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爸爸理发

“你在哪?”

“我在家!”

这平平常常的日常用语,在2020年却有了别样的感觉和特殊的含义。

一场“冠状病毒”疫情,让十几亿中国人宅在家中,一过就过了春节,再一过又过完了正月。还要宅多久?不知道!病毒极高的传染性和全球疫情极端的复杂化,决定了“抗疫”持续的不确定性。什么时候才能正常在大街小巷随意进入各类门店寻求服务?一时间,成了期待,也成了渴望。

悠久的历史文化一直影响并伴随着中国人。诸如剃头,“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正月不剃头,腊月不搬家”;“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孩子要剃头”。按习俗,剃头是春节前和农历二月二这两个时间点必办的事,都是为了讨个吉利。年前理发,剪去一年的烦恼,开启幸福新生活;二月二理头,则预示着新的一年鸿运当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爸爸和丈夫年前都理了发,可到龙抬头的日子,却无法实现理发的愿望了。人能宅在家里等疫情过去,头发可不等人啊,它一如既往的长长长!所以,二月二将近,头发长了没地方理不仅是我们家的话题,也是刷屏朋友圈的话题,大家都在找那个神秘的“tony”老师,或者索性自己变身为“tony”老师。有次我跟丈夫和爸爸开玩笑说:“我给你们理吧?”丈夫“切”一声,然后是一脸的嬉笑,那表情就是“怎么可能让你理”?老爸倒是一脸喜气:“好啊好啊!”我说:“万一理不好,干脆一根不剩,秃禿光了啊?”丈夫又是一脸嬉笑,老爸接话:“是啊是啊!老爸能接受。”

玩笑开过也就一笑了之,谁也没有当真。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他们头发日益变长,我真动了这个念头。我所在单位那段时间实行错日上班,3月12日晚上我对老爸说:“明天我不上班,给您理头如何?我可是当真的啊?”老爸欣然应允。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点,我就开始行动了。

家里有一个很小的电动剃头刀,是为孩子满月剃发准备的。结果孩子一生出来,是个有着十几公分黒又亮长发的小公主。月嫂孙姨育儿很多,很有经验。她建议:胎发这么好,不要剃了,长大以后头发会很顺;相反,有些孩子头发很好,剃头感染了毛囊炎,头发反倒不好了。为慎重起见,我们就一直没给女儿剃过头。没想到,为女儿准备的剃头刀,今天要为老爸发挥作用了。

女儿剃头刀的包装盒里,除了剃头刀,还有一个小围裙。遮挡孩子身躯的小围裙,显然无法满足老爸身躯的要求。怎么办呢?我想到了报纸。2开大的报纸我从中间掏了一个洞,让老爸的头钻进去。然后,两张2开报纸用胶带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长形“苫布”,把“苫布”与钻头的报纸连接起来,老爸的前身就被报纸遮挡得严严实实了。至于左右两侧和背部,同样也是长形“苫布”横着从左侧围到右侧。如此一折腾,老爸上半身一直到脚,都有报纸这层屏障了。最后,再把包装盒里的小围裙给老爸系上。哈哈!这个围裙充其量只是老爸的一个小披肩。但是它却能解决大问题,因为,脖颈处系紧了,碎发就不容易漏下去了。如此这般一番,一件防护衣就被我折腾好了!做这些的时候,心细的妈妈说:“啊!这一幕我要给你们录下来,这既是我们家的历史,也能反映共和国的历史,珍贵而有意义。”

准备就绪,开始动刀了。我一手拿着梳子,一手拿着电动刀。梳子把头发梳起来又放下,反反复复几次,就是不敢下手,小巧的电动刀拿在手里感觉特别别扭。妈妈把孩子放在大床上,说:“你看姥姥、妈妈怎么给姥爷理发啊!”然后过来对我说:“你放心弄,现在头发长,弄坏了也没关系,只当练手嘛!”并指示我从哪里入手,电动刀成什么角度等等。

