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行帶頭違規 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咋這麼難

又一批因違規收費抬升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金融機構被曝光。近日,銀保監會通報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典型問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平安普惠等機構被點名。

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支持、減費讓利是近兩年的政策號召,但在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銀保監會開展的小微企業融資收費專項檢查及暗訪督查工作中,發現依然有機構在貸款中違規收取應減免費用,強制捆綁銷售,收取高額服務費和代理手續費。

在此次通報中,銀保監會詳細披露相關細節和數據,揭開部分金融機構、助貸機構的小微企業服務亂象。問題集中於違規收取“兩禁兩限”費用,發放小微貸款時捆綁銷售保險且提取高額代理手續。

所謂“兩禁兩限”費用,是指依照《關於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的補充通知》的規定,除銀團貸款外,商業銀行不得對小型微型企業貸款收取承諾費、資金管理費,嚴格限制對小型微型企業收取財務顧問費、諮詢費等費用。

通報顯示,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工商銀行江西分行、河北分行、河南分行、上海分行等9家分行違規向20戶小微企業收取貸款承諾費、投融資顧問費等“兩禁兩限”費用2284.87萬元。2016年9月至2019年11月,民生銀行違規向小微企業收取“兩禁兩限”費用4369.53萬元。

因在已有抵押的前提下向客戶銷售保險費率較高的人身意外險,提取高額代理手續費,民生銀行在本次通報中被“二次點名”。

經監管部門調查,2016年9月至2019年11月,民生銀行共有10.19萬筆小微企業個人經營性貸款(擔保方式為抵押)的客戶購買了該行代銷的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67%的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保費金額/貸款金額不低於0.40%。該行與絕大多數保險公司通過總對總合作協議,約定代理手續費率為保費的50%—80%。

例如,民生銀行杭州分行2016年9月至2019年11月期間2684筆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主貸款的客戶購買了光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的借款人意外傷害保險,客戶向光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支付保費1847.24萬元,光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向民生銀行杭州分行支付代理手續費1477.79萬元,代理手續費佔保費的80.02%。抽查部分保單顯示,相關保險費率為0.39%—0.5%,是一般人身意外險的數倍。

除了銀行本身,也有部分助貸機構參與了對小微企業的“加負”。

經監管部門調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在與興業銀行合作開展普惠型貸款業務時,強制捆綁銷售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借款保證保險,未提供其他增信方式或其他保險公司產品供客戶選擇,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究其原因,是因為興業銀行依賴第三方合作渠道獲客,忽略對合作方收費情況及綜合融資成本的評估。興業銀行提供全部貸款資金,貸款年利率為6.32%—7.6%;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擔99%貸款金額的履約保證責任,名義月保費率為0.12%;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負責獲客和不良貸款催收,以及承擔1%貸款金額的連帶擔保,名義月擔保費率為0.33%,名義月服務費率為0.09%—0.65%。

例如,某客戶2019年5月貸款本金為382萬元,期限3年,貸款利率7.6%,採取等額本息還款方式,興業銀行預計收取貸款利息46.40萬元,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預計收取保險費16.34萬元,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預計收取擔保費4538元和服務費81.14萬元,年化綜合融資成本達22.16%。其中,平安普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收取費用佔綜合融資成本的56.53%。

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院副院長於洪認為這次通報顯示出的問題比較嚴重。“本身國家有政策,相關機構還‘頂風作案’,這是不應該的。”她說,中小微企業是當下穩定就業的“主力軍”,特別是疫情影響下,它們的生存本來就不容易,國家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卻遭遇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這對企業生存來說是雪上加霜的。

於洪舉出一組數據:有抽樣調查顯示,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僅3.7年,中小企業平均壽命更是隻有2.5年;而在美國與日本,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分別為8.2年、12.5年。“企業的生命週期和方方面面的因素有關係,但營商環境、融資環境等顯然是最重要的幾個因素。”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教授武長海對通報中點名的“國有大行”比較意外,他認為,中小企業是社會的毛細血管,國有四大銀行更有責任和義務來幫助中小微企業,“它們看似很微小,但是對社會卻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此次,監管部門直接點名部分金融機構,其政策意圖十分明確,即“不得利用市場優勢地位附加不合理條件、強制捆綁銷售、轉嫁成本、違規收費,變相增加小微企業隱性融資成本。”

此前,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化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應從“治本”上下功夫。首要的就是增加有效供給,比如商業銀行要單列小微企業的信貸計劃、重點支持加大對製造業小微企業的投放等。

對這一點,武長海說,從目前的情況看,想真正落到實處還有一段距離,“從銀行經營角度看,它肯定有苦衷,給中小微企業多貸款會增加銀行的一些成本,但這不是部分機構‘頂風作案’的理由。”

如何平衡銀行和企業的利益,武長海認為,政府可以考慮給銀行等機構一些特殊補貼或是政策扶持,比如信用建設,優化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分類制度,全面落實授信盡職免責的政策,適當提高小微企業的不良貸款容忍度,建立健全敢貸、能貸和願貸的長效機制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