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學生回校上課,須儘量少接觸少交流,提心吊膽,效果好嗎?

環球之友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是鄉村教師隨文漫筆。

疫情期間,為了避免感染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讓學生返校上課的。除非防疫取得了突破性勝利,本地區連續28天沒有新的疫情出現,方可安排復學上課。

即使學生回學校上課,學校也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採購了大量的防疫物資,給學生也通過網課傳授了防疫防控知識,可以說盡量做到復學工作積極應對,防控工作萬無一失,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教學。

在開學後,關於學生能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到少接觸,少交流,這需要家長和老師一起給學生講解防控的必要性,讓學生時時刻刻感覺到疫情就在身邊,並沒有完全徹底散去。當然,老師也不能利用疫情來嚇唬孩子,讓孩子整天提心吊膽來上課也不回收到很好的效果。

這時候就需要老師給學生做好心裡疏導工作,在做好教育教學的同時,也要打開孩子的心靈窗口,讓孩子放飛心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做好學生心裡疏導同時,也要加強學生身體鍛鍊,真正做到“身、心”健康。一位同事的孩子在開學後參加課間操時做了20分鐘,突然暈倒,原因竟是起遲了沒吃早飯。習慣了宅在家的那段時間,開學後生活節奏打亂,生物鐘紊亂。因此,加強鍛鍊是非常有必要的。

開學後,學習很重要,但是疫情防控更加重要,這關係到每一個孩子的身體健康。學校要加強疫情防控措施,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切實保障孩子們開學後能在一個寬鬆的環境中學習、成長。讓孩子們沒有後顧之憂,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是我們家長、老師都一樣看到的。


隨文漫筆


哪個家長不擔心開學後孩子的安全。我們昨天剛確定四五六年級5月9日開學,通知發給家長。一晚上班主任老師們都不能好好休息,家長輪番電話轟炸,不放心開學後孩子的安全。

初中高中可能會好一點,能夠自覺保持一米距離。但小學生呢?

愛玩是天性,下課總會不自覺聚在一起。在演練時當攝像頭對著孩子們的時候,孩子們乖乖地保持合適距離。鏡頭一離開,

有些學生就開始手拉手,或者親密無間,可能是長期不見面的原因吧,特別興奮!

疫情得以控制,開學是眾望所歸,孩子們對網課已有厭倦情緒,家長也不支持。

今天班主任交流時,就有部分家長不讓孩子上網課。孩子不讓網課,怎麼學習呢?家長給孩子輔導,現在家長素質普遍提高了,輔導書本知識是沒有問題的。這部分家長還是比較重視孩子學習的。

還有一部分家長,完全不讓孩子聽課,也不管孩子學習。上網課擔心孩子眼睛近視,乾脆不讓孩子學習。老師們前兩天測試,普遍掌握得比較差。

開學後,防護意識絲毫不能放鬆。

國外疫情非常嚴重,我國境外輸入仍有壓力。仍有個別無症狀感染和本土病例,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哈爾濱是和牡丹江市,其他地區也要謹防跨省傳播。

昨天,位於重慶的西南大學返校大學生髮現了一起無症狀感染者。目前,同車、同行密切接觸者已經實施集中隔離進行醫學觀察。

開學後,防控意識不能有絲毫放鬆。開學不要勉強,具備開學條件完全放心了再開學。繼續加強孩子衛生習慣培養,勤洗手、不聚堆、保持距離,加強自身防護是根本。

朋友們,你認為開學提心吊膽,效果好嗎?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探討。


教育採擷


疫情期間,學生回校上課,須儘量少接觸少交流,提心吊膽,我認為,效果是有的,但是總體來說,是沒有疫情之前好了。

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的原因。

1.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有不少家長管不住自己的小孩,是第一次這樣既做爸媽又做老師,以前只是管放學回家之後的一小段時間。現在是全天候的要管。

2.據我瞭解,有很多城市雙職工家庭在平時都是一放學後,就把小孩放補習班寫家庭作業的,疫情期間一般的補習班又不能開放,因此,毫無輔導小孩學習的經驗。

3.有不少的家庭小孩的學習終端只是爸媽的手機,沒有平板或電腦,有時候爸媽的手機信號不好或者是上班要用又上不了網課,大大影響了學習效果。

復學後在學校的情況。

1.疫情雖然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危險依然存在,時不時會有零星的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

2.復學後,會花很多的時間在測量體溫、維持秩序、人與人之間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上心理輔導課之類的事情上。換在教學上的事情相對會少一些。

3.按照分期、分批、錯峰復學的方式,線上線下安排課時的教學方式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從短期看,也就這個學期來說學生回校上課,是不會比在家上網課好,但是從長期來看,大概一兩個學期之後,線上和線下這兩種教學方式磨合好之後,學習效果才會明顯的提升。

您好!我是一名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如果您也喜歡聊教育、聊教學、聊學生、聊學校的話,歡迎您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