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新新能源:智能化催生“質變”效應

(記者 周冰)4月29日,在納新新能源智能車間,企業今年主推的新產品——三元高容量電池正在批量生產。該產品日產可達到5000片以上,其性能比國內同類產品循環壽命更長、安全性能更高,目前已經接到國內電動自行車龍頭企業綠源、愛瑪的訂單。

“今年,我們根據市場變化,一方面在容量和能量密度的提升上進行了研發,在體積幾乎不變的情況下,從12安時做到了16安時。另一方面,在循環壽命的提升上進行了研發,循環次數也從原來的大概1000次,提升到現在的1500次。”泰州納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科科長王宏博說。

泰州納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博士團隊發起創立。公司分佈式儲能鋰電池項目一期總投資3.1億元,新上3條全自動鋰離子軟包電池生產線,形成年產3.6億Wh鋰電池的生產能力。為加快企業智能化生產步伐,2015年12月起企業開始實施鋰離子電池生產車間智能化改造,歷時兩年整,總投資2000多萬元。經過智能化改造,3條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全部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配料工序也由傳統手工加料模式增加為全自動上料系統,焊接線工序由原來的成型到現在的封裝完成16道工序,統一由一條焊接線來實現。目前,企業已縮短產品上市時間15天,庫存週轉率上升30%,企業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產品技術指標性能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