出優雅舒適的辦公環境。大堂、電梯廳的埋地燈按照一定距離均勻分佈,將光線打在大理石牆下三分之一處,形成多條光柱,宛若門柱般,給人以穩重安全之感,又不會感到壓抑,讓租戶隨時隨地處於優雅舒適之中,舒緩緊張的工作壓力,提升工作效率。

例如大堂中央有一座藝術雕塑採用的是不鏽鋼亮面,具有強烈的反射性。燈光設計之時,就特別使用漫射型光源,在保證亮度的同時規避反射光線刺眼的問題,使得這座雕塑的光影藝術效果發揮到極致。

華旭國際大廈:改造不只是為了更新而是更好的融入城市空間

設計師還為大樓特別設計了高科技的燈光控制系統,系統會根據室外自然光線的強弱,參考時間、天氣因素,自動在預設的五種場景模式中進行切換,以達到最舒適的照明環境,結合採用來自意大利及日本名廠生產的LED燈具,在確保設計效果的同時大大減少了能源的消耗,為業主方實現了低碳環保的要求。

Q:城市更新與戰略定位:黃浦是上海金融中心的核心地段,吸引著大批主流金融機構集聚。華旭國際大廈有哪些戰略定位與上海金融中心建設遙相呼應,共同支撐起總體佈局?

A:黃浦依靠其出色的樓宇及商業經濟,吸引了大量國內及跨國知名金融機構。華旭國際大廈作為黃浦區98幢重點樓宇中的納稅億元樓宇項目,始終和區政府相關部門緊密聯繫,並通過自身嚴格管理保持項目較高的市場定位,為區招商引資提供堅實的保障。本項目已吸引瞭如國金證券、交銀康聯資管等多家知名金融機構的入駐並都已成功註冊落戶。

本次華旭國際大廈的全面品質升級,一方面為了企業、員工、租戶、城市創造最大價值,同時我們也是與時俱進,朝著建設上海金融中心,共創全球卓越城市的一大戰略舉措。

Q:城市更新與服務:黃浦是全國聞名的國際消費城市示範區,新興消費業態和品牌多落戶於此。在這個“最上海、時尚、最國際”商業區域,華旭國際大廈有哪些具體運營舉措來吸引這些品牌入駐?

A:雖然華旭國際大廈的商業面積體量不大,只有6000方左右,但位置及展示面及其優越,因此,一直是作為項目竣工初期就入駐的Esprit,到後來韓國依戀集團的Spao等諸多品牌的旗艦店項目。

就如問題中所提到,黃浦不光有優質的商業資源,還有非常豐富且優質的教育、醫療、養老等資源。我們一直在留意傳統商業以外的產業,也一直在尋找有發展前景且相對較為穩定的合作伙伴。

2018年年底我們很榮幸的與來自新加坡全亞洲最大的私人醫療機構—“百匯醫療”簽署了合作協議,對方承租了我們整個商業裙房用於開設其位於市中心最大的高端私人醫院。我們地理位置及對其品牌效益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為項目的有序經營提供了較為穩定的運營環境。

華旭國際大廈始終展現出高品質的物業服務軟實力。自2008年1月正式對外營業以來,在安全、綠色可持續性、健康、清潔等各方面屢獲殊榮,同時整個大廈配備有24小時安全區域保衛、專職衛生、清潔、消毒人員以及高效的設施和消防服務人員,無論何時走入大廈,所有租戶享受著24小時“精細化”的服務體驗。

採訪手記:上海的城市更新,已經從簡單的拆掉重建到儘可能保留。時代在演變,生活也在變化。新老建築共存的現狀讓城市增添了層次感,也造成了不協調感。如何讓建築空間更有質量更有美感,華旭對空間更新改造未嘗不值得借鑑


作者:上海房產頻道
鏈接:https://xueqiu.com/1214100979/146789679?sharetime=2&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