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所罗门王和唐玄宗的相似命运,探究以色列和唐王朝的衰败原因

一个是公元前九百年西亚土地上的君王,一个是公元后七百年东亚土地上的君王。

所罗门和唐玄宗,跨越了山河大海,穿透了时间人群,度过了甚为相似的一生。

他们生前,以色列和唐王朝都盛极一时,让四周列国纷纷朝贺,他们身后,以色列走向了分裂,唐王朝走向衰微。

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但却有相似的两段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两位传奇帝王的一生。

所罗门和唐玄宗都成长于争斗不断的家庭

所罗门的父亲是一个出名的人。

他的父亲是大卫,大卫王年轻的时候跟着扫罗征战四方,为以色列开疆辟土,战功赫赫,又娶了扫罗的女儿为妻,但好景不长,因为人民对大卫的爱戴超过扫罗,扫罗就记恨上了这位杰出能干的女婿。

于是,大卫和自己的岳父对上了,并最终取代岳父成了以色列的王。

大卫当上君王后,纷乱并没有止息,自己的儿子押沙龙篡权夺位,与大卫相争,甚至当众欺凌大卫后宫中的嫔妃,年幼的所罗门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见到了王室父子相争的残酷景象。

对比所罗门王和唐玄宗的相似命运,探究以色列和唐王朝的衰败原因

而唐玄宗李隆基,我们就十分熟悉了,前脚奶奶武则天废了伯父唐中宗,后脚亲爹李旦刚当上皇帝,又被迁居东宫,这边武则天刚刚过身,韦后就要效法自己的婆婆武则天篡权当女皇,皇室中的母子相争他也全程感受了一遍。

所罗门王和唐玄宗,都是在宫闱的残酷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父母长辈或多或少影响着他们的内心,而这些经历,也让他们早早就认识到了人心的阴暗面,让他们在小范围的政治斗争中有着比旁人更敏锐的嗅觉。

而这种敏锐,也让两个人在面对政敌时有足够的能力去获胜。

巧的是,所罗门和唐玄宗都是十七岁迎来了人生当中的加冕仪式。

夺嫡夺位之争好像是每个帝王的必修课,这两个人也在十七岁时对上了必须除去的政敌。

所罗门王继位时,面对的是在大卫王还在世时就敢自称为王的兄长——亚多尼雅,而唐玄宗面对的,是继承了武则天的智慧和野心的太平公主,这两个人的身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势力,都有一定的把握能荣登大宝。

然而,作为天选之人,所罗门当机立断用"因为一件小事"的借口将亚多尼雅杀死,以绝后患,而唐玄宗也是先下手为强的解决掉了太平公主稳坐王位。

对比所罗门王和唐玄宗的相似命运,探究以色列和唐王朝的衰败原因

政治触感的敏锐和面对政敌时的果断,让两位注定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君王有了解决异心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帝国的核心政治环境稳定,继而放心大胆的将毕生抱负施展出来。

所罗门王和唐玄宗都有一个万国来贺的盛世王朝

古以色列的统治者中,除了大卫,最常被提及的,就是所罗门,因为这是一个无可比拟的黄金时代。

大唐王朝中,一定会谈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却谁也不能否认在唐玄宗的统治下,开元盛世是唐王朝国力最盛的时期。

所罗门王在位四十多年里,不仅扩大了以色列的疆土,还完善了以色列的行政制度,以便于行政统治和收取中央赋税,让国家冶炼金属,积攒金铜,在实业上取得巨大成就,而经济上则让商队航行于红海、地中海,脚步踏出亚洲,远达非洲印度等地,积累了许多财富,更建立了气势恢宏的耶路撒冷圣殿,引万国来贺。

据说示巴女王听闻所罗门王是说智慧言语的君王,本是抱着怀疑态度而去,但交谈过后却诧异的魂不守舍,甚至于后来还每年献上些礼物给以色列享用。

对比所罗门王和唐玄宗的相似命运,探究以色列和唐王朝的衰败原因

与所罗门王一般,唐玄宗也在位四十多年,功绩满满。

与唐玄宗一样被人称赞的,是唐玄宗的宰相们,第一个宰相姚崇向李隆基提出了"十事要说",要唐玄宗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每一条唐玄宗都应允下来,这也成了后来唐玄宗选拔人才的一个参考标准。除了善用贤才,唐玄宗也裁减了不少武则天时期的多余官员,不但提高了唐王朝的办事效率,也节省了政府支出,从侧面减少了人民的赋税。

