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說老家的房子他不要,全給我,可為啥又要回去?

弟弟說老家的房子他不要,全給我,可為啥又要回去?

一、

我是一個技術員,在一家外企工作已有將近30個年頭,從一個普通的小工人到現在的項目工程師,其實不算什麼成績。我沒有大的野心,也沒什麼魄力,只想踏實安穩做好我這份工作,養活老婆和兩個女兒。

之前老婆女兒一直住在農村老家,直到最近兩年,我在省城買了房子,他們才住過來。我大女兒正在上大學,小女兒還在初中,我老婆也有工作。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了,我覺得這樣平淡踏實安穩就挺好。

我有一對龍鳳胎弟弟妹妹,比我小5歲,他們性格跟我完全不一樣,比我有魄力,有想法,但他們倆也是不一樣的人。

當年父母去世後,我們也都成了家,妹妹嫁給了城裡開雜貨鋪的男人。我們兄弟倆分了家,但是弟弟很豪氣地跟我說:“哥,這房子我不要,全給你!”我知道他除了對我的謙讓和深厚的兄弟情,還有一股背水一戰的決心。

他是打定主意要往外走的,從小他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人,上學的時候就是班裡的搗蛋鬼,不能安靜坐下來學習的主,不是上樹掏鳥蛋,就是下河捉泥鰍,今天剪了前桌女同學的頭髮,明天又被老師叫家長。

我也沒客套,我這燕雀除了成全他的鴻鵠之志,就是在這個房子永遠給他留一個位置,不管他走到哪裡,這裡一直是他的家。如果他混得好,這是他的念想,不然,就是他的大後方。

二、

弟弟說,現在蜂蜜行情不錯,養蜂人都賺了錢,村裡的二毛都回來蓋房子了,我要去養蜂,於是弟弟千里跋涉去了雲南,頭一年就遭遇了倒春寒,油菜花減產,蜂蜜產量也極低。弟弟深受打擊,學費、工具、路費,一樣也沒賺回來,想到自己背井離鄉,不禁潸然淚下。

弟弟說老家的房子他不要,全給我,可為啥又要回去?

那個時候和弟弟雙生的妹妹懷孕了,打算坐完月子就幫著老公打理雜貨鋪生意。而弟媳已經身懷六甲,因為不方便跟隨,一直在孃家待產。養蜂失敗,弟弟垂頭喪氣地回來,有“無顏見江東父老”的既視感。

弟媳要生了,我見弟弟沒著沒落暫住在丈母孃家,於心不忍,讓他們回來住,可他們沒住兩個月,等弟媳生了兒子,弟弟帶著他們又走了。可能他覺得這種打臉的事太跌份了吧,畢竟之前說房子全給我的豪言壯語還在耳邊迴盪。

家裡又多了張嘴,弟弟肩上的擔子可想而知了,於是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要去城裡跟人學做酥餅。酥餅成本低,不用大的店面,只要買個爐子,再加上些原料。

說幹就幹,弟弟怕一開始人太多忙不過來,租了個人流稀少的地方,一開始幹勁十足,每天都做不少包裝起來。可三個月過去了,還是門可羅雀,弟弟急得直冒汗。雖說成本不大,可每天的原料,精力,時間全都是搭上的錢啊。

弟媳不淡定了,孩子的奶粉錢都掙不出來,這活還能幹下去嗎?弟弟果斷放棄了這門看不到錢的生意。得知他才做了三四個月就不做,我替他惋惜。別說做生意,這世上做什麼是能立竿見影有收成的呢?

就算農民種田,那也有春種秋收,開個飯館也有幾年回本之說。他這個小生意,在我們那個大家都愛吃酥餅的地方其實是有市場的,但是做生意不能光埋頭苦幹,還要了解市場信息,為自己打廣告,提升自己的質量,做出“人有我優”的特色,而且換個好的位置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先堅持下去,讓大家看到你。

弟弟說老家的房子他不要,全給我,可為啥又要回去?

可弟弟也是結了婚的人了,我這個哥哥說的話,比不上自己老婆管用。

這個時候妹妹已經開始幫著家裡打理雜貨鋪,對家裡成千上萬的貨品如數家珍。妹夫還想著問親戚朋友借點錢,趁價格便宜,多囤點貨。

三、

弟弟的下一個目標是做油條大餅,這次他吸取了此前失敗的教訓,選了個人流密集的菜場。這次總算選對了,這真是個門庭若市的好地方,但是生意好也有壞處,那就是太忙太辛苦,弟弟每天凌晨3點必須要起床揉麵髮油條,給大戶送貨,天亮後邊發邊零售給顧客。

弟弟生意做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妹妹家買了大別墅,又盤下了一間店面,還租下一個倉庫,買了三輛車,其中兩輛是貨車。妹夫看著弟弟家生意興隆,以資金週轉不靈為由問他家借了10萬塊錢。

嚐到賺錢甜頭的弟弟在弟媳的施壓下,邊抱怨邊幹,一晃五年過去,房子車子也都有了,他的動力也減弱了,每天喊著腰痠背痛。幹活沒那麼多動力了,很多訂單也來不及做,乾脆拒絕了不少客戶。客戶都是靠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他這樣是在砸自己好不容易豎起來的招牌。

這樣消極怠工了兩年,周圍看著他們發家的人都紛紛效仿,生意也起來了,也就意味著從他們家分走了一杯又一杯的羹,他們的生意江河日下。

看著人家風頭蓋過自己,弟弟又眼紅又後悔,可已經無力迴天,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弟弟終於做不下去了,關門轉讓。

弟弟說老家的房子他不要,全給我,可為啥又要回去?

