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國家隊來了,傳統幣圈即將迎來暖春還是寒冬?

數字貨幣國家隊來了,傳統幣圈即將迎來暖春還是寒冬?

  從五月起,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四個城市將開啟央行數字貨幣的封閉測試。這將是全球首個大型中央銀行直接發行數字貨幣。這一次我們真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有報道說,從本月開始,上述四大城市和地區的部分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工資、補貼已經通過數字貨幣發放了。

數字貨幣國家隊來了,傳統幣圈即將迎來暖春還是寒冬?

  我們先來看一看數字貨幣究竟長成什麼樣子。這是一個新聞報道里出現的截圖,我們可以看到上面顯示一張面值為一元人民幣的數字貨幣,而這個數字貨幣同樣附有一串序列號。截圖還顯示,用戶可以通過這個官方電子錢包完成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碰一碰支付,以及定向資金管理和錢包管理等功能。

  可以肯定的是,我國發行的數字貨幣,就是人民幣的數字化形勢,它與目前區塊鏈領域大家經常說的各種虛擬數字幣有著本質的區別。即使是號稱與美元掛鉤的USDT與之相比也是天差地別。

第一、去中心化

  我國政府發行的數字貨幣顯然不可能去中心化,它是由央行統一發行管理的,代表國家信用。而傳統意義所說的數字幣都是公司,甚至是鬆散的網絡組織發行的,絕大多數都標榜所謂“去中心化”,價值體現通過“共識”來產生。

第二、區塊鏈技術

  我國政府發行的數字貨幣借鑑了區塊鏈技術,在支付交易環節實現線下支付,點對點支付,這與傳統意義的數字幣基本一致,區塊鏈技術兼顧了支付和交易的安全與便利。而不同的是,顯然國家數字貨幣不可能支持開放的錢包應用,從安全角度考慮一定是自成體系的一套電子錢包系統。

第三、貨幣功能

  我國政府發行的數字貨幣,嚴格意義上叫做“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也就是數字貨幣電子支付,體現的是純粹的貨幣替代功能。專用於與貨幣和支付相關的領域,這與傳統意義上的數字幣有很大不同,他們常常與某些具體行業、商品或服務綁定。

  以上是一些常規的解讀,瞭解和熟悉政府發行的數字貨幣或傳統意義數字幣的朋友應該很清楚,也不會有什麼異議。之前不太瞭解數字幣的朋友也應該多去了解一下,畢竟很有可能今後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會與數字貨幣打交道。

  但我寫這篇文章並非單純為了解讀科普數字貨幣知識,國家、政府、官媒和專家做的比我更專業也更有效。我們看回文章題目:幣圈即將迎來的是溫暖的春天還是寒冷的冬天?

  我認為現在被很多幣圈的朋友視為好消息的“國家隊進場”,馬上帶來的一定不會是百花齊放,幣圈舉圈狂歡盛況。二是相關政策、制度、規定甚至立法的完善與嚴管。

  為什麼?從本文上半部分來看,寫下來和讀起來都有一點費勁。這是為什麼?因為我要反覆強調“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和“傳統意義上的數字幣”。你看這種說法多麻煩!更麻煩的是,如果未來不嚴加管理,那麼普通百姓怎麼區分這兩個概念?很難想像,你掏出官方數字錢包準備收錢,而我打開一個莫名其妙挖礦或者獎勵交易來的數字貨幣進行支付。

  數字貨幣的管理必將異常嚴格。因為這關係到人民幣的發行管理,關係到整個國民經濟命脈的基礎。所以,傳統幣圈恐怕要面對的是與之前完全不同級別的監管環境,我的結論是傳統幣圈凜冬將至!

  我其實非常清楚,在任何行業,旗幟鮮明的去評判一群人或者是試圖澄清一件被很多人認同的事情,都是一個風險很大的事。第一,你想要提示和警示的,恰巧就是最不認同你觀點的那群人,你無力去一一解答所有的問題,而得不到解答又會成為質疑你結論的原因;第二,有一部分人並非不瞭解你提出的問題,而他們恰巧是在利用這些因素達成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會受到猛烈的抨擊和質疑,這樣的質疑真假難辨,就更難以回覆。

  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個自詡負責的財務顧問,我還是要發文提示一下相關風險。因為風險管理的意義在於防範損失發生的可能性,我們不能等到“風險”變“事故”再去做事後諸葛。

  關於未來數字貨幣管理的趨勢,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驗證我說的是否有發生的可能。五月份,國家數字貨幣開始封閉測試,然後逐漸進入實質運行階段之後,大家看一看會不會首先推出政策來規範“數字幣”“數字貨幣”的定義。我的判斷是,目前很多叫做“**數字幣”的系統,恐怕你的名字都將不保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