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倔強》五月天

一晃,考研已經是前年的事了。如果不是因為今年寒假被困在家裡,想做些事情,開始在網上分享自己的考研經驗,那麼它會像我身上的骨骼一樣,悄無聲息地陪我生長,又愣是躲藏到讓我視而不見。在我有意識地回顧它的時,便也能時時受到它的滋養。

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只有心甘情願,才能理所應當

被註定的“西西福斯之旅”,該怎麼說開始

古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西西弗斯是柯林斯的國王,他綁架死神讓世間沒有了死亡,最後觸犯眾神,為了懲罰他,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

然而那塊巨石太重了,每次到山的盡頭又會自動滾下來,西西弗斯就反覆地推著這個永遠翻不過去山的石頭。

後來,這個故事一直用來寓意:人類在宿命之下,做著無意義的抗爭。

這個是,大二時從外國文學老師聽到的,然而那時只是一個會隨風而去的故事。自但從知道自己的“命運”之後,這個故事就一直伴隨我的考研生涯,直到我看到自己的成績後。


進入大學時,我是沒有想過未來要考研的。對考研最初的認識,是高考之後去學車,駕校裡一位漂亮的醫學專業的姐姐口中反覆提及自己畢業後的考研計劃。

但我那時還抱著爸媽對我的心願,回鄉一名踏踏實實的小小公務員。

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心之所向,何去何從

然而到了大三上學期的末期,聽到小夥伴們對考研的討論越來越高漲,而我又一直對一個北方城市特別嚮往,那位學醫姐姐關於考研的話語,就開始在我心裡一遍遍地播放。

之後,聲音越來越高,同學在問我要不要考研時,我由之前堅定說“不”,開始鬆口變為,“有這個想法”。而其實心裡已經把這個“想法”牢牢地貼在了對未來計劃裡。


之後一天晚上,我和媽媽打電話。本想和她說我打算考研的事,媽媽在電話那頭率先講起了她陪親戚去算卦,過一會又說給我算了算,之後說的一句話,成了我考研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我媽說,算卦問我你還要不要再往上考了,我媽說不考了,然後她說:嗯,那就不要考了,考的話,機會不大。

當時我愣住了原地,眼淚呼之欲出,像被判了死刑一般。繼而又脫口而出,可是媽我還想考呀!

我以為媽媽會勸我,她以前一直覺得我安穩就好了,不需要有太高的學歷。結果媽媽說:想考咱就考呀!爸媽供得起你,算卦的也只是說說,不能全信的。爸爸也在旁邊附和著媽媽。

爸媽的支持讓我很是出乎意料,也給了我莫大的勇氣,雖然那句話像洩露了天機一樣被我記下,但是我還是選擇去考考試試,考上了,是我戰勝了“命運”,考不上,考不上不是很正常嗎,我有什麼好失望的,我這樣自嘲地安慰自己。


然而只有我知道心裡這杯被打翻的苦酒有多苦。

就是這樣,我開始像西西弗斯一樣,在之後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推著這顆名叫“研究生”的石頭。

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試一試看,能不能走到最後

當內心不夠強大時,就讓自己看起來很強大!

三月份到學校,除了開始買資料,背單詞,就是看各種經驗貼。透過文字,是那些學長學姐極度努力的樣子,心裡默默和自己說:沒有被命運註定的人,都要這麼努力,那麼你呢,不是應該更努力才能和他們在同一起跑線上嗎?

也只有如此,才能在最後真的不再遺憾。

於是班裡點名的課,我都抱著自己的專業課的書去聽,不點名的課,我能逃就逃。由一個喜歡坐第一排,聽老師將文人趣事的乖女孩(我是中文專業的),變成了一個讓同學給我佔最後一排座位的考研女。

那時,並不是我最努力的一段時間,卻因為還不習慣那樣努力的生活,而時常焦慮。一天在教室上課時,同學看到我有幾根白髮浮現,要幫我拔掉。腦中立馬現出了很多的聯想:爸爸是少白頭,初中同學因為高中太努力,頭髮白了之後就一直沒有再黑回來等等,甚至最後,我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就是我要變成一個“白頭”少女。

