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防治癌症的作用

​1.衰老与癌症

癌症的发生与衰老有关。50岁以上人群癌症发病率开始升高,80岁达到癌症发病率高峰,50岁以上癌症病人约占癌症总人数的90%,有研究统计人口平均年龄每增长1岁,癌症发病率增加11.41/10万。

全世界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前10个国家是丹麦,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挪威,美国,爱尔兰,韩国,荷兰,新喀里多尼亚。全世界癌症发病率排在前10位的国家,人口平均寿命在80岁以上。我国癌症发病率不是最高,但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癌症病人会越来越多。延缓机体衰老进程,能减少癌症发生。

中药防治癌症的作用

2.亚健康与癌症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认为目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活方式急剧变化、社会竞争压力显著增加,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烈的“应激负荷”。长时程高强度的生理和心理应激负荷将导致机体应激反应能力耗竭,引起多种类型的应激性损伤,诱导和促进了神经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多种人类重大致死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应激医学将成为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控新的医学支撑。

社会转型,生存压力大增,人们普遍处于焦虑状态,拼命努力,过度透支自己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生物医学模式概念,患者因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下降,而表现诸多不适,但却没有诊断患某种器质性疾病的依据,因此称为亚健康。

亚健康患者表现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诸多症候。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等。心悸、胸闷气短、胸部隐痛。食欲不振、胃部隐痛、腹胀、消化不良、便秘。耳鸣、听力减退、眼干涩、酸胀、口苦咽干。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动作迟缓。抵抗力下降、易感冒、易患各种疾病。

亚健康就是不健康。亚健康是应激性疾病状态,机体自稳态失衡,表现出精神和身体的症状和体征的一种疾病状态。患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和生命质量下降。亚健康可以回归健康状态,长期亚健康状态可诱发多种精神疾患,导致心脏病和癌症等重大致死性身心性疾病,严重者直接导致猝死。许多耳熟能详的名人精英因为癌症英年早逝。年轻人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 治疗亚健康使机体回归健康状态,能预防重大致死性疾病发生。

中药防治癌症的作用

3. 恶病质与癌症

癌症可怕之处在于身体进行性衰竭,最后骨瘦如柴发生恶病质。恶病质预示生命进入倒计时,病人极度衰竭生命质量严重下降,生存期大大缩短,对许多治疗手段不能承受。癌症患者往往不是直接死于肿瘤,而是死于恶病质。一些治疗的毒副作用会加速病人衰竭死亡的进程。

恶病质的原因不是癌细胞代谢率高大量消耗机体营养所致,而是机体处于长期持续的应激反应,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机能衰竭,机体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途径发生异常改变,不能有效利用外界补充的葡萄糖,而是通过分解自身组织提供能量,使自身蛋白组织大量消耗,导致机体负氮平衡,多器官衰竭。

纠正恶病质是恢复病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期,控制肿瘤发展,促进癌症病人康复的重要方法。

4. 亚健康和恶病质治疗现状

亚健康是机体生理功能减退的表现,还没有发生器质性改变。生物医学模式找不到公认的“病灶”加以治疗,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慢性疲劳综合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等。治疗方法有运动疗法、行为认知疗法、营养补充和抗病毒疗法等。

恶病质机体生理功能衰竭,身体出现肿瘤。生物医学模式找到公认的“病灶”,针对癌细胞进行治疗。对病人营养不良的状况,采用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包括刺激食欲、补充营养物质,抗炎治疗等方法,但这些方法不能有效缓解恶病质。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认为,机体自稳态失衡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恢复机体自稳态平衡是治疗疾病主要手段。但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缺乏恢复机体自稳态平衡的治疗手段。这也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在理论上获得广泛的认同,公认人类医学模式进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时代,但在医疗实践中仍然采用生物医学模式的手段的原因。

中药防治癌症的作用

5. 中医药防治癌症的作用

中医药是具有整体思想的医学体系,治“证”而不治“病”,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符合应激医学的原则。中医药治疗疾病通过察外而知内,损有余,补不足,以平为期。应激医学应激原作用机体,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某些激素升高其靶器官机能亢进(有余);某些激素降低其靶器官机能低下(不足),选择药物拮抗因激素升高导致的靶器官机能亢进(损有余),选择药物刺激因激素降低导致的靶器官机能低下(补不足),恢复机体内环境平衡,达到以平为期的目的。但应激医学缺乏恢复激素平衡的治疗手段,中医药对此却有大量丰富成熟的方法。

以桂枝汤为例,桂枝汤辩证要点就是发热、汗出、脉浮等症。应激反应的警戒期,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高,导致基础代谢率增高,体温增高,汗腺排泄旺盛,心率加快,周围血管扩张。桂枝汤的功能就是拮抗应激反应肾上腺素分泌增高的问题。

人类疾病谱已由原来以单因素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为以多因素系统性身心性疾病为主,应激医学将成为防治人类重大身心性疾病新的医学支撑。中医药作为具有整体医学思想的医学体系,中医药在延缓衰老进程、治疗亚健康和恶病质这类应激性疾病大有可为,必将为未来医学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高瞻远瞩,提出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