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魚羊 假裝發自 火星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你知道,怎麼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嗎?

這不,前幾天,中國航天日上,國家航天局正式公佈,以屈原《天問》為名,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

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雖然沒有馬斯克移民火星的瘋狂,但“天問一號”也承載著中國走向宇宙的壯志雄心:

計劃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不僅要實現環繞火星全球遙感探測,還要突破火星進入、下降、著陸、巡視、遠距離測控通信等關鍵技術。

而作為一個家養航天迷,如果能足不出戶親自見證這一幕幕,那麼真是妙不可言。

於是航天日當天,說幹就幹,本著內事不決問百度的江湖原則,我就開啟了一頓猛如虎的操作。

並且在“千淘萬漉”之後,找到了“雲監工”的最省事兒方法——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有個百度App就行了。

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因為就在當天,百度App上一搜即見的——“追蹤火星計劃”——還獲得官方認可,以特殊身份加入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相關項目。

也有不少知情網友分享情報:百度會通過直播,完整跟進火星探測工程。

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但是,作為一個自詡有科學探索精神的編輯,也有個本能質疑:

百度App全程直播火星探測,這事兒靠不靠譜?

於是又一頓操作猛如虎之後,至少找到了三個問題的答案:

  • 百度之前有沒有幹過類似的事兒?
  • 百度幹這事兒決心堅定不堅定?(火星探測工程好幾年呢,可別耽誤了我雲監工大業)
  • 百度幹這事兒靠不靠得住?

給火星計劃當雲監工的可行性分析

下面是小論文《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一個百度App到底行不行?》。

首先,第一個問題:百度之前有沒有幹過類似的事兒?

有。

萬物皆「雲」的思路,在疫情的衝擊之下獲得了最大化的實現。而百度直播就悄然幹過幾回大事兒了。

比如,「雲」遊故宮——不開大G——但帶免費專業解說。

故宮建成600週年之際,在閉館70多天後,故宮的“首秀”就是在百度App等直播平臺的連續兩天三場直播。

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解說員帶你貫穿故宮東西兩道門,詳細解說故宮三大殿、六宮的建築、草木,為你指明平平無奇的角落裡暗藏的“玄機”,還能途徑平時不開放的員工通道……

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端坐家中,也能一飽眼福,2小時的直播下來,知識點還十分密集。刺激,過癮。羨慕依然年輕的自己。

而且“有事搜一搜,沒事看一看”,看完直播,有什麼不明白的,百度App的優勢也出來了。

看百度的統計數據說,故宮首次直播當天,“故宮”的百度指數暴漲近10倍。

並且,三場直播過程中重點提到的建築和典故,在隨後兩天的關注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例如“慈寧宮”百度指數環比上漲了169%,“太和殿”、“延禧宮”、“藻井”則分別上漲了53%、21%和33%。

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不過,也有個小問題:火星探測畢竟是專業知識領域,比起雲遊——是不是還需要個帶路人?

但在看到疫情期間的防疫知識科普後,小問號算得到解答了。

畢竟是大廠,家大業大,請權威嘉賓大牛,應該不成問題。

當時百度直播開設“戰疫直播間”,每天請專家醫師在直播間講授專業防疫知識。

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比如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朱繼紅分享的“出現發熱咳嗽,我是不是中招了”主題直播,收看人數有143萬+。

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所以吧,小結論就是:百度直播火星計劃,應該是“久經考驗”的了。

那麼緊接著,第二個問題也來了。

百度直播,是個別項目行為,還是志在長遠?

答案吧,應該是後者。

因為除了上面的故宮、抗疫知識直播,疫情期間,百度還在直播領域暗自加速佈局,推出了上百場信息點密集的直播活動。

「雲」賞武漢櫻花、「雲」聽嘻哈包袱鋪相聲、「雲」逛各大博物館……

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加碼直播,看這架勢是來真的。

並且,押注的還是強調知識和信息、“非消遣式”的優質直播內容。

另外,在中國搞互聯網業務,必須得考慮“人多勢眾”。

百度App,一個日活2億的國民應用,近年又在資訊內容方面發力迅猛,甚至超過今日頭條、騰訊新聞和新浪新聞等平臺,在資訊類應用中排名第一。

在這樣的用戶和流量基礎下,不搞好火星計劃這樣萬眾矚目的直播,估計2億日活躍用戶都不答應。

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於是就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了:百度幹這事兒,靠不靠得住?

再次一番操作猛如虎之後,我找到了百度搞直播的長遠驅動:

移動內容生態能力的拓展。

聽起來高大上吧,別急,大白話就是:百度應該不會為了做直播而做直播。

就目前百度大力開拓的移動內容生態而言,直播是一種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信息載體,一方面可以豐富信息與知識的承載形式,構建一張更加實時的信息和知識網絡。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和C端用戶的互動。

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所以,百度做直播不是從0到1,而是其內容能力的延伸,同時也是對用戶真實需求的跟進。

另外,除了百度自己有驅動力,現在吧,百度內容生態的創作者們,估計也要催著推著平臺往這方面走。

百度在內容方面苦心經營已久,內容生態目前氣勢洶洶:官方資料說,光百家號擁有200萬以上的創作者;好看視頻、全新小視頻、百科、知道、文庫、貼吧等平臺有各自創作者生態,不少創作者都具有直播能力。

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比如,疫情之下的“想見你現場”直播計劃,就讓閉關在家的石榴姐苑瓊丹、馮提莫等明星網紅們在直播中展現唱歌、美妝、做飯等雲娛樂內容,就是因為百度移動生態在娛樂這一領域有積累,很多明星網紅早已入駐。

還有剛才提到的“戰役直播間”這樣的醫生科普直播,也是因為百度健康平臺上早已聚集大量的專業權威醫生和專家。

所以呢,這事兒有戲。

不能缺的技術分析

當然,作為論文,可行性分析中,怎麼能少得了技術分析呢?

但談到百度,或者說到直播,自然也繞不開技術。

而在這一方面,百度直播也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一來,在直播能力方面,基於百度雲,基於大規模實時流媒體計算集群和強大的音視頻信號處理算法,百度早已擁有打造清晰流暢、低時延、高併發音視頻直播服務的能力。

二來,在現在各個直播平臺為豐富直播體驗,主攻的AI、VR等技術方面,百度幾乎是國內最早開始積累、佈局的企業。早在2016年,全民TV就上線了百度AI技術,將用戶的彈幕實時轉成語音,讀給主播聽。

所以吧,技術上,應該也是加分項之一。

總之,我,一個家養航天愛好者,長達數年的“火星計劃雲監工”任務,應該可以用百度App達成的。

火星直播?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的小論文:《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一個百度App到底行不行?》。

One more thing

不過,在論文行將結尾之際,我要感謝哦,想向可能看到的百度同學們提個不成熟的要求。

(畢竟多次操作猛如虎和有理有據的小論文也上心了是不是)

百度百科裡說,貴廠廠長Robin跟劉慈欣可是鐵打的老鄉。

所以這個一種可以給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當雲監工的方法——通過百度App的計劃裡,能不能請劉慈欣當包工頭?能不能請劉慈欣當包工頭?能不能請劉慈欣當包工頭?

我尋思著,這肯定不止是我一個人的小要求。

如果已經看到這裡的你,也同意這樣的小要求,那麼來吧,留言響應個暗號:

前進四!前進四!!前進四!!!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