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石家莊作家】李吉偉

在《當代人》雜誌發表

《留觀之戰》

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作者簡介

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李吉偉,真名李志偉 河北省詩詞協會會員、河北省文研會會員、石家莊作協會員、石家莊詩詞協會會員,石家莊作協微刊編輯。作品散見於《河北經濟日報》、《石家莊日報》網絡及詩刊平臺。

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留觀之戰

李吉偉

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人人都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或許只有忽然間被限制在一定區域的時候,人才會對自由產生深刻的理解。

2020年1月31日,大年正月初七,我們酒店被平山縣徵用為“武漢回鄉人員醫學觀察站”,來自全縣十五個鄉鎮的76名“特殊身份的客人”入住酒店,我作為酒店副總,與他們一起度過了特別的七天七夜。

1月31日,晴

從縣城開完會,我匆匆返回酒店的時候,所有部門經理都已在大院裡等候。室外溫度很低,但是焦急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到酒店。我心裡一份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因為我們是服務行業,按照上級要求已經關停歇業,突然讓各部經理趕回酒店,他們肯定擔心會不會出了村不讓回家,但是酒店一聲號令,這些人還是義無反顧地來了。

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因為放假,三座樓的水電暖已全部停掉。要想讓留觀人員入住,當務之急是恢復水電暖。當我們正在緊急接通三座樓的水電時,緊閉的大門外已經有醫護人員帶著一群“特殊的客人”在門外等候。他們有的之前在鄉、鎮、村的監督下在家自我隔離,有的在醫院隔離,這次集中統一到我們酒店來隔離留觀。經過一個多小時緊張忙碌的工作,三座樓的電取暖、冷水供應恢復正常,溫泉水由於怕凍壞管道已經截斷,深夜無法恢復,只能等到天亮了。

當安頓好這些“特殊客人”,已臨近晚上十點。但第二天一早,這些人連同工作人員共一百多人的早餐怎麼解決?又成了問題。酒店的管理人員聽到通知都趕來了,但廚師能不能在第二天早上及時趕回酒店?這事兒誰心裡也沒底。為確保萬無一失,我輾轉跟縣城一家大型超市取得了聯繫,連夜開車,運回了早餐食材。但今天的晚餐就只能將就了,只能讓客人吃桶面、火腿腸充飢了。

2月1日,多雲轉陰

七點半,早餐準時送到了客人們入住的兩座樓的一樓大廳。之後,醫護人員將早餐逐份送到客人手裡,一頓簡單的早餐算是應付過去了。

上午八點半,餐飲部的36名員工風塵僕僕從附近各村趕回酒店,餐飲部經理跟她們交代了我們接受的這項任務,大家想法高度一致:既然接了,我們就要讓客人吃上像樣的飯菜。

按照規定,留觀人員是每人每天50元的用餐標準,為了乾淨衛生、減少傳染幾率,我們給留觀人員做盒飯,一葷兩素。為防止交叉感染,工作人員分批用餐。這樣一來工作量和用餐時間拉長了,從早晨五點多起來備餐,到七點半準時將早餐送到,其中的艱辛只有一線的服務人員知道。

有的服務員忙了一白天,晚上回家卻被攔在村口。酒店緊急給有關鄉鎮協調,按照測溫、記錄、放行的要求,給服務員開“綠燈”。一些村民聽說我們與留觀人員在一起,就死活不讓進村,有個員工深夜在村口凍了兩個多小時才回到家中,可第二天又準時返回酒店,繼續為留觀人員服務。

留觀人員中,有一家四口從武漢返鄉,被安置在一個房間裡,每天兩個小孩兒只能從窗口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下午突然下起了小雪,剎那間地上白茫茫一片,天氣更冷了。

2月2日,多雲轉晴

今天天氣格外的冷。走在酒店大院裡,所有人都是腳步匆匆。我也匆忙走著,但一陣呵斥聲打斷了我的沉思。

“你為什麼不戴口罩?馬上戴上!如果再讓我看到,將對你採取強制措施!”原來,一位民警看到一名工作人員從餐廳出來沒戴口罩,便大聲喝止。

“能不能給我買條煙,再來一瓶酒,我實在是憋得不行了。”一位留觀人員向鄉鎮陪同人員央求。酒店的答覆是,煙可以提供,但必須是自己買,並保證不能因為抽菸發生火災;酒不予提供,理由是此時飲酒不合乎留觀工作要求。

