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說實話,現在這個時代,大家看圖都是在網絡上,很大一部分人看圖甚至只限制在手機屏幕上,沒幾個人會放大去仔細看細節的銳度,就算你放大,這些照片經過社交媒體的壓縮,也不會有在電腦上看100%放大那種效果,所以我們看到一張圖覺得很銳,其實不一定是鏡頭或者後期就能完全決定的,這裡面還有點小學問,下面分享兩個小心得。


一、光線會讓照片看起來更銳


其實我們拍攝的時候,選擇順光還是逆光是會影響我們照片“銳度”的,不信咱們看看下面這兩張圖: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上面第1張圖片就是特別銳的一張,看起來是比第2張銳哈。但是,我其實並沒有做任何銳化的操作。

負責任的說:其實這兩張照片是在同樣的場景拍攝的!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視覺差呢?

答案就是:要注意光線來的方向!第1張是順光在窗邊拍攝,而第2張是逆光在窗前拍攝。這一順一逆,照片的“銳度”就有了差別。

第2張照片一方面人物因為逆光的原因,很多身體的邊緣輪廓都被白光吃進去了,輪廓變得不清晰銳不起來,另一方面,這種逆光作品對比順光的來看,沒有那麼有質感會造成不那麼銳的感覺。

這種高級的質感也是跟光線有關係的,但為什麼順光又有質感,顯得又銳,我們還要拍逆光照片呢?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很簡單,因為逆光會讓照片更清新,更柔和!就像上面這張逆光拍攝的作品,窗戶外面的白色光線都漫了進來,讓空氣中增加了很多高光的白色,這些白色導致畫面清新柔和,而且呈現出一種低對比度的狀態。

所以經常有人說日系小清新的人像就是低對比度,其實這個對比度你僅僅是通過後期調整降對比度,效果往往是差強人意的,因為在拍攝的時候,關於環境元素的搭配,關於光線的選擇你就錯了。


下面咱們再看一張跟上圖在同一場景,只不過變換了角度拍攝的順光作品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這張圖和上面一張圖我沒有換鏡頭拍,模特的位置也沒有任何變化,只是我從逆光對著窗戶拍,移動到了順光背對著窗戶拍,光線都打在人物身上。

你們仔細翻看這兩張照片,哪張顯得更銳呢?

明顯是這張順光的,因為順光拍攝就會呈現出高對比,很銳利的感覺。但你能說順光的銳利和逆光的柔和哪種更好嗎?

色調風格沒有高低貴賤,只有適合與否,所以在不同的場景,對不同的模特和你想要的不同風格,都可以選擇不同的光線去拍攝,這才是用光的魅力


二、環境對比讓照片看起來更銳

看完剛才說的東西,你找到一張自己順光拍攝的照片,然後發現,不對啊!我這順光怎麼也感覺不銳呢?

記住啊,銳不銳不僅僅是一個因素導致的,剛才說了光線,

下面要說說照片中對比了,先看圖: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左邊的作品也是完全的順光拍攝,但銳度看起來好像比右邊那張還是差一些。

這裡面有兩方面的對比是不一樣的,第一方面,焦點和焦外虛化的對比,有時候我們拍攝喜歡用大光圈虛化背景就是可以讓主體人物更突出,這樣肯定就會顯得更銳。

上面左邊的圖片用的是35mm焦段,F1.8的光圈。右圖用的是50mm焦段,F1.6的光圈。

所以對比下來不論從焦段還是光圈這兩個參數來看,右圖的虛化都會比左邊的好,如果不懂為什麼,要去重新複習攝影基礎知識啦!為什麼要用焦段光圈這些參數說事兒?因為不說的話,大家肉眼可能看不出虛化的區別,雖然都是大光圈,但是參數能客觀的告訴我們右邊的虛化更好,所以當我們拍到一張虛化更明顯的照片時,自然也會顯得銳了。

照片中的對比不僅僅是在於景深內外的虛化效果,跟環境元素的顏色也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兩張圖大家直接看可能不好理解我說的是什麼意思,當我把這兩張圖分別做成色塊再來看,就更好理解了。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這兩張色塊的示意圖,一張是彩色,一張是黑白,黑白的對比更明顯,左圖涵蓋的色階從純白開始到灰色就結束了,基本沒有純黑色的部分,右圖大面積的純黑,穿插著一些灰色,人物面部的部分雖然沒達到純白,但也可以從大面積的黑色中脫穎而出,這不是色調的問題,這是影調的問題。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如上圖所示,照片的影調分為高中低調,和長中短調兩個維度,高調可以理解為白色多,很亮堂的照片,低調就是黑色多,看起來是昏暗的照片。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高調和低調的對比示意圖

那長調就是照片裡從高調到低調的內容都有,短調就是照片裡大部分都是高調、或大部分都是低調,再或者大部分都是中間調,看起來沒有那麼強的黑白對比。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長調和短調的對比示意圖

當我們明白了高中低和長中短調的分別以後,就知道長調的照片,裡面包含純黑色階和純白色階,那對比就很強烈,看起來照片就會更銳,再看會剛才我們那兩張婚禮作品的對比圖: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左圖人物屬於接近純白的灰色被包圍在一堆白色當中,右圖人物是接近純白的灰色被包圍在大面積的黑色當中,哪個看起來人物更突出呢?右邊的對不對?哪個看起來更銳呢?也是右邊的。

所以綜合下來說了這麼多,要告訴大家的就是照片看起來銳不銳不僅僅跟器材和後期有關,也跟拍攝的光線選擇,以及虛化的對比,還有環境元素的搭配都有關係,各個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你才能得到一張看起來很銳的作品。


三、後期銳化操作


如果你片子已經拍好了,就想通過後期來提升銳度,那可以學學下面後期銳化操作的總體步驟。

咱們先看看銳化前後的對比圖: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1.複製一個圖層,並且對這個圖層進行“濾鏡-其他-高反差保留”的操作;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2.把這個圖層的混合模式更改為“柔光”;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3.對這個圖層建立蒙版,Ctrl+I把蒙版反向,然後用白色畫筆在黑色蒙版上擦出來你想銳化的區域;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4.如果是銳化眼睛的話,Ctrl+Shift+N新建一個空白圖層,用白色畫筆在眼睛上畫兩道,然後把這個圖層混合模式更改為柔光,接著對這個圖層進行個位數的高斯模糊,就搞定了。


到底為什麼,你的照片就不如人家的銳?


想看詳細操作的視頻演示,私信發我【完整操作】即可免費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