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这两个问题不仅对我们是一种困扰,对宗教和科学更是一种斗争。宗教宣称人类是由上帝创造,在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创造了人类;对于科学来说,达尔文仅证明了进化论,并未证明我们从哪里来。本书中埃德蒙·基尔希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将为我们揭晓“我们从哪里来?”,谁知基尔希被人暗杀,在发布会上发生的一切是斗争?是阴谋?还是基尔希的表演?

基尔希提出的两个问题轰动了全世界,这将是对宗教的抗争,他将米勒-尤列的实验进行了延续,在其基础上加入了熵元素,实验从最初的核苷酸慢慢演变成双螺旋形状化合物“DNA”。这一实验对宗教来说是一个重型炸弹,彻底颠覆了《创世纪》中的人类起源一说。

本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

米勒-尤列实验

米勒-尤列实验:米勒和尤列复制了早期海洋和大气中存在的水、甲烷、氨和氢等化学物质,对这种化合物进行加热来模拟沸腾的海洋。然后他们用电荷模拟闪电对化合物进行电击。最后他们让化合物自然冷却,就像地球上的海洋冷却下来一样。他们的目的就是从没有生命的原始海洋中激发生命的火花,创造“原生汤”。

我们要往哪里去?埃德蒙被暗杀后,兰登教授为了埃德蒙的发现公布天下,经过了政府和宗教的追杀,但一直帮助他们的“人”温斯顿是一台大型计算机,人工智能。而埃德蒙的对“我们要往哪里去?”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人类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在原有生物分类的六界(生命的六个界: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细菌界、原始细菌界、真菌界)基础上,新增了第七界:技术界。

埃德蒙建造了E 波,成为了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从而也诞生了温斯顿。温斯顿是一台人工智能机器,而在书中他就是一个具有人类感情的机器,已和人类无异。丹布朗借温斯顿贯穿全书,兰登教授成功逃离政府的追捕,成功将埃德蒙的发现公布出来离不开温斯顿的帮助。最后的谜底,杀手任务的派遣,王宫的电话号码等均为温斯顿布局。埃德蒙给温斯顿最后的命令:自我删除。一台人工智能机器能以人类的思维和感情去布局,也侧面证明了“我们要往哪里去?”的答案,若人类真的被人工智能所替代,那么人类的命运也将是杂交种了。

本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

人类进化史

“人类正朝着某种不同的东西进化。”他说道,“我们正在成为一个杂交种--生物与技术融合的产物。今天活在我们体外的工具--智能手机、助听器、阅读眼镜、大多数药品,五十年后将被大量植入我们的体内。到那时我们就再也不是‘智人’了。”

《本源》是丹布朗2017年的巨作,结合了当前的社会形式和传统的宗教背景,在本书著作时他请教了很多宗教学者和科学教授。宗教和科学在以往都是相对立的,宗教的很多知识是科学无法解释的,就像基督教内,人类的起源是上帝的创作,我们需要善意和谅解,当一个人打了你左脸一巴掌,你应该把右脸也给他打,并宽恕他。

本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

丹布朗

在中国的宗教信仰是道教,由于道教的主张追求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无为而治,以致于改革开放后道教慢慢的退出了我们的视野。但后来中国很多人信奉佛教和基督教,由于两教主张的均是众生平等,心怀善意,普渡众生,现在国内慢慢的盛行起来了。作为无宗教信仰者的一句话:信奉宗教并无对错,在社会上心怀善意,不危害社会危害他人即是善。

《本源》是集悬疑、高科技、侦探、言情一体的小说,在书的开头以总悬念: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和各种小悬念共存,在书中通过各个小符号来给读者设下谜题,“圣杯”“victor”“字母A”“达尔文鱼”等,这些符号服务于故事的叙述。同样在《天使与魔鬼》中,丹布朗也以各种符号来进行承接,给读者设下悬念,牵引着读者一步一步的解谜。在《本源》中,更有解密网来对剧情服务,每到一个关键点时,解密网发布的信息领导着读者进行下一步的探索。而在本书中解密网有一个无所不知的用户[email protected],将用户名分解为“山上的教堂”而丘吉尔Churchill也可分解为山上的教堂,这个用户就是温斯顿,那台人工智能机器。书中这样的推理有很多,环环相扣,不断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视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