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房思琪們”跌入深淵 ?

當我第一次接觸到這本書時,看到如此粉嫩的封面、如此歡樂的名字,我在想這一定是一本甜美的青春文學,當我翻開他時,一切都變了模樣……

是什麼讓“房思琪們”跌入深淵 ?

這是作者林奕含以自身經歷為原型的創作,13歲的房思琪被補習老師長期性侵最終精神崩潰,而在現實生活中的“房思琪”在被“林國華”侵犯後,在面對試探父母后得到漠視和厭惡,敏感的她將這一切自我消化,身患抑鬱症多次自殺而未果,在她為自己編織的“師生戀”的幻境破碎時,在多次起訴未果,在看到“林國華”的補習廣告仍然飄蕩在上空時,她終於倒下了,父母、丈夫的關愛終究沒能挽留這個年輕的生命。

​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問世後,在林奕含的逝世後,我們開始反思對於女童的性侵,但時至今日鮑某某事件從熱搜撤下後有多人還記得那個叫星星的孩子呢?又是什麼使他們一次又一次的跌入深淵呢?

兒童性侵的痛苦,是一生的痛苦

在《性之恥,還是傷之痛?》一書中,學者龍迪通過對一些遭遇家外性侵的孩子們的家庭開展的實證調研,系統研究了性侵害對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傷害。書中呈現的諸多實證研究,都顯示出

遭遇性侵害的兒童之後往往會罹患PTSD,焦慮、抑鬱,不恰當性行為(例如性濫交等)或者性功能障礙。

在尚未對性和愛產生較為成熟的認知的未成年時期遭到性侵害,不僅意味著持續忍受強烈的恥辱感,更意味著可能難以再次面對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小說中,林奕含不可避免出現其中幾種典型的臨床反應,儘管一個溫暖而貼心的丈夫能夠帶來更多的幫助與能量,但心理與精神上的問題,依然需要自己、藥物以及醫生。愛人的力量是有限,傷痛依然無法撫平。唯一的安慰,便就是重新活過一次,又或者讓現實中的犯罪者得到懲罰。然而世界未必公平,陽光也無法照到死角,依然還有很多道貌岸然的成年人在看不見的角落,實施最骯髒的慾望。

性侵女童事件屢次發生更大的威脅是對性教育的漠視

很多人都有和書中房思琪類似的經歷,一提到性,或者性教育,父母就會罵不正經或直接漠視。在父母都無法正視的環境下,想要了解性、認識性從而很好的保護自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也導致很多女孩在懵懂中遭遇毒手卻無法宣之於口。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中國大多數家庭都是沒有性教育的,而少數有性教育的家庭,性教育的時間又太晚,以至於孩子在無知的年齡裡對性侵行為沒有一點認知,這才導致每年兒童遭受性侵的案例逐步攀升。

大量的性侵案件都被爆料是熟人作案,父母的親戚、朋友、老師等成為性侵女童的“主力軍”,家長未嘗沒有陪伴失責的責任。在缺乏性意識的年紀,他們被這些所謂的大人威脅、恐嚇,她們不知道該怎麼辦,她們不知道怎麼將事情講給父母,更不知道尋求保護。

希望今後家長看過這些案例後,能夠有前車之鑑對性教育這件事兒重視起來,不要再讓“惡魔”有可乘之機,讓自己的孩子一生活在暗格之中。

社會的漠視與厭惡使她們無法向前

​林奕含說,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確實如此,因為房思琪們遭遇的痛苦不僅僅來源於李國華們的性侵,所有的強暴是整個社會一起完成的。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上始終存在以強暴小女生為樂的人存在,但我們會躲避,會假裝不存在,甚至化作幫兇,將一個又一個的女孩送到強姦犯的面前,如書中的班主任蔡良、無知懵懂的怡婷、形式主義的學校教育、可怕的網絡暴力……

是什麼讓“房思琪們”跌入深淵 ?

小說中的郭曉奇在被李國華強暴並拋棄後,在網上曝光了被強暴的經歷,可得到的只有嘲笑和無盡的謾罵指責,而不是對於受害者的同情和幫助。

是什麼讓“房思琪們”跌入深淵 ?

(圖源搜狐新聞)

希望所有的女孩都可以被世界溫柔以待!

是什麼讓“房思琪們”跌入深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