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形象存在幾個疑問,至今仍未破解

梁山一百零八將,身份各異,既有綠林好漢,也有朝廷官吏,甚至還出現了和尚和道士這樣的特殊人物。本文介紹的梁山四巨頭之一的公孫勝便是其中的一例。

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形象存在幾個疑問,至今仍未破解

與不少梁山好漢在早期水滸故事中已有身份、角色定位不同,入雲龍公孫勝在早期水滸故事中是個非常模糊的人物。在《宋江三十六人贊》中,並無公孫勝這個人物。而在《大宋宣和遺事》當中,儘管公孫勝的名字出現在宋江所看到的天書當中,但其事蹟是一片空白,僅有一個"入雲龍"的綽號。

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形象存在幾個疑問,至今仍未破解

入雲龍這個綽號究竟是什麼意思,小說作者在第十五回公孫勝出場時做了一個解釋"小道是薊州人氏,學成武藝多般,人但呼為公孫勝大郎。為因學得一家道術,亦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江湖上都稱貧道做入雲龍。"由此可見,該綽號是為了體現公孫勝"呼風喚雨,駕霧騰雲"的本領。

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形象存在幾個疑問,至今仍未破解

公孫勝遠在薊州九宮縣二仙山,跟隨羅真人學習道術,不理凡塵之事,但為何卻能得知梁中書押運生辰綱這樣的機密之事呢?作為化外之人,他為何又會對這樣的身外之物如此感興趣呢?這兩個疑問在書中找不到任何的線索和答案。從這一點來看,顯然作者是由於在書中所做的鋪墊不足,讓讀者百思不得其解。

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形象存在幾個疑問,至今仍未破解

公孫勝隨晁蓋等人劫取生辰綱,其間並未發揮任何的作用,這一點也讓人感到非常的迷惑。以書中公孫勝所表現出的法力來看,晁蓋等人劫取生辰綱其實既不需要吳用如此煞費苦心精心設計,也不需要動用七、八個人共同參與,僅需公孫勝一人便可完成任務。因此,公孫勝在這個故事當中的角色非常尷尬,並沒有發揮任何的作用。

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形象存在幾個疑問,至今仍未破解

公孫勝能力的首次展現,是在官軍在石碣村附近水域圍攻晁蓋之際。公孫勝施展法術火燒官軍戰船,為晁蓋獲得奠定基礎。然而,就在林沖火併王倫將晁蓋推上梁山第二任寨主的寶座之後,公孫勝卻又突然沒了用武之地,呆在梁山無所事事。等到了第四十二回,他又提出下山探母,平白無故消失了十二回,這也讓讀者感到非常困惑。

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形象存在幾個疑問,至今仍未破解

宋江圍攻高唐州時遇上了擅長法術的高廉,戰事失利,宋江不得不派戴宗和李逵前去二仙山請公孫勝出山。令人疑惑的是,之前在行事果斷、乾脆的公孫勝居然以師父羅真人不放為由一口拒絕,不肯出山。為了讓公孫勝下山,作者又設計出了李逵斧劈羅真人這樣荒唐的情節。這些情節的設計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讓人看得一頭霧水。

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形象存在幾個疑問,至今仍未破解

不過,自從此次下山後,公孫勝終於踏踏實實地呆在了梁山,攻破高唐州、收服混世魔王樊瑞、擊敗高俅,公孫勝功不可沒。梁山大聚義時,公孫勝不僅位居天罡,排名更是高居第四。以其角色的特殊性而言,這樣的排名倒是情有可原。

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形象存在幾個疑問,至今仍未破解

對於是否應該接受朝廷的招安,公孫勝從來沒有一句表態。對於這位洞曉天機的人物而言,這樣的沉默並不尋常。而在梁山受招安後,公孫勝先是在徵遼、平田虎、滅王慶這三場戰役中大顯身手,為梁山獲勝立下大功,卻又突然在征討方臘之戰開打之前離開,此舉也令梁山在隨後的戰事中傷亡慘重。

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形象存在幾個疑問,至今仍未破解

公孫勝為何會選擇在這個時候離開呢?作者通過公孫勝之口給了兩個理由。公孫勝說:"向日本師羅真人囑咐小道,令送兄長還京之後,便回山中。今日兄長功成名遂,貧道就今拜別仁兄,辭別眾位,便歸山中,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從這段言語來看,理由無非是師命難違和奉養母親。然而,當初戴宗和李逵前往二仙山時,公孫勝就曾經面對這樣的情況,結果還是被請下了山。

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形象存在幾個疑問,至今仍未破解

但當宋江在征討方臘的戰場上損兵折將時,卻從未想起派人再度前往二仙山請公孫勝前來協助,這究竟又是為什麼呢?所有的這一切,都令人感到作者在塑造公孫勝這一人物形象時充滿了種種疑問和遺憾。

參考書籍:《水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