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富蘊的印象

看到富蘊旅遊介紹,勾起了曾經的傳說和在富蘊近一個月的生活,聽說的,親歷的就都算印象吧。

剛參加工作吋,經常聽到老同志講稀有金屬礦的事,就是所說的三礦,綠柱石礦,但當時可不認這寶石,開採是為了選別提出礦石中含的鈹金屬,屬軍工需要,既重要又是保密單位。

到礦上撿查工作可是很辛苦的,要騎馬五天左右,帶足乾糧和水,帳棚,獵槍。冬天礦山所需食物就靠僱傭當地老鄉背送。六十年代配有吉普車,路上有時還能追支黃羊帶到礦上。七十年代專為領導配備了直升飛機去礦上撿查工作。

八十年代礦山資源接近枯竭,開始重視綠柱石的開採價值,但國家已轉型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停止或大幅削減對虧損企業補貼,礦山開始減員轉型,八十年代末徹底關停。

新疆去過幾次,但一直想去的富蘊在2005年才實現。當時做礦產品貿易,廣西的朋友介紹他們的朋友在富蘊開採鉛鋅礦,電話聯繫互相都有合作意向後,迅速安排成行,乘機到烏魯木齊,然後換乘大巴,大巴是午飯後出發,下午到阜康吃晚飯,晚飯後稍作休息就上路,天色已黑,夜裡就老實睡覺,漆黑一片,一路上沒有任何燈光。

第二天上午十點鐘,終於到達嚮往已久,魂牽夢繞的富蘊。

在一望無際的戈礕灘上,富蘊猶如明珠鑲嵌在這裡,空氣清新,藍天白雲,山上樹木油綠油綠,街道寬廣乾淨,恍若江南城鎮。

商業活動就是喝茶、喝酒,洽談,幾個回合後簽訂合同,然後聯繫運輸等。接著就是發貨等事宜,在富蘊停留二十多天。

印象最深的就是時差和飲食不習慣,後來簡直受不了。早晨天亮的還挺早,七點來鍾起床,活動到八點真感到餓了,找遍縣城也沒有可吃的,早餐十點才有,商店十點多才開門。

第一天第二天大酒大肉,手抓肉很地道好吃,接著是晚上十點以後,天還亮著,到處是燒烤,吃點串,喝點啤酒好不快活。四五天後手抓肉、羊肉串、拉條子、大盤雞都吃不下了,找到了蘭州拉麵,再後來就是備上饢餅和方便麵,各種美食最後都膩歪了,就有點苦了,想別的品種沒有!

遠的地方沒去,縣城博物館值得一去,哪裡可看到特有的綠柱石。

每天早晨必修課就是到額爾齊斯河邊漫步,河水清澈見底,水下石塊和小魚清晰可見。看著兩岸的植物,尋找著奇石,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這河水自東向西流去,世界上所罕見,也會自然激盪起詩情畫意。

當時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介紹的旅遊好去處都沒去。聽說距阿勒泰、阿爾金山都很近。

返回時,朋友聯繫拼車,早晨出發,帶一頓乾糧,晚上就可到烏魯木齊。一路上可領略戈壁之壯觀,確實看不到任何村鎮,也沒有正經的路,路上有一段見到幾個人,說是修路,十幾年過去了,現在應有柏油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