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帝王用人哲學--隋煬帝楊廣

儘管有人一再為隋煬帝楊廣正名,肯定他開鑿大運河的功績,說他是一個譭譽參半的皇帝才符合歷史事實,但是絲毫不能改變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的事實。楊廣之所以亡國,從用人的角度就可以看出端倪。楊廣這個人絕不是一無是處、昏庸無能的君主,他13歲就被封為晉王,擔任了幷州的總管職位,隋朝興兵滅陳的戰爭也是他指揮的,當然真正領兵作戰的是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將領。此後,楊廣也是屢建戰功,曾經平定了江南高智慧的叛亂,又北上擊敗突厥進犯,可見他還是很有軍事才華的。

寵幸小人

在用人方面,楊廣的問題很大,從下面的幾個故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他亡國的原因了。

在楊廣寵信的大臣中,宇文述是最出名的一個。宇文述出身鮮卑貴族,平陳的時候他擔任行軍總管,率兵三萬從六合渡江,時任晉王的楊廣將其拉攏在了自己手下。在楊廣謀奪皇位的過程中,宇文述為他出謀劃策,併為楊廣收買朝中宰相楊素等人,共謀立楊廣為太子,為楊廣當上皇帝貢獻了很大的力量。

這個宇文述也不是一個無能的人,特別在軍事方面功勞不小,他曾經西擊吐谷渾,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宇文述非常善於供奉楊廣,經常貢獻一些奇巧的玩藝給他,深得楊廣歡心,對他言聽計從,勢傾朝廷,寵遇沒有人能夠比得上。

儘管宇文述很有些才能,但並不是一個可以倚重的人才,此人生性貪婪,經常接受各方饋贈,家裡財寶堆積如山,童僕過千人,驕奢無度。大業八年(612年),楊廣出征高麗,宇文述擔任了統帥,他在部下的鼓動之下,率軍渡過鴨綠江,中了高麗軍誘兵之計,在平壤附近被高麗軍擊敗,三十萬五千隋軍只有二千七百人逃歸遼東。楊廣大怒,但是仍然沒有殺他,而是降他為平民。不過,第二年他又被再次起用,從徵高麗。這次進展比較順利,但是此時楊玄感起兵反隋,宇文述迅速回師,平定了楊玄感的起義。大業十二(616年),楊廣還想巡遊江南,宇文述是一個善於拍馬的人,就上表勸楊廣幸江都,當然得到楊廣的批准。君臣到了江都,盡情享樂。不久,宇文述病重,他在臨終前向楊廣哀求赦免自己因罪免職的兒子。面對追隨自己三十多年的心腹的哀求,楊廣一口答應下來。宇文述的不肖之子們不但被赦免,還分別被賜予官職。長子宇文化及任右屯衛將軍,其弟宇文智及為將作少監。不久以後,楊廣死在了他們手中,這恐怕是他和宇文述都沒有料到的。

從楊廣重用宇文述上,我們可以看出,他所使用的人,並不是沒有才能,而是和他一樣,有才而無德。宇文述貪婪豪奢,其背後不知道損害了多少國家的利益,並且一味地拍馬、迎合楊廣而不加以規勸,臨終還是念念不忘自己的兒子,讓兩個不肖子孫登上了歷史舞臺。

妒才已甚

楊廣還是一個很有文才的人,不過他的才能沒有用到正地方,相反如果他看出來誰的奏章在指他的過錯,在進諫,肯定要想方設法地打擊報復。在三次征伐高麗結束後,太史令庾質就因為勸諫他不要到洛陽一帶去巡遊,而應該讓百姓有個喘息的機會,結果被他殺死。這樣的事情多了,大臣們就沒有敢於進諫的了。

並且,楊廣還嫉妒別人的文才,不能容才,薛道衡的被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起初,兩個人的關係還不錯,薛道衡曾參加了伐陳的戰爭,楊廣對他的文才極其愛慕。隋文帝的時候,薛道衡因罪被流放嶺南,那時的嶺南是蠻荒之地。楊廣當時正坐鎮揚州,聽說這件事後,就想拉攏他,於是派人秘密到長安通知薛道衡,讓他取道揚州,然後由楊廣出面將他留在揚州幕府中,就不用去嶺南了。但薛道衡討厭楊廣的為人,結果沒有走揚州路,故意走了江陵道。這下可就得罪了楊廣,從此楊廣對他懷恨在心。楊廣當上皇帝后,薛道衡已經回到京師任職了。當時楊廣對薛道衡還有一些愛才之心,本打算任命他為秘書監,但薛道衡寫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頌》奏上。我們說過,楊廣很有文才,作用體現出來了,楊廣看後對大臣蘇威說:“道衡至美先朝,此《魚藻》之義也。”原來《魚藻》是《詩經》中的一篇,是歌頌周武王而譏刺周幽王的一篇文章。薛道衡是否真的有這個意思,我們不得而知,但楊廣卻因此起了殺心。當時,薛道衡的朋友們對此有所覺察,就勸他閉門自守,以求保全,薛道衡卻不以為然。有一次,朝臣們在一起討論新令的時候,他公然講了一些崇敬高穎的話,這高穎是因為反對楊廣被殺,所以這種話肯定是要得罪楊廣的。不久,御史大夫裴蘊知道楊廣對薛道衡的憎恨,就上奏彈劾道:“道衡負才恃舊,有無君之心。見詔書每下,便腹非私議,推惡於國,妄造禍端。論其罪名,似如隱昧,源其情意,深為悻逆。”對這欲加之罪,楊廣覽奏大喜,稱讚裴蘊說:“公論其逆,妙體本心。”立即下令將薛道衡逮捕審訊,最後迫令他自盡。楊廣殺死薛道衡後,還說了這麼一句話:“看你還能再作出‘空梁落燕泥’否!”這句話透漏了楊廣對薛道衡文才的嫉妒。

那薛道衡是一個用心於文章字句之間的人,尤其長於詩作,文風兼有南北。他的《昔昔鹽》一詩,辭采絢麗,對仗工整,描寫鋪排,極為細膩,其中“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一句,為千古吟誦的名句。這樣一位風流才子,自然讓極其自負的楊廣不舒服,最終被殺。

《隋書》的作者對楊廣評價很是苛刻,他們在稱道了楊廣的一些功績後,批評得很厲害,說他最後弄得“普天之下,莫匪仇讎,左右之人,皆為敵國”。這個評價或許有點苛刻,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楊廣一方面重用宇文述等奸佞小人,另一方面又妒賢忌能,自然無法很好地治理國家,再加上他窮奢極欲,好大喜功,最終怎能不亡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