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你,少年的你

年少的你,少年的你!

高考完,我們就變成大人了,但是,從來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

——陳念

我們都是小孩子,沒有高考之前的我們都是小孩子,沒有成年的人都是小孩子,小孩子可以犯很多的錯誤,涉世未深,“孩子還小”......我們有充分合理的理由來為自己的莽撞和任性買單。

可是受害者呢?當我們意識到他們需要保護的時候,往往為時已晚,表面的創傷可以輕易的療愈,可是內心的痛苦,內心的折磨什麼時候才能夠癒合?沒有人知道,他們需要更加強大的內心,是的,即便他們是受害者,即便他們遭受欺凌,即便他們看似懦弱的任人宰割,他們依然需要強大,走出困境,走向未來,走向光明,需要自己無比的強大。

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

年少的你,少年的你

學校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人們一直這樣說。為什麼?是因為有了學生會嗎?是因為有了組織嗎?是因為機構眾多和社會類似嗎?不不不,在我這裡,社會的定義沒有多麼複雜:許多人長時間在一切相處,這就叫社會。而學校無疑具備了這樣的因素。

我們懵懂無知,威風凜凜,吆五喝六,還未走出學校,已經活成了“人上人”,人見人怕,說一不二。這不正是父輩一直在追求的“活出個樣來”嗎?

現在和將來,我如此風光!

“劉啊,有錢沒有?拿兩個出來花花吧!”劉是明偉的小夥伴,就像《少年的你》當中的徐渺,是魏萊的好夥伴。

劉每日跟在明偉身邊耀武揚威,好像帶頭大哥是自己的好兄弟,是自己的大靠山,他們情真意切。

“為什麼會輪到我?我明明什麼都聽她們的。”徐渺痛苦的疑惑,為什麼?

這樣的困惑劉同樣不懂,為什麼?我們關係難道不親密嗎?我們難道不是好哥們嗎?為什麼?當沒有人可以欺負的時候會輪到我,為什麼當沒有錢供你們瀟灑的時候,我又成了替罪羊?為什麼?

年少的你,少年的你

“快點,把錢拿出來!”明偉鎮定的怒吼著,他沒有怨氣,他只是作為老大在小弟面前囂張的命令。

“我哪有錢啊?有錢我還能是現在這個樣子?”劉帶著一點和兄弟交談的自尊用上了被欺凌者不常使用的反問句,略帶尷尬的朝著明偉微笑回應。

“啪”一記清脆而響亮的巴掌甩到劉的臉上,劉習慣了捱打,他雖然是明偉的“跟班好兄弟”,但時不時的總要做一次明偉的出氣筒。

“沒錢不會上家偷去啊?你家裡沒錢嗎?”

“沒錢了,我媽管的可嚴了,不好偷了”劉邊應付明偉的指使邊輕鬆的擺了兩下頭,在他這裡,捱打受欺好像成了家常便飯,面對明偉的仗勢欺人,劉一點也不覺得奇怪,還趁著下一次捱打的空隙整理自己的頭髮。

年少的你,少年的你

劉是一個樂觀的人,他待人很好,常常微笑的和人打招呼,說話大大咧咧,他好像並不在意隨時可能到來的暴風雨,在有限的屬於自己的時間裡,盡情的開心。

下學期,班上轉來一人,張文,大高個,留著女生見了都要尖叫的“李敏鎬”式的頭髮,他剛來班上很安靜,我們以為他不適應環境,主動上去和他說話聊天,上自習的時候有幾個住校的“壞小子”還專門買了撲克,我們坐在一起打撲克,他很安靜。但就是這樣的安靜讓我們受到了欺騙,他也不是一個善茬,不然為什麼轉學?

自從他和明偉相識以後,對劉的欺負日甚一日,明偉好歹與劉有些許的“不忍趕盡殺絕”的交情,但是張文沒有,他看見了明偉對待劉的方式,便盡數學到手,把劉叫到我們宿舍,當著我們所有人的面,擺明了要錢。

沒有!這是劉的態度。

年少的你,少年的你

張文薅著劉的頭髮,用力的前後搖晃,然後使勁往下一摁,順勢提起自己的膝蓋,朝著劉的腦袋猛烈的撞過去,一瞬間,劉抬起自己的頭,臉紅撲撲的,沒有傷到要害,沒有頭破血流,我看著心裡發毛,怎麼會這麼殘忍?

這算萬幸,他們沒有考慮後果,只是盡情的發洩,顯示自己的威風。就像對老楊錄口供的那些學生:

“我們沒想到這樣還能把人打死?”

學校升國旗,隔壁班的一個學生在主席臺上念檢討,他前幾天打假,別人重傷住院,全校人都知道。

“我不應該打假,一不小心把人打得住院了......”主席臺下的學生鬨堂大笑,這不是一個悲劇,這是一個笑話,我們都認為,沒有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我們都只看了熱鬧,我們覺得打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有時候聽說哪個地方學生又扭打在一起,便爭分奪秒的跑去看個熱鬧,我們都習以為常。

我們“善意”的笑給了他自信,他專門停下稿子左搖右晃,搖頭擺尾的當著全校師生的面表示自己的無法無天。

年少的你,少年的你

有些事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當是免費看了一場自由搏擊,這是好看的節目,該笑的時候笑,該加油的時候狠命的加油,緊張的學習之餘這是放鬆的好時機。

可如果受欺凌的是你呢?是我呢?我們還能笑得出來嗎?就像我剛上初中,面對日益囂張的宿舍室友,心態崩潰,哭著和母親傾訴,他們只是安撫我:再堅持堅持!我堅持過來了,可是那樣的環境那樣的遭遇不是每個人都能挺到最後。

局外人有千萬個理由讓你堅持“挨欺”,只有你自己明白身處其中是多麼的“生不如死”。

誰能感同身受?沒有人!

我們好了傷疤忘了疼,當自己擺脫欺凌的時候,別人的災難就成了自己的笑料。

“哈哈!竟然住院了,多有意思!”

年少的你,少年的你

高考完,我們就變成大人了,但是,從來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

我們還是孩子,可愛可悲,幼稚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