不過,想要戰勝“命運”的我,當時真的有些“硬氣”,在從教室去圖書館的路上,我和自己說,如果,我真的實現了一些東西,那麼破費這一張皮囊也在所不辭。

寢室裡有四個人考研,我始終認為自己是最沒有希望的那一個,然而我卻要讓自己是看起來最努力的那一個,來抵擋所有的不確定和不可以。

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我要自己,生如夏花之絢爛

固定性思維的枷鎖,是命運的陪伴者,我在與此共生中堅強

到了五月份,在學習安排上更加有序,我也慢慢適應了緊湊強度又大的複習生活,但這時困擾我的是,

龐大的複習任務。一本本資料買回來,看到它們的第一眼,感覺是很踏實,但是在之後的日子,走進它們的時候,才發現,每一本都陌生深奧。

英語基礎不好,要下功夫,專業課裡有一門哲學,也很是為難我這個邏輯思維不好的人。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遊著遊著,不免身心疲憊,滿眼絕望。懷疑自己的那個聲音又浮現了出來,我是不是真的不行呢,我是不是真的比別人笨呢?

後來我看了《終身成長》這本書,才瞭解到這是慣有的“固定型思維”,覺得自己的人生會被卡在某個地方,不再動彈,你也無可奈何,只有失望和絕望。但遺憾這本書不是考研那時看的,我還不知道有“成長型思維”這碗良藥,仍舊每天被固定的“命運”束縛。

但還好,我慢慢形成了慣性。既然出發,說堅持不易,說放棄也很不易,我就在前進的慣性中與我的枷鎖同行。像西西弗斯一般,不做思考地推著石頭。

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這枚小表,一直在不停地走,我也在,不停地走

是自制和愛,讓我抵擋住了孤獨,消解了恐懼

六月底,身邊考研的同學都在討論,要在哪學習。我也開始做打算。回家是不太行的,我知道自己心態時常不好,不想牽動家人。也不願意留在學校,和室友雖然是一個專業,但並不在同一個班,平時我都是自己去複習,而放假後,在空蕩蕩的校園自己獨自學習兩個月,實在很抗拒。

最後決定去找男朋友。

也不是沒有顧慮,決定之前看了好多的經驗貼,大部分都說,和男(女)朋友在一塊考研,總是荒廢了時間和學業。但最後還是這樣決定了。甚至帶著行李去找他的時候,自己還是有些不敢相信,我真的要去做被很多人警告不要做的事情了嗎?

然而到了那裡,我憑藉著自己將近四個月來養成的自律習慣,每天還是在六點起床,先背單詞,八點吃完早飯,然後開始一天的學習,為了錯開樓下餐廳午飯的高峰期,十一點半就吃午飯,吃飯時也一邊用手機揹著單詞,半個小時吃完飯,然後午休半個小時,然後開始一下午的英語時間,一直到六七點時,男朋友下班回來,我們一起吃晚飯,然後,我繼續學習到九點半,男朋友再陪我去跑步。十一點半睡覺。

現在把這個時間表列出來,感覺很簡單,但那個時候,每天都在面臨著挑戰。

看到男朋友睡得那麼香,我卻要起來背單詞,燒水。專業課再難,英語再絕望,也無人訴說。然而,好不容易盼到男朋友回來,我卻又因為這天的學習任務沒有完成,對他不理不睬。

這樣的糾結每天都有,孤獨也是時刻圍繞著我。

總是會因為,我憋了一天的濁氣,在他下班時,釋放,我和他都悶悶不樂,一遍遍地後悔自己為什麼要來找他,但是也因為他再怎麼想賴床,也會給我做早飯,上班穿皮鞋跑了一天之後,晚上騎自行車陪我去跑步,感動有這樣一位始終支持和陪伴我的人。

其實後來我明白,情侶因為戀愛而考研失敗,可能並不僅僅在於戀愛。不好的情緒,考研時總是不可避免,而有意無意地全都歸咎於戀愛,從主觀上認為,是客觀的環境決定了自己註定不會成功才是最大的根源。

當時,他時時刻刻毫不吝嗇地給予我鼓勵,卻是很難在旁人身上找到的。那時,也是我最不在意自己“命運”的一段時間,我感到自己與另一個人共生,力量便大了很多。就像《少有人走的路》中斯科特·派克說的那樣: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成長,而不斷擴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願。


當時,也的的確確是愛給了我擴展自己的勇氣,迎擊命運的底氣。

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一個人看天看地學習&療愈

九月份回到學校,滿校園的人,可是我卻沒了交際的熱情。已經養成了無論在哪無論何時都可以立馬安定下來,看書學習的定力。

但是在將近十月份的時候,遭遇了我學習中的最大一個危機。

十月初,我一直都感覺自己很累,但是沒有在意,累已經是考研時的一種常態,它們分不出等級,都是“很”累。

那天早上吃完飯,和同學一起拿著書和小板凳去圖書館的過道找了一個位置,準備開始背書,但是,我卻怎麼也背不進去。看著課本上的文字,一股非常強烈的噁心感一陣一陣地襲來,實在是難受極了。但是我還想堅持,告訴自己誰背書不痛苦呢!