2月3日,晴

今天,那個一家四口的家庭,一男一女倆小孩兒提出來想吃雞蛋羹,餐飲部得知後,馬上讓後廚蒸出兩碗雞蛋羹。當醫護人員把雞蛋羹送到兩個孩子面前,他們竟然一掃而光,好像從來沒吃過那麼可口的美味一般,孩子的父母也感動地留下了眼淚。

兩碗雞蛋羹,要是放在平常,那是再普通不過的食物了,可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環境裡,在餐餐吃定製盒飯的時刻,他們沒有想到,酒店竟然滿足了孩子們的願望。

2月3日,晴

晚上十一點半,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大部分已進入夢鄉,院內卻有三男一女正在跳“廣場舞”,但是隻有舞動的身軀,沒有激情的樂曲,這是醫護人員脫掉防護服後在院內做伸展運動,活動一下筋骨,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

他們正活動著,其中一位的電話鈴響了。聽不到電話那頭說什麼,只聽見這邊的醫護人員說:“媽媽現在還不能回去,告訴你爺爺奶奶說我在醫院有特殊病人,忙過這幾天就可以回家了!”

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2月4日,晴

白天平安無事,子夜時分,突然我的電話響起急促的鈴聲,原來是民警打來的:一名留觀人員想出去透透風,私自從屋裡溜出來,誰知在興奮邁出房門的那一刻,風把門給吹關上了。晚上的溫度接近零下十度,凍得他受不了,只能打電話求助。

得知這一情況,我們趕緊將房卡送至醫護人員手裡,讓留觀人員及時回到房間,一場“險情”解除了。如果,萬一,這位留觀人員私自跑回家,或引起感冒發燒,後果不堪設想。

2月5日,多雲轉陰

這一天是武漢返鄉人員離開最多的一天,按照留觀要求,自返鄉之日起滿十六天無發熱乾咳症狀的,就要離開酒店回到家裡,再自我隔離七天。

“報告工作組,xx鄉xx村xxx,房間號321,已測體溫、核實身份,是否可以放行?請指示。”民警通過對講機向工作組發出信息,不一會兒對講機裡返回指令:“可以放行。”民警對即將返鄉的人啪地一個標準敬禮:“謝謝你的配合,請你回家後再自我隔離七天,如有不適請及時與所在鄉鎮聯繫,並由鄉鎮向上彙報。”就這樣,一個一個重複,對講機裡傳來的話語,像是一面安全溫馨的防護牆,在返鄉人員心中豎起。

2月6日,多雲

今天是最後一批留觀人員離開酒店,其中有那一家四口。他們在大廳裡接受醫護人員的測溫、登記,兩個孩子像是要飛出牢籠的小鳥兒,嘻嘻哈哈追逐打鬧著,年輕父母臉上綻開了久違的笑容。

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回去多喝水,勤洗手,一家人不要出門,一個星期後沒有乾咳發燒症狀你們就徹底沒事啦。”

孩子的母親笑著招呼兩個孩子:“別跑了,快過來謝謝叔叔阿姨這麼多天對你們的照顧!”

“謝謝叔叔阿姨,我會想你們的!”

走出旋轉門的那一刻,一家四口笑得那麼燦爛。這是開車回家過年的一家人,他們已經在武漢安家樂業了,原本想回來陪父母過個年,誰知卻在我們酒店過了一個“溫泉度假年。”

一週的留觀工作結束了,在此期間,入住我們酒店的特殊客人以及我們工作人員自己,沒有發生一例體溫升高、乾咳發病症狀,留觀工作圓滿完成。在一週的時間裡,起初的恐慌在緊張有序的工作裡被淡忘。或許人只有在最閒的時候才會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當你進入一個特定的環境之後,恐懼和無奈顯然不是主導你前進的動能,只有克服這一切去勇敢面對,加上科學防護,才能夠遠離病毒的侵襲。當我穿上防護服走進留觀人員居住的那棟樓時,說不緊張那是瞎話,可是為了工作必須向前衝,當你無法選擇的時候,以良好的心態坦然面對,或許就是制勝的唯一法寶。

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文學丨李吉偉在《當代人》雜誌發表《留觀之戰》

內容來源丨石家莊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