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房產“套路貸”


起底房產“套路貸”



圖:檢察官在宣讀起訴書


起底房產“套路貸”


圖:庭審現場



起底房產“套路貸”

  要有效打擊網絡違法犯罪活動。依法打擊整治網絡販槍、網絡黃賭毒、網絡傳銷、網絡套路貸等新型網絡犯罪,有力剷除網絡安全領域黑色產業鏈。

  ——11月10日召開的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要求,要不斷健全網絡社會綜合防控體系,努力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11月初,記者走進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掃黑除惡領導小組辦公室,《房產“套路貸”涉黑案件證據參考標準》《房產“套路貸”涉黑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套路貸”案件刑事檢察工作指引》等資料映入眼簾,這是檢察機關辦案經驗的結晶,記錄著林國彬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的覆滅過程,這更是戰鬥的法寶,提供了打擊房產套路貸黑惡犯罪的“北京模式”。

  從2013年起,林國彬等56人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以北京京晟嘉匯投資有限公司、京廣金融服務外包(北京)有限公司的名義,在北京11個區縣,針對老年弱勢群體大肆實施集抵押貸款、文書公證、空殼背戶、暴力清房和虛假訴訟於一體的全鏈條房產套路貸詐騙犯罪,造成多名老年被害人被暴力驅趕出家門、流離失所,且維權多年未果。

  然而,借用“套路”外衣的掩護,林國彬等人卻屢次逃脫法律制裁。他們瘋狂作案,騙取72名被害人74套房產,案值高達1.8億餘元,所作所為令人切齒。

  噩夢開始

  “我害了一個家,我可怎麼活啊?”

  2018年8月21日,北京清河派出所出警民警的執法記錄儀裡記錄下這一幕:66歲的老人李某躺靠在海淀區清河毛紡住宅北小區的家門外痛哭:“我害了一個家,我可怎麼活啊?”她哭訴說被四人抬出家門後,因門鎖被換,她再也無法進入那個生活了20多年的家,而她的老伴坐在輪椅上,連衣服都沒讓穿就被清出了家門。

  李某是北京某超市集團的退休員工,享受著平靜的退休生活。2017年2月,因為輕易相信朋友推薦,她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給林國彬公司貸款270萬元,將錢款投到北京新元盛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元公司”)的“以房養老”項目,老人每月可拿到新元公司1%即2700元的返利,還可以免費吃公司的酵素保健品。

  噩夢就此發生。不久,新元公司人去樓空,在朋友催促下,老人到不動產交易中心查詢後發現,自己的房子已經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賣給了北京保俶貿易有限公司(下稱“保俶公司”)。更可怕的是,保俶公司將房產抵押給了程某,而程某已經在海淀區法院起訴保俶公司要求還錢,老人的房產已進入執行程序。

  被清出家門後,李某和老伴白天流落街頭,晚上就睡在麥當勞。三天後,老伴反覆說要回家,他們就回到小區住在了家門外僅鋪了一層紙殼的鐵板床上。沒過多久,老伴含恨離世。李某輾轉多處報案求助,可因為從形式上絲毫看不出賣房的半點破綻,老人的求助四處碰壁。

  遭此厄運的還有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千鶴家園的崔女士,她從小貸公司以房抵押借款後,出借方故意躲起來,導致崔女士無法還錢,隨後房屋同樣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出售,家門在白天被人強制撬鎖,家裡物品從窗口被扔下樓。同時,暴力清房人員還以“我知道你女兒的行蹤”要挾企圖拿剪刀自盡對抗清房的崔女士。目睹被撬開家門過程的崔女士的女兒,至今聽到別人開門聲都會下意識地躲起來。

  引導偵查

  補充669冊證據材料

  自2018年5月以來,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陸續接到多名老人報案,反映被林國彬等人騙取房產並被清出家門。

