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輕資產的內容創業,機會成本有多高?

看似輕資產的內容創業,機會成本有多高?

近年,內容創業一直被視為風口創業項目,深受投資者、創業者熱捧。2019年年底,李子柒藉助短視頻自媒體,成功出海,引起全民熱議。口紅一哥李佳琦藉助直播帶貨,屢次刷新紀錄,動輒銷售額過億,更是讓很多人對內容創業充滿了憧憬。

只是,對大多數普通的內容創業者來說,隨著互聯網上的內容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大,這個看似遍地黃金的迦南之地,紅利是否還在?又或者每個人的成功機會均等,值得涉足該領域的每個創業者深思。

一、內容創業形式的多樣化,催生內容創業大軍

互聯網自上世紀80年代年發展至今,已30年有餘,分別經歷了web1.0,web2.0,web3.0三個大時代。整個迭代過程,都是伴隨著內容生產方式、傳播方式以及傳播載體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內容創業也由來已久。

(1)自媒體平臺快速崛起,自媒體人百家爭鳴

2011年,微信誕生後,次年便上線了微信公眾平臺,除了開放給企業,也通過那句“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扛起了網羅自媒體進入內容創業大軍的大旗。正是這一功能的推出,造就了咪蒙、新世相、十點讀書等一大批自媒體。隨後,自媒體平臺就像是敲開了阿里巴巴的芝麻之門,迅速成為一種全新的內容型平臺發展模式。

看似輕資產的內容創業,機會成本有多高?

只是,不同的公眾平臺,都在用幾乎相同的PGC、UGC等方式進行著內容創作與輸出。並且,其早期吸引用戶的方式,也如出一轍。平臺通過收取商家廣告費、拿出一部分作為作者補貼,已經成為常態。該種模式,也為草根自媒體人進行內容創業、粉絲變現成為了可能。

儘管這種商業模式並不新鮮,但是因為其形成幾乎完美的商業閉環,也是一種相對可以持續的模式。只是,在平臺發展的早期,要讓這個模式實現良性循環,需要有一筆很大的投入。因此,通過內容分發,建立內容型創業平臺,註定只能是一些傳統的大型網絡媒體的機會。而對於大多數草根自媒體人來說,依託這些自媒體平臺進行內容創業,無疑是成本最低、風險最小的方式。

也因為這些原因,很多年過去,藉助自媒體平臺進行內容創業的模式,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2)自媒體大V 轉戰MCN,抱團創業成大勢所趨

2016年4月,曾經被視為短視頻網紅第一人的papi醬,與泰洋川禾創始人楊銘,成立了短視頻MCN機構papitube。她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做個人自媒體,自己每日如履薄冰,也深知靠單打獨鬥的路線,難以保持其生命力。所以,才選擇由個人自媒體過渡到MCN機構。

MCN是內容創業的一種新興形式,也已經成為了個人自媒體發展的熱門。其通過平臺化的內容策劃、創作、品牌IP的培訓與孵化,運作模式更加團隊化、專業化,所以成功概率也更大。其優勢還在於,通過垂直化的自媒體賬號矩陣,可以快速的進行內容輸出、網紅品牌孵化。

看似輕資產的內容創業,機會成本有多高?

據艾媒網統計數據,近年,作為內容產業的新興鏈路,中國MCN產業出現了井噴,也引發無數創業者的關注與進入。時至今日,個人自媒體選擇簽約MCN機構,似乎成為了他們的最好歸宿。

而這種趨勢,從自2017年以來MCN機構數量的爆發,也可以窺見一斑。艾媒網數據顯示,MCN機構數量從數百家量級猛漲到上萬家量級,平均同比增速大於100%。預計到2020年,中國MCN機構數量將達到28000家。

看似輕資產的內容創業,機會成本有多高?

種種跡象表明,從CP(Content Producer)向MCN(Multi Channel Network)轉型,似乎是自媒體人延續生命週期,持續在內容創業領域深耕的必然趨勢。

(3)知識付費型內容平臺崛起,開創內容創業新時代

2016年,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在這一年,各種知識付費型產品與平臺紛紛問世。也改變了傳統的內容型平臺只能依靠賣廣告、賣商品的方式變現的單一模式。例如知乎、果殼(在行分答)、喜馬拉雅FM等紛紛推出知識付費型產品,而千聊、荔枝微課更是瞬間成為行業翹楚。

而因為這些第一批吃螃蟹的知識付費平臺,用戶的付費意願也被空前的激發。據艾瑞諮詢發佈的《2018年中國在線知識付費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儘管2018年中國在線知識付費產品平均復購率僅為30%,但是並未組織知識付費的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張,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35億元。

看似輕資產的內容創業,機會成本有多高?

顯而易見,因為知識付費產品形態的出現,內容創業者似乎找到了新的變現路徑。這也讓很多有內容輸出能力的創業者,抓住了新的流量紅利,搶佔了通過內容、知識進行商業化變現的市場。

二、內容創業之困:模式及內容同質化,商業化並非機會均等

內容創業既然是創業項目,就需要有一定的商業化變現路徑。在這方面,受限於內容型平臺的運營規則,儘管內容形式多樣,卻幾乎千篇一律。除了一些靠打賞盈利的遊戲、秀場類的直播內容型平臺外,無外乎就是CPC(也即按廣告點擊付費)或CPS模式(也即按商品銷售效果付費)。

而對於內容型的媒體平臺來說,為了支持內容創作者實現變現,也在開發商城類功能方面不遺餘力。藉助自媒體平臺的技術支持、流量支持,普通創業者輕鬆就擁有了輕便實用的創業環境。

看似輕資產的內容創業,機會成本有多高?

只是,儘管早年內容創業領域看起來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機制,打造的是一片藍海,更是草根創業者千載難逢的掘金機會。但是,不容忽視的是,這終究是一個大浪淘沙、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過程。期間雖然沉澱了一些有持續高質量內容輸出能力的百萬、千萬粉絲級大號。也讓無數人因此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卻與產出並不成正比。

非常殘酷的現實是,對於內容創業者來說,通過內容創業實現變現盈利,才是其堅持創作的原始動力。所以對於沒有資金實力,也缺少創業的團隊的個人創業者來來說,並非機會均等。畢竟沒有多少人,會真正的因為興趣,去做一件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事情。

結語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打破了整個世界的寧靜,也讓很多人在疫情之下,享受互聯網帶來便利的同時,看到了互聯網創業的新機遇。內容創業更是以線上輕資產的優勢,令許多創業者趨之若鶩。

只是,如上文所述,2020年內容創業並非沒有機會,只是這個機會可能更多的屬於那些有資金實力、團隊實力的內容創業團隊。這個結論,從歷史上一些大V的成長經歷就可以窺見一斑,多數靠個人能力成長起來的自媒體人,很難持續,基本都會因為各種原因,走下神壇,銷聲匿跡。

無論是短短几年就積累千萬粉絲的年糕媽媽,還是紅極一時,立即獲得千萬融資的papi醬,又或者每天發佈60S秒,堅持數年的羅輯思維,無一不是在內容創業這條路上,通過資本的力量,撬動了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市場。而且,在他們的產業佈局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內容創業只是起點,而其產業化、IP化的過程,才是他們的明天。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內容創業的各種模式,會越來越向專業化、垂直化、團隊化、產業化。而對於個人創業者來說,內容創業並非沒有成本,可能毫無理由的相信其給人們帶來的新機會,忽略其風險,可能在這方面投入的時間,將會成為最大的機會成本。

本文由虎嘯商業評論(ID:managerclub)原創,如需轉載請通過公眾號後臺申請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