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小微信貸 百融雲創科技助推金融政策落地

今年兩會強調,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六保”的前三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是重中之重。小微企業佔90%市場主體、吸納80%城鎮就業,可以說小微活,就業就穩,經濟就活——這是小微企業不容爭議的“重要性”,但疫情衝擊下,首當其衝受到直接影響的也是“底子”偏薄,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小微企業。數據顯示,小微企業的復產情況顯著落後於中大型企業,對復產的預期也更顯悲觀——這是小微企業不可避免的“脆弱性”。

為應對疫情對小微企業的不利影響,金融監管部門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先後推出多項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加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特別是通過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型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創新工具,為商業銀行支持普惠型小微企業企業提供更加優惠的資金支持以及“貼息”,顯著增強了商業銀行做好普惠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積極性。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3.7萬億元,同比增長27.5%,增速不斷提高;前7個月增加2.2萬億元,同比多增8810億元,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007萬戶,同比增長21.7%。

雖然小微企業在國家監管部門大力支持下正在向良好運營發展,但是面對市場和環境的不斷變化,小微企業依然存在無報表、無信用、無抵押等問題,融資問題面臨窘境。

據《2019小微金融行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癥結在於金融機構很難把控風險。首先,小微企業經營風險高。由於進入門檻低,小微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更為激烈,除少量高科技創業型企業外,大部分研發投入少、技術水平低,因此抗市場波動的能力相對比較弱,一般小微企業的平均壽命是三年。其次,缺乏抵押物。小微企業大多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所投入的設備極為有限,尤其是缺乏具有更高流動性、可以作為銀行抵押物的不動產。第三,信息不透明。小微企業一般管理不規範、內部規章制度不健全、隨意性較大、權力比較集中,大部分信息都是內部化的,沒有經過審計的合格財務報表,財務狀況缺乏透明度。基於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之間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機構很難判斷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存在的財務風險。

面對小微企業經營者日益加大的融資需求,中央到地方都在持續出臺政策,加大金融精準支持力度。在這個過程中,金融科技的運用成為推動政策落地的“利器”。

在過去10多年內,我國在發展小微企業金融方面作出了多種探索,目前較為成熟的風控模式有三種:IPC模式、信貸工廠模式和互聯網金融模式。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的高速發展,金融科技與金融機構的融合度將越來越高。利用數據勾勒企業畫像,為信貸風險評估提供依據;利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實現批量化貸款的快速申請、審批,將有效提升客戶體驗同時降低綜合融資成本。針對小微企業無報表、無信用、無抵押這“三無”構成的融資痛問題,基於AI技術的智能風控升級可以很好地突破小微信貸業務所面對的“瓶頸”。

百融雲創在面對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時發現,很多小微企業是徵信的“白戶”,與信貸模式產生一定的隔閡,進不了這個“圈”。當小微企業成為“信用白戶”,銀行有一套規範的信貸調查體系,雖然其信用獲取方式正在向更靈活的方向演進,但“先天不足”的小微企業依然難以跨進銀行的授信門檻。

百融雲創CEO張韶峰認為,大數據風控是傳統風控的補充。“對於借貸記錄豐富或者有抵質押物的客戶,傳統風控夠用;對於服務信用‘白戶’,擴大普惠金融的覆蓋範圍,大數據風控發揮了積極作用。”

百融雲創致力於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驅動的金融創新方案,併為金融機構提供全流程方案。所謂全流程方案,旨在為小微和“三農”信貸等環節提供全生命週期的一整套服務方案,即以貸前、貸中、貸後為時點,依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構建完善的風險控制、產品開發、市場營銷、客戶服務、運營管理體系。

在貸前的智能反欺詐過程中,百融雲創整合各個維度的失信名單,通過鉤稽對比、交叉檢驗等手段精準識別虛假信息申請、冒名身份申請、高危用戶申請、機構代辦等企業信用風險,對欺詐風險“防患於未然”。

貸中的風控重點在於動態監測。百融雲創會在傳統銀行貸中數據的基礎上,整合工商、司法、稅務、房產等數據,結合企業徵信信息對企業貸後經營的成長性、營利能力實行監控,關注企業經營異常行為及企業風險變動,幫助金融機構實時預判企業風險,提供智能化預警方案。

在貸後階段,百融雲創的方案主要是著眼於智能還款提醒。在人工智能的賦能下,催收方必將從勞動密集轉為技術驅動,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基礎,越來越智能化、標準化。依託多維度畫像數據,從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兩個方面對逾期客戶進行量化分層,對客戶做一個綜合性評價。通過規則設置和計量模型,針對不同登記設計出不同的催收策略,降低催收管理成本,提高催收效率,針對性的使用社會資源,從而達到提升催收管理的目的。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百融雲創將積極探索運用新技術,推進企業數字化和金融服務與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融合,打通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助力紓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實現惠民利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