与众不同的是,唐玄宗还十分关注底层官员——县令,他认为站在权利中心的官员体察民情不够,县令才是最常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人,是国家面向老百姓的第一层面貌,甚是重视,经常亲自出题考核这些人。

一时间,玄宗统治下的唐王朝,出现了"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盛世景象。

对比所罗门王和唐玄宗的相似命运,探究以色列和唐王朝的衰败原因

虽说一个盛世的缔造,并非一代君王的功劳,是几代人励精图治的结果,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能在天赐良机之下励精图治,创建盛世王朝,也是需要优良品格和超强能力的。所罗门王和唐玄宗正是恰逢王朝中兴之时,也顺应天时兢兢业业的在王位上带领着以色列和唐王朝走向了繁盛。

所罗门和唐玄宗衰败的起初,都是因为贪恋美色

让万国来贺的所罗门,说过箴言三千句,做诗歌有一千零五首,是杰出的君王,又是杰出的艺术家,成就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善弹琵琶,做过《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等百首名曲,艺术造诣可见一斑。

你瞧,这两位传奇一样的帝王,还都有一些浪漫的艺术情怀。

对比所罗门王和唐玄宗的相似命运,探究以色列和唐王朝的衰败原因

不知道是不是这些浪漫情怀在帝王心中作怪,这两位在晚年时,都因恋爱脑上头开始偏离了正路,忘了自己的初心。

所罗门忘了,他最初和自己信靠的神祷告,不求富贵和长寿,只求能有智慧管理好百姓。

唐玄宗也忘了,他曾说我不为自己,只为社稷。

所罗门王在嫔妃的引诱下偏离正道,开始了奢靡享乐,荒废朝政,外有哈达做亚兰人的王想要杀以色列人,内有耶罗波安为祸,偏偏都没能摆平,以至于他离世后,以色列也随即分裂。

唐玄宗陷入温柔乡中不能自拔,从此君王不早朝,外有吐蕃和唐朝的边境之战,内有杨国忠作乱,人还没死,安史之乱一触即发,盛世王朝随即走上了下坡路。

对比所罗门王和唐玄宗的相似命运,探究以色列和唐王朝的衰败原因

虽然起因都是因为贪恋美色,可归根结底,还是在面对这盛世境况的时候,所罗门王和唐玄宗都有些飘飘然了,忘了自己的本分是治理好国家,而不是倾天下所养享受生活。

德不配位,必将引起祸乱。

结语

所罗门王和唐玄宗都是在宫闱混乱中走出的杰出少年,在这种环境中被塑造出了君王的品格。但因为不是从战场上锻炼出来的人,少了些一往无前的笃定和坚忍,待到某一个时刻,这一软弱特征就显露了出来,酿成悲剧。

早期二人在部分良好的品格和宏伟的志愿加成下,让国家富强一时,却在成就越来越大后,逐渐忘了初心,做了与初衷相违背之事,只注重自己享乐,成为了自己从前的敌人,对于政治的敏锐度也在这种骄奢淫逸中下降,失去了警醒谨慎,变得自高自大起来,看不到潜在危机,放任危害国家的毒瘤存在蔓延。

但,就像缔造盛世不是一人之能力,国家的衰微也不能单从一个君王身上找原因,毕竟王朝覆灭的时候,没有一届帝王是无辜的。

古以色列和唐王朝的那些宫闱斗争,看似没有大的影响,但在一次次的斗争中,可能会让站在权利中心的人们产生了某种不稳定的想法,或许在面临大有能力的统治者时不会显露出来,但在面对能力稍弱的统治者时又会表征出来。再者,那些看似对社会毫无影响的斗争背后,却也有小规模的军事冲突,这些也消耗着一些人力和财力。

或许,这些看似不大的事情,也是致使古以色列和唐王朝走向衰微原因之一,毕竟,有太多看似细微的事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参考书籍:《旧唐书》、《新唐书》、《以色列史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