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無常,陶淵明感悟:順隨自然、樂安天命

近日,有網友討論因為親人病痛離世而困擾的問題,感慨不已。

網友A:父親一生純良,從未乾過壞事,誰家有事,都去幫忙,盡心盡力,老實本分。如今躺在病床上,迷迷糊糊。清醒的時候,他曾發問:為什麼我會遭遇這樣的事情?

網友B:媽媽查出疾病後,陪她到幾個地方旅遊了。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之事,彼此尊敬對方面對死亡的態度,與其事後遺憾,不如生前多些關心、陪伴,儘量滿足一些未了的願望。

網友C:從小受奶奶親密照顧,和奶奶感情最要好。奶奶年歲已高,身體快不行了,醫院建議不要再治療,可我當時放不下,堅持要想治好奶奶,奶奶在醫院受了很多天折磨,最後還是走了,一直感覺很虧欠奶奶。

網友D:父親一生拼搏努力,還沒來得及享受生活就患病去世,我感覺命運對他很不公,深感內疚與無奈。父親雖然走了,但他的愛依然在陪伴著我,我要積極生活去榮耀這份父愛。

生命無常,陶淵明感悟:順隨自然、樂安天命

幾位網友各有自己的處置方式,人生無常,如何坦然待之,陶淵明豁達的心態可供我們參考。陶淵明有一位感情要好的妹妹,出嫁不久就去世了,陶淵明在《歸去來兮》序中有描述: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

陶淵明妹妹去世這件事,促使陶淵明辭官歸隱田園,他的處世態度在《歸去來兮》表露明顯。有人說他消極厭世,有人說他安貧樂道、樂安天命。在面對親人病患困苦情況下,陶淵明的“樂安天命”精神尤為可貴,見如下:

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大意:人生如白駒過隙,何不安心清靜呢?既不強求富貴,也不妄想成仙。珍惜良辰美景吧,或耕作,或暢遊,吟詩歌唱,順隨自然,樂安天命,人生還有什麼可猶疑的呢!

這樣的一種心態,其實是陶淵明構建的一個精神空間,非常值得深受我們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