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人有沒有修養,從哪些細節可以看出來?

灰常有感


疫情期間戴和不戴口罩是檢驗老人素質的最好佐證。有一點非常理解不了,這段時間無論是在小區裡,還是在外面,在公共場合。絕大多數的人,都戴口罩。但是個別不戴口罩的人總是有,說句不好聽的,在不戴口罩的人裡,相對老年人居多。我的一個在南崗區一處卡點當志願者的哥們,他也說,不聽話的,不戴口罩的大多數是小區了的老人。有一天他勸一個老人戴口罩進小區,這個80好幾的老人,竟然發怒,用頭頂著他的前胸,頂了有幾十米遠。我不明白,老人們經受黨的教育,培養時間長。黨和國家給他們養老金,讓他們老有所養。本不該在疫情下,成為規則的破壞者。但是大多數的老人是守規矩的,那些不守規矩的老人畢竟是少數。但是就是這些少數,卻成了疫情期間破壞規則的多數,讓人難以理解。


克非


一個老人沒有修養,從哪些細節可以看出來?

請問:老人指多大歲數的老人?如果老人到了70~80歲了。其實就是一個老小孩兒了,你讓他有修養?不現實!這是一個自然生理問題。他所有的器官都在老化,有的老人甚至是痴呆的前兆。他們不可能有什麼修養。作為我們下一輩,好好面對吧!

如果你所說的老人就直接指現在的父母,我父母才剛退休,退休就是老人的話,那可以說上幾點:

第一,還是時不時地隨地吐痰。

第二,在公交車上打電話聲音超大,並且髒活連連。

第三,孩子已經是社會上的人了,他根本就管不了,卻非要管,孩子若不順從,連打帶罵。

第四,當著他人的面喝斥自己的老伴兒。

第五,從樓上往樓下扔東西。

第六,總打斷別人的談話。

第七,聽音樂的時候他說話,一趟一趟地外出,甚至吃東西。

第八,坐公交車,因天為熱光個膀子。

第九,如果他要是得了理了就不讓人。

第十,在圖書館裡,拿起書或報夾往桌子上重重地摔在桌子上。

第十一,對待人,若地位比他低的他就頤指氣使,對待地位比他高的點頭哈腰,媚態!

第十二,在超市裡買東西,挑選時都弄掉地上的貨物也不給揀起來。那個食品袋 你拽就是好幾個,裝進口袋拿走了。

……

修養,是指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也是個人魅力的基礎,其他一切吸引人的長處都來源於此。


白米48


有修養的細節大家不在意,沒有修養的行為會被放大。

一個人有沒有修養不在年齡,人老了,沒有什麼可以跟年輕人比的,唯有修養和素質。當顏值、身體都衰退的時候,老人的精神世界卻還可以昇華,因此,老人們注重修養,才不會被這個社會嫌棄。

好的方面我不說,都是應該做的,我想從反面來說,有哪些細節行為是缺乏修養的,或者不被大家認可的。

一,早、晚高峰期間去擠公交、地鐵。老人完全可以避開高峰期,他們有的是時間,除非特殊情況,否則,不要在交通最忙的時段去和年輕人搶佔社會資源。

二,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要求別人,尊老愛幼是美德,但不是規距,不要藉口自己白髮蒼蒼就一定要別人讓座,讓是情份,不讓是本份,再說還有愛幼呢,憑什麼只尊老。

三,不要旁若無人高聲喧譁,特別是三五成群的老人,在公共場所吃東西,跳舞,擺造型,拍照片等。

四,不輕信所有天上掉餡餅的事,不貪小便宜,不到公共場所蹭東西,哪怕是空調。

五,心態要好,承認存在代溝,老了就是老了,行為舉止要象個老人,不譁眾取寵,不奇裝異服,要打扮得體。

六,對小輩不依老賣老,不喋喋不休,兩種世界觀,老人肯定離現實世界更遠,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年輕人。

七,不要想著去訛人,摔到了有人扶,是在救你,此時想著倒打一耙,不僅敗壞社會風氣,還牽涉法律問題。

總之,有修養的行為讓老年人在社會上值得尊敬,那些缺乏修養的人和事,會讓社會對所有老人有偏見,以至老人摔倒了都沒人敢扶。

當社會在敬老、愛老的時候,就是對老人的關愛,那些不和諧,缺乏修養的行為畢竟是少數,人都有老的時候,我們唯一可以長久擁久的就是高尚的品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