  經過6個月的縝密偵查,公安機關於2018年9月27日對林國彬等人收網抓捕,確定案件代號為“9· 27”。隨後案件被移送到北京市朝陽區檢察院審查逮捕,北京市檢察機關抽調市檢察院、市檢三分院、朝陽區院三級院骨幹力量迅速成立“9·27”辦案組,由主管領導帶頭提前介入案件,引導偵查補充669冊證據材料,查清了案件事實。

  審查發現,李某在辦理借款合同時,林國彬等人勾結北京市方正公證處公證員王俊傑(已判刑),為老人辦理了《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公證書》,並且在老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王俊傑同時為老人辦理了委託出售房產的公證書。

  委託書上顯示,李某委託林國彬公司員工林國強可以代為辦理房產轉移、過戶事宜。一紙公證意味著老人的房產可以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由林國強代為出售。老人投資的新元公司跑路後,林國強作為受託人擅自把房子出售給了林國彬為轉移處置房產而成立的背戶公司——保俶公司。

  老人的遭遇,是正常的民間借貸糾紛還是套路貸詐騙?隨著檢察機關深入審查,林國彬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的犯罪事實浮出水面:林國彬拉攏原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巡察支隊指揮室警長龐笑天(已判刑)投資入股,龐笑天利用手中的公安內網查詢權限為林國彬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提供多名被害人信息,幫助選擇老年弱勢群體作為詐騙對象,並利用公安專業知識,為犯罪組織對抗公安調查、被害人維權出主意、想辦法。

  同時,辦案組通過審查數百G電子數據,還發現了律師李春傑教授林國彬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編造謊言、進行虛假訴訟的鐵證。其間,為非法侵佔被害人房屋、快速攫取不法經濟利益,林國彬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勾結萬元春、譚寧兩個暴力清房團伙,採取撬門換鎖、強行闖入、拖拉抬拽、威脅辱罵、強佔房屋等暴力手段,強行將被害人及其親屬、承租人驅趕出住宅。9名公證人員明知林國彬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實施詐騙犯罪,在公證環節仍故意不詳細告知被害人所做委託公證的法律風險,為林國彬等人辦理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售房委託、抵押解押委託等公證文書,參與詐騙犯罪。

  根據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出臺的《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辦案組準確認定該案為套路貸詐騙犯罪,同時引導公安機關圍繞查清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的四個特徵,收集完善證據,為準確認定涉黑犯罪並追加認定譚寧清房團伙為惡勢力犯罪集團提供了證據支撐。

  教育轉化

  36名被告人認罪認罰

  “我要對被害人表示誠摯歉意,我會積極賠償被害人,我認罪認罰,希望法庭能給我一個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機會。”這是參與犯罪的警察龐笑天於2019年11月26日在法庭上所作的最後陳述,多名被告人在法庭最後陳述時痛哭流涕、認罪悔改。

  案件在審查之初,並不是這番情景。“全案被告人整體不認罪,審查工作面臨巨大壓力。”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第三檢察部主任孫振宇告訴記者。

  專案組在庭前會議出示完全部證據後,再次向被告人宣講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及相關政策,勸誡被告人在證據面前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罪服法,同時動員辯護律師協助開展認罪認罰工作,在充足的證據、鐵定的事實面前,36名被告人簽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

  庭審時,辦案組加大了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被告人的訊問力度,回擊了不實辯解。例如,林國彬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核心成員韓文軍在認罪認罰後承認了向公證員主犯王純贈送手機的行為,被告人王純當庭承認該事實,並承認自己在辦理公證事項過程中存在諸多違法違規行為,對整個庭審的指控走向產生了積極作用。

  “在我們老百姓的心中,房子就是家,是我們每一位公民安居樂業的物質保障和精神家園,是我們每一個家庭最溫暖、最安全、最幸福的港灣,更承載著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黨對人民群眾關愛的溫度與情感。”這是辦案組組長、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副檢察長田向紅庭審時發表的公訴意見。

