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在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下,歐洲部分國開始恢復和小開放呢?

幸福地帶2


朋友們,保證你們的回答都不會正確的,而我剛剛發的一篇文章,《太牛了,美國對疫情不但掌控,還證明防控新冠病毒有罪》,才給出了真正的答案。

那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美國用最詳實的數據與最真實的行動證明,新冠病毒不僅不是人類的災難,還是拯救人類生命的救星。有興趣的朋友,不防去看看吧。

因此,這裡的問題也好答了:美歐作為最親密的盟友,擁有相同的價值觀,肯定會分享成果的。所以也一定是接受了美國的研究結論,現在要放開封禁,恢復生產,讓新冠病毒能夠更好地在人群中普及。

事實證明,封禁措施,是極不利於新冠病毒的傳播的。

看來,美國的特別研究與發現,是早就有了結果的,而且也應該是特朗普組積下秘密進行的――正如當年羅斯福組織研發核彈,副總統杜魯門都不知道。

但英國首相約翰遜與巴西總統應該知道的,不然,前者怎麼會堅決拒絕採取預防措施,而且與感染者握手,不染上不罷休。後者會堅決杜絕在國內採用防控策略呢?

不解的朋友,去看看本宮的文章就明白了!


Shirley滄海1


我們看兩個經典,一個是美國:今天消息,已經確診病例破了100萬,病亡人數5.7萬,估計明天可以到6萬。就是這樣的位居全球最高榜首疫情,國內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從上到下大家都在混日子。因為加州這些天氣溫高,大家都到海灘遊玩。一時間海灘上人滿為患,足有四萬多人,根本沒有什麼安全距離,隔離空間。完全是病毒傳播最佳的途徑了!這是自發的,也是美國人任性所為吧。因為他們還沒有解除居家令呢,但大家都不管不顧!美國人如此不堪。

另一個也是疫情第二大國西班牙了。宅在家裡好多天,政府“開恩”允許各家帶孩子出來轉轉。好傢伙,一大家子全出來了,說是帶孩子、陪孩子,其實就是自己也要出來。據說有的家庭,一個孩子,大人卻是六七個。頓時街道、公路和公園,還有海灘,到處是人,沒有幾個戴口罩的,也沒有什麼安全距離。總之,呈現出來的是一片混亂。看到如此場景,西班牙首相不禁大罵,宣佈延長封城期限半個月,原來是計劃到五月九日解封,現在則推遲到二十四日。

其實,西歐北美都是重災區,也是發達地區。但總的來說都不好,疫情控制不住。但財富集團看到是自己的巨大損失,所以也是力勸政府撤銷封城令,讓社會進入正常狀態。真的出現疫情惡化或其他變故再說,所以美國和歐盟主要國家,都是在做著恢復經濟的準備。因此,沒有太大的壓力,下月開始,他們將陸續恢復正常了。而且因為官方並沒有把實情原原本本告訴民眾,就像特朗普的美國政府那樣,只是亂甩鍋和胡亂應對,致使大家並不知道應該怎樣才能徹底消滅病毒。如美國那樣,甚至聽老特胡說,直接連消毒、清潔液也要喝進去體內,真是無語了。所以那裡民眾,對此疫情危害仍然停留在一般性瞭解上。真的實際恢復常態,多數人也是願意的。

有了民眾的基礎,加上政府也不願意長期停擺。這樣最低財政收入沒有了,如何過日子?因此恢復常態應該是必然了。至於疫情擴大,病毒傳播進一步發展,在他們看來再說吧。而科學家們則沒有同意馬上解禁的,但毫無辦法來制止。

可見,西方世界將遵行實用主義和眼前利益規則,先解決當下困境,至於如果遇到更加強大疫情衝擊怎麼辦?大概只有涼拌了吧!!


張139558534


這個問題應分兩個層面來回答,一個是為什麼部分國家急於解禁開封,另一個是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一些西方國家在疫情防控稍見起色或沒有得到完全控制的情況下,便急於復工復產,開封解禁,有很多理由和原因。比如有文化的原因,有選舉的原因,有就業的原因,有外部的原因,有內部的原因,但根本的還是經濟原因。

以我國武漢為例,前後封城76天,1000多萬人口,每天要吃要喝,僅基本生活所需的供給就是個天文數字。好在我國有優越的體制,有強大的政府,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這些在我們看來都不是多大問題,但對西方一些國家,哪怕是強大的美國都很難做到。

閉關封城必然導致經濟停滯,經濟停滯必然導致供應斷鏈,供應斷鏈必然導致人心不穩,人心不穩必然導致社會混亂。以此類推,後果結局可以想象。所以這些國家做出這樣的選擇,既有一定道理,也是一種無奈,甚至還帶有某種僥倖。對此我們只能抱以同情,沒必要冒然指責。

但是,病毒是不講套路的,也不會跟任何人講道理,你只要稍有不慎,它就會無孔不入。所以在遏制新冠肺炎特效藥和疫苗問世之前,就急於復工復產、恢復常態,無疑冒著疫情重新大規模侵襲的風險。其最嚴重的結果就是,疫情的二次衝擊勢必導致經濟社會的二次癱瘓,或真有可能會給一些國家帶來滅頂之災。

西方的冒險舉動,已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抗疫戰爭無可避免地轉入一場持久戰的形勢下,我們如何加強自我保護、避免二次傷害,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終戰勝疫情,如何適應新的常態、推進或重構經濟全球化,如何化危為機繼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果敢直面而又迫切需要拿出答案認真應對的課題。

守得雲開見月明,靜待花開終有時。也許現在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做好自己,也更需要關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