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催吐多年,身體都垮了,但還是欲罷不能!

暴食催吐多年,身體都垮了,但還是欲罷不能。

我今年22歲,已經參加工作兩年了。我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每次都是吃很多東西,又害怕長胖,就用手去摳自己的喉嚨吐出來。

現在倒是瘦了,但是吃就就吐這個習慣也已經養成了。因為太瘦,已經導致停經了,而且還有很多的副作用。腸胃不好、積食反酸、便秘,食道好像也有損傷,喉嚨也一直不舒服。我小的時候性格很開朗的,現在特別孤僻不喜歡與人交流。以前在家裡的時候跟爸爸不和,爸爸不喜歡我,上學的時候經常打罵我,嚴重的時候我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這個習慣也是在那之後慢慢的養成的,感覺太難受了。怎樣才能改掉這個習慣呢?

暴食催吐多年,身體都垮了,但還是欲罷不能!


你好,很高興能幫助到你。

如你所述,早期的家庭經歷當中與父親的不睦,導致了你暴食後催吐這個習慣的初期形成。這在心理學上是一種迴避機制,進而形成了迴避型人格。父親對你的不喜和打罵,讓你產生了自我否定。以至於讓你成年後無法建立正常的親密關係,也就是不喜歡與人交流,逃避社交。而成年參加工作後帶來的工作上的壓力,無法通過正常的社交途徑去緩解。於是便加劇了暴食催吐這個習慣的進一步發展。早期這種可以緩解你焦慮感的方式隨著強度的增加,也開始逐漸影響到了你的正常生活。那現在該如何去解決呢?

首先,需要改變你的迴避型人格。迴避型人格之所以逃避社交、自我否定。是源於對自我的過度保護,害怕在人際交往中受到傷害。你可以先嚐試著通過網絡來與外界接觸,像你通過網絡來求助暴食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然後在生活上再慢慢地去實踐,克服自己的人際交往上面的障礙,形成正常的社交。

其次,回到暴食這個問題本身。當你擁有一定的正常社交能力的時候,可以選擇同朋友進行適度的深度社交。比如一起吃飯,一起逛街。這樣的話,從外部條件上形成了對於催吐的一種強制約束。簡單來講,利用在大庭廣眾之下某種不當行為(比如催吐)的羞恥感來約束這個習慣。可以先進行一到兩次,然後舒緩一段時間,再如此往復循環,逐步改善。

另外一點,關於暴食催吐導致的一些病理現象,必要的時候通過就醫解決,不要拖延。

祝早日康復。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私信我,讓我來幫助你。


暴食催吐多年,身體都垮了,但還是欲罷不能!


暴食催吐多年,身體都垮了,但還是欲罷不能!


擴展閱讀

迴避型人格:指逃避社交、極易自我否定、對他人評價極其敏感的一種人格。如上文所述就是典型的代表。這類人格的群體,在兒童期表現為性格孤僻,不愛學習,害怕接觸陌生環境等。成年後的對自身最大的影響就是社交障礙,無法與他人建立正常的社交關係,更無法建立親密關係。加之對自我能力的不自信,在社會活動或職場中很容易受到打擊,進而產生一系列的迴避行為,比如暴飲暴食、反社會等現象。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將及時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