又過了十五分鐘左右,我坐立難安,甚至感覺自己要昏倒。

我和同學說,我要回去休息一天,背書背得噁心。同學很不可思議,因為在她眼裡,我一直都是最認真,彷彿學習的永動機一般的人。但是我知道自己已經達到了極限,身體的疲憊和心理時時刻刻的枷鎖在折磨著我。

我回去時沒有帶一本書,和書包一樣空蕩蕩的是我的心,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再堅持,還會不會再坐到圖書館自己的那張書桌前。

堅持了這麼久,實在太累,開始時有身體支撐,而現在身體也開始淘氣,和精神一塊捉弄起了我。或許我真的不行。


命運與我如影隨形,我彷彿要敗下陣來。

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我會泛著光,即將成仙嗎?

在寢室洗了衣服,然後又收拾了好久都沒有鋪過的床。逛淘寶給自己買零食,給爸媽買衣服。把之前沒時間花的錢痛痛快快地花了一大半。和室友逛街買便宜的水果,和她們一塊把午飯帶回寢室吃。

晚上,我給自己安排了一部想看很久的電影——《風雨哈佛路》,那句:我為什麼要覺得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沒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

就好像在對我說,我雖保持堅強,但內心始終在否定自己,覺得自己永遠都不可以。但是回想從三月份到現在這段時光,我收穫了太多太多——拾起了自己一直不擅長的英語,美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我的專業課)都已經融入到我的身體中。而如果在一開始就選擇放棄,將永遠也體會不到這些知識帶來的生命豐滿滋味。所以,我不是也應該是“不停地努力向前走”嗎?

我爬到床上,又重新確定了鬧鐘,明早依舊早起,就像海明威的那本小說名字一樣《太陽照常升起》。


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一步兩步,望著天;一口兩口,吃掉憂愁

學習&實習,和時間賽跑,

十月中旬,我們大四學生的實習開始了,每天都要去實習學校報到,無論是來回在路上,還是在學校點名開會,都會耽誤很多時間。因為離考試越來越近,我那時格外焦慮。

有了之前“逃課”的經歷,我膽子更大了,也是當時一心想著考研,想要拋下一切去考,去努力,去換得一個無怨無悔。我就開始變著法地為自己爭取時間。很多同學約著一塊騎共享單車去實習學校,而我都是在背完單詞後,坐公交車去,這樣在車上還有時間再看會書。

實習學校給我們安排了辦公室,可以在裡邊實習,但是太安靜,不能背書。我就在樓上找了一間長期不用,桌子上落著厚厚灰塵的教室裡背書。


一次,窗外透過來明媚的陽光,我忍不住靠近它,然後看到旁邊家屬院的陽臺上,一個女人正在悠悠地梳著她又黑又長的頭髮。便在心裡默嘆著:真是歲月靜好。

呆呆地愣了好一會。

研一時,我們學了審美心理,我才明白,之所以當時會那麼受觸動,只是因為我與那個景象保持著合適的“審美距離”。既不太遠,我知道,我也可以過那樣閒適的生活,也不太近,因為我讓自己奔跑了起來,而無暇閒適。這是我自己選的路。


我想這就是,既然選擇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吧!

