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江澄恨魏嬰,並不是因為江厭離,而是因為曾經的承諾

從小無父無母,被江楓眠收養,對於魏嬰來說是不幸的,但遇到江楓眠又是幸運的,可是誰知最終魏嬰還是一個人扛下了所有,扛下了為雲夢報仇,獨自迎戰溫晁,抗下了失去金丹之後改修詭道的苦,甚至抗下了多年世人對他的誤解。

《陳情令》江澄恨魏嬰,並不是因為江厭離,而是因為曾經的承諾

奈何除了世人對魏嬰有誤解之外,連自己從小玩到大的兄弟江澄也恨上了自己,只因自己多管閒事,讓雲夢被滅,只因自己還要和天下人做對,導致師姐江厭離成為了泡影。也讓很多人覺得江澄對於魏嬰的恨,都是歸於江厭離的離去,但是誰知,早在不夜天懸崖邊刺出的那一劍,就已經消除了因為江厭離離去的恨,不然也不會去懸崖底尋找魏嬰了。

《陳情令》江澄恨魏嬰,並不是因為江厭離,而是因為曾經的承諾

那麼除了這些,是什麼讓江澄恨了魏嬰十六年呢?還記得當時在觀音廟的時候,因為尋找金凌,自己也撞破了金光瑤的計謀,結果因為金光瑤擾亂心智,導致自己也被擒拿。

《陳情令》江澄恨魏嬰,並不是因為江厭離,而是因為曾經的承諾

可是那時候的江澄已經知道自己的金丹是魏嬰的了,可還是放不下對魏嬰的恨,甚至覺得自己一直是一個“小丑”。而當時也是問及“你究竟有什麼難言之隱的苦衷”“我不該恨你嗎?我不能恨你嗎?”當時確實也是心疼江澄了,沒想到十六年的恨,終究是一場鬧劇。

《陳情令》江澄恨魏嬰,並不是因為江厭離,而是因為曾經的承諾

其實江澄恨魏嬰,並不是恨家門被滅,畢竟剷除溫氏之後,江澄還是要請魏嬰回到了雲夢,並希望兩人可以一起重新讓雲夢強大,因為江澄記得一個承諾,那就是江澄做家主,魏嬰做下屬,兩人合作成為天下聞名的雲夢雙傑。

《陳情令》江澄恨魏嬰,並不是因為江厭離,而是因為曾經的承諾

但是一切隨著魏嬰為了保護溫氏族人而破滅,甚至當時江澄也是獨自上亂葬崗,為的就是勸說魏嬰,希望可以保住魏嬰,奈何魏嬰為了溫氏,卻選擇了判出雲夢,這估計才是讓江澄最傷心的吧!

《陳情令》江澄恨魏嬰,並不是因為江厭離,而是因為曾經的承諾

情有多深,恨就有多深,畢竟為了魏嬰雲夢江氏也就剩下了江澄一個人而已,如果當年魏嬰沒有違背承諾,就不是江澄一個人揹負著復興雲夢的責任了,那樣的話,江澄會輕鬆點,最起碼有兄弟相陪,心中會暖一些,也不會一個人獨自承受那麼多苦了。

《陳情令》江澄恨魏嬰,並不是因為江厭離,而是因為曾經的承諾

也正是因為這個承諾,當初在上演兩人對決的時候,為何江澄會下手如此之重了,可能魏嬰不明白,但是江澄心中清楚,因為他對江澄失去了曾經的諾言。魏嬰確實有大愛,甚至不願意任何無辜人犧牲,這也就讓江澄成為了恨他的理由,不願意別人犧牲,卻願意讓從小的兄弟獨自承受那麼多苦難。

《陳情令》江澄恨魏嬰,並不是因為江厭離,而是因為曾經的承諾

因為對於魏嬰而言,承諾在重要沒有人命重要,可是對於江澄而言,自己的雲夢和兄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江澄很看重那個承諾。要說兩人之間怪誰的話,估計誰都說不上來吧?只能怪命運的不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