關門後的弟弟無所事事,守著家裡那點積蓄,供房貸,供兒子上學,養家餬口。就算金山銀山也經不起這樣只出不進,弟弟又犯了愁。弟媳怪弟弟吃不了苦,數落他怎麼就把挺好一手牌打成了爛牌。

弟弟去妹妹家雜貨鋪,想把自己當初借出去的10萬塊錢要回來,可一個上午妹妹和妹夫一直在應付各種顧客,都沒空和他搭話。想到自己現在無所事事,弟弟有些落寞。

四、

雜貨鋪雖場面很大,現金卻很少,錢暫時是還不了,就和弟弟商量,他們分出一部分品種,讓弟弟單獨經營,掛他們的招牌,弟弟自負盈虧。弟弟欣然同意,反正錢也沒跑,還能讓自己又端起飯碗,這一趟來得還挺值。

可沒過多久又出么蛾子了,弟弟得著了這不用吹灰之力的生意高枕無憂了,覺得不像之前做小吃那麼辛苦了,每天睡到日上三竿,高興了還去釣釣魚、打打牌,好像登上了人生巔峰。對店裡怎麼把貨賣出去,怎麼打理生意毫不上心,就像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弟弟的店面就在隔壁,每天妹妹店裡人來人往,財源廣進,他自己那邊卻像冷宮一樣無人問津。弟媳一看,這哪成?她挑唆弟弟,說妹妹夫妻倆分明是擠兌他們,故意把不賺錢的品種分給他們,自己卻賺得盆滿缽滿。

弟媳不僅不懂得感恩,還處處散播這種昧良心言論,而弟弟偏聽偏信,不僅自己沒有一點判斷力也沒有魄力管住老婆,老婆說往東他就往東。

這些言論對妹妹店裡生意影響也很大,很多人覺得妹妹夫妻倆人品太差,在賺錢問題上連親哥哥都不照顧,真是滿身銅臭味。

弟弟說老家的房子他不要,全給我,可為啥又要回去?

大家都是張大嘴巴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沒有人站出來為誰說話。妹妹妹夫好心卻被當成了歹意,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當然弟媳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妹妹妹夫很快就把十萬塊錢還給了他們,也把弟弟的店面收了回來,弟弟又變成無業遊民了。

妹妹他們再重親情也不能接受破壞自己名聲和生意的事,名聲是自己的羽毛,名聲壞了,他們可怎麼立足呢?生意也是他們夫妻倆多年下來持續打拼下來的,的確是弟弟夫妻倆太不懂事。

那個時候弟媳才知道原來他們本來就是享受著妹妹給的親情綠色通道,自己不努力賣貨,卻抱怨不公平,這到底有多傻。

五、

弟弟生意屢做屢敗,弟媳一直都沒有自己的工作,因為都是開的夫妻店,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壞處就是全砸了。

夫妻倆感到百事不順,常常吵架,吵到鬧離婚,可為了孩子又想再將就將就,弟弟說兩個人分開冷靜一段時間,他想到了回家,遠離這些爭執,爭鬥,只想安安靜靜打點工,種點菜。

那天弟弟風塵僕僕地來找我,他的頹廢和沮喪,乾枯的頭髮,下垂的嘴角,滿臉的失落,就像一隻鬥敗的公雞。他撓著頭問我:“哥,我能跟你商量個事不?老家的房子能不能借我住段時間?”

聽到“借”這個字,突然覺得我們兄弟好生分,不過也對,我們都已經分家,而且各自有了家庭,再說那個房子他當年信誓旦旦地說全都給我,他不要的。

弟弟說老家的房子他不要,全給我,可為啥又要回去?

而如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弟弟的境況並沒有像當年放出豪言壯語時那麼前程似錦,他只想逃離這個讓他覺得失敗的城市,就算打臉也在所不惜。

我同意了借給他,我說不管多久都給他住,因為我們是兄弟。可是,在他心裡會不會有那麼一絲不安,畢竟那個房子的主人不是他。

會不會對當年的大話有深深的懊悔,會不會對這些年蜻蜓點水般的奮鬥有那麼些追悔,會不會對自己的失敗有一些剖析。而且最重要的是,不管走到哪裡,如果不反省自身的問題,不去尋求改變,那麼到哪裡都不會成功。

成功說到底不是功成名就,不是名車豪宅,而是內心的平衡與淡然。如果現實與夢想落差太大一定不是成功。做人還是腳踏實地,量力而行比較實在。

#​心晴計劃#

本文由不晚原創,歡迎關注。帶大家一起感受百態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