這時,雖然因為自己付出了巨大努力,而對考研的成功更加渴望,更不想“認命”,但同時,我也深深地體會到過程本身具有的美感,不僅是結果,過程本身就是心血的見證,過程的延續,也是對自我本質的肯定。

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先別去死,先試著活一活看

十一月中旬時,看到身邊很多同學都已經不用再實習,我心急如焚。然而實習學校通知我們最後要參加一次監考和改卷。

不過這時,我遇到一位至今難忘的老師。我和她一塊監考七年級,那天記錯時間,到教室時已經開始考試了,老師沒有為難我,反而示意我去最後一排學習。這一場考試結束後,我準備幫忙收卷子,結果老師告訴我,我可以回去了。

一時愣住,反應過來時,眼淚已經很是洶湧,老師見狀對我說:她孩子和我一樣大,瞭解我們要考研的人的心情,你回去吧。下午也不用來了。

我感動又激動地走出了“十四中”的校門。回頭又看了一眼空蕩蕩的校園,這一場提前的告別,我不知該怎樣對她說感謝。

有好人相伴,我想我得更加努力!

愛的力量便是可以對抗絕望,對抗不可以,拾起繼續先前的勇氣。

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作別,啟程

最後,一個拼盡全力的我走進考場

之前的實習經歷讓我倍加珍惜可以安心學習的時間,還是那個時間表,不過現在,我經常是圖書館最晚回去的那個人。

因為實習時沒有好好吃飯,身體虛弱了起來。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我都感覺自己是一副空架子,累到很少做夢。

越來越臨近考試,我還是無法相信自己,巨大的黑色煙團比以往更濃重地籠罩著我,我會在背書時哭泣,和媽媽電話時自己默默哭泣,看著夜晚11點時的路燈哭泣。

然而,為之驚奇的是,在更加懷疑,更加絕望之後,我卻可以繼續每日早上走入圖書館,晚上再陪月亮回到寢室。

哭泣成了一種狀態,而前進卻是一種常態。

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考試前的那天晚上,在圖書館四樓過道里,見到了一個曾經在一塊背書的小夥伴,她說:一直在找你呢!然後遞給我一塊巧克力。說了聲“加油”,我也對她說了聲加油,她笑笑就走開了。

握著那塊巧克力,把徐濤的《衝刺背誦筆記》又背了一遍。走之前,我把那塊巧克力給了旁邊一對也要考研的情侶。想要祝福他們也祝福考研。

那天,從圖書館出來的時候,天空黑的嚇人。獨自一人走在回寢室的路上,我什麼都不願想,只想祝福自己,這可能是我最自私的一刻吧!

拿著政治資料排隊等著進入考場,在入口處,把它們和其他同學的一塊,“扔”

進了一個學校專門準備的框框裡。

雖有些心疼,但覺得這樣的道別很真實,不用了就丟棄吧,不正是《斷舍離》那本書倡導的理念嗎?

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所有你值得的,都在路上

最後的最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兩天的考試結束後,我就有意識地讓考研這件事翻篇了。客觀原因是,考英語時,我在寫小作文的地方寫了大作文,然而一人只有一張答題紙,我雖然忍住當時要崩潰的心,把題目緊張兮兮地答完,但是知道自己寫錯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要完了。

主觀原因還是,我心裡的那個註定失敗的自己。

凌晨1點查的成績,英語65,總分376,仔細地看了看頭像確實是我,我真不敢相信,不知道該怎麼接受這個結果,是“命運”和我開了一個玩笑嗎?還是考研在欺騙我。

不過我性格一向淡定,只是在被窩裡甜甜地笑了一下,但是那笑容裡,卻又別樣的,格外特殊的味道。我掙脫了一道枷鎖,我終於成為我自己,一個掌握著自己命運的我自己。

後來,我把成績的截圖發給了男朋友,就去睡了。

那是,夢想成真的一晚。


西西弗斯推石頭|難以言喻的絕望之後,是“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挫折後,日後反而會更輕鬆些

前幾日,看到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裡《沈著》這一篇,最後兩句說:

如有佳語,大河前橫。讓我聯想到那晚的自己,明明心頭千言萬緒,但是最後,卻不知說什麼好,那是一種無法用語言描述的開闊,也是以後一種不用用語言形容的懂得。

真真應了這般景象:好想用華麗的詞句描述出我激動的心情,但在脫口之際,就像是大河橫在前面一般,一時語塞。

而這副沉著的模樣,是考研給我的,也是始終努力不輕言放棄的我,給自己的。

如果,你也準備考研,有人曾對你說,或是你曾對自己說,“不行”的時候,不妨想想我吧,一個曾被折斷夢想的羽翼,被斷定不行的人。我可以,那麼你也可以。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為自己鼓掌,這一路下來,我竟然真的沒有投降。



—END—

文|白梨影


#為了考研,那些拼命了命的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