  其後,田向紅向法庭播放了後期走訪被害老人的視頻,視頻中的老人困病纏身、家破人亡,多名被告人看後落淚,向被害人深刻道歉,主動提出彌補被害人經濟損失。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頭目林國彬當庭提供了多條退賠財產線索,7名公證員當庭明確表示退贓退賠。經過不懈努力,全案又追回40餘萬元退贓退賠款。

  最終,林國彬等人的罪惡美夢徹底破滅,52名被告人分別獲刑,其中,主犯林國彬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追贓挽損

  向9家法院制發暫緩執行函

  李某的房產已經因林國彬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提起的虛假訴訟被海淀區法院查封在前,而本案偵查機關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的查封處在了輪候查封狀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國土資源部、建設部聯合發佈的《關於依法規範人民法院執行和國土資源房地產管理部門協助執行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二十條規定:查封法院對查封的土地使用權、房屋全部處理的,排列在後的輪候查封自動失效。這就意味著,如果不能快速讓虛假訴訟中止,李某的房產很快就會被拍賣給其他善意第三人。

  而同樣面對此種情況的還有23套房產,前手查封機關查封房產是因為林國彬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取得房屋所有權後又向第三人做了最高額抵押,後因無法還款抵押權人起訴導致房產被查封,或者是因林國彬黑社會性質犯罪組織提起了虛假訴訟,導致房產被查封,被害人的23套房產處於隨時可能被前手查封機關執行的高風險中,房產一旦被執行拍賣,偵查機關的輪候查封將失效,房產轉到善意第三人名下後將無法追回。

  在此緊急情況下,辦案組第一時間向北京市8家法院和河南省柘城縣法院制發了《暫緩執行函》,建議前手查封法院對涉案房產暫緩執行,待犯罪事實查明後統一處置。在辦案組的努力下,相關法院對23套房產中止執行,有效阻止了房產被非法惡意轉移。

  不僅如此,為查明涉案房屋的最終購買人是否為善意購買,辦案組引導公安機關對現房主進行了詢問、調取了購房證據材料和銀行流水,進一步追查現房主購房款的資金來源,查明是否為善意購買人。截至目前,案件已經順利進入法院執行程序,涉案房產正在處置中,歷時多年,被騙老人的房產終於要有著落了。

  社會治理

  推動類案核查,淨化行業生態

  自2010年起,就陸續有群眾到相關部門反映自己的房產因辦理房屋全權委託公證被詐騙,辦案組從2019年6月審查案件以來更是接到了150餘名群眾來訪反映被套路貸詐騙。房產套路貸詐騙絕不是個案,如何推動類案調查、解決隱藏在背後的社會問題伴隨著辦案組的審查始終。

  為推動類案排查,辦案組於2019年9月到法院系統就“深挖套路貸犯罪線索、保障借款人合法權益”工作開展座談,詳細介紹房產套路貸詐騙的作案模式及民事審判中識別套路貸犯罪的關注要點,為法院系統核查已判決的房屋買賣糾紛案件是否存在套路貸詐騙問題建言獻策。

  隨後,舉行了與全市多家公檢法機關的座談交流會分享辦案經驗,推動了多年來公檢法機關遲遲“不敢動手”“不知如何動手”“怕動錯手”的套路貸詐騙案件的辦理工作。

  據瞭解,為更深層次地從源頭預防犯罪,辦案組於2020年5月與北京市司法局座談,並從加強行業規範性監管、推動健全完善監管制度、強化人員從業風險意識和加強警示教育等方面向公證和律師行業制發了檢察建議。

  截至目前,北京市公證行業已經制定出臺了20餘項管理制度和行業規範,對整頓發現的公證處存在的主要負責人不落實一崗雙責、日常管理粗放化疏於質量監管、業務管理未建立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收入分配辦法不合理和財務管理不規範等問題進行了整改。律師行業開展了為期四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對行業中反映突出的行賄受賄、虛假訴訟、涉黑涉惡、嚴重違規收費以及違規兼職等重點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摸排和集中整治。(來源:檢察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