踌躇良久,终于下刀了。我先从右面鬓角修起,用梳子稍有倾斜的梳起头发,然后顺着斜度由下向上走刀。糟糕!几刀下来,因为斜度掌握不均匀,右侧耳朵上方被多剃了一些,形成了一个台阶。好在如妈妈所说,头发还长,有修理的余地。万事开头难,开头这几刀,给了我刀感,也给了我启示。接下来,我就小心翼翼一圈又一圈的往上修。

女儿在床上玩得很欢,一直自言自语,说着说着还背起了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妈妈说:“你看,孩子多会抢抓机遇鼓励人,她让你更上一层楼呢!”我说:“是啊!我也想更上一层楼,如果给老爸搞得到处像狗啃的一样,老爸怎么出门哪!”老爸“嘿嘿”笑着:“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是女儿为我理的发。”

我们说着、笑着、修着。修了一会儿,妈妈指着后脑勺说:“这里有几个小坑坑。”我说:“真没白带娃啊,连话都成了婴语了,还小坑坑呢!”退后两步一看,果真坑凹不平。于是我又一点一点有时甚至精细到几根几根的修。好一阵,终于把小坑修没了。

我修的时候,妈妈逗着娃娃像老顽童一样闹着,竟然还篡改《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第二段歌词唱起来:“女儿你大胆的往下修啊,往下修,莫(呀)停手。从此后,你(呀)拿起那剃头刀啊,给爸爸修头发啊,正和我的心啊......”女儿也显得特别兴奋,一个劲随着姥姥的节奏摇头晃脑,好像在给姥姥鼓劲加油。老爸说:“你妈这改编,改编得还真有味道呢!”我说:“那当然了,人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的名头不是白背的,刷子还是有那么两把的。”

谈笑间,我终于为老爸修完了鬓角及后脑勺的头发。中间的头发看了又看,就是不敢修。怎么办呢?妈妈说:“好办呀!把头发向后梳过去,梳成大背头,不就解决问题了?”还真是的,按大背头一梳,老爸的头有型有样,人显得既精神又饱满。老妈说:“看看,不错吧?我说呀,以后理发店理一次,自己在家理一次,一年省不少钱呢!要不,我再给你唱‘女儿你大胆的往下修’鼓鼓劲?”爸爸听着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就这么定了!”

“OK!首次理发成功!”说着这话,我就要解围裙。妈妈说:“慢着慢着!我要为你们留下温馨的时刻和历史的瞬间呢!”就这样,老爸身披报纸防护服,我站在老爸背后,右手高举电动剃发刀和梳子,左臂支在老爸左肩上,左手呈V字造型的一张父女合影,就被存留了下来。

晚饭时分,丈夫回家了。我问:“老爸今天有什么变化?”丈夫一脸雾水:“没有啊?怎么......”仔细端详了一下,他恍然大悟:“哦!理头了啊!你理的?”我马上兴奋地追问:“怎么样?”丈夫连说:“不错!不错!很自然,很有型,就是比原来短了一些,所以我都没发现呢!呵呵呵!省了69块钱哪!”我说:“那以后,你那69块也省了吧?”没想到,丈夫还是一如之前,一脸的嬉笑,外加一声“切”回敬了我。好吧,我又被嫌弃了,哈哈哈!

2020年3月13日(农历二月十九),是一个值得我终身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开始给爸爸理头了!我想,那只是开始,它会伴随我以后的岁月。岁月年年,年年岁月啊!父母养我长大,不仅养育我,还在他们都退休、最自由也最有精力和体力的时候,远离自己安逸的大屋蜗居我家,再次上岗,为我三口小家操持劳累。这就是父母,这就是典型的中国父母,这就是伟大的父母。实话说,以前享受父母带给我们的一切,非常安然,觉得生活顺理成章本该如此,没有太多思考回报的问题。宅在家的这些日子,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平日桌明地净、热菜热饭、孩子的吃喝拉撒以及优质陪伴会让老两口一天到晚忙累成啥样,会耗费多少精力与体力。说回报,回报不起啊!因为无论我们怎么做,也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那,就让我从诸如为爸爸理发这样的小事做起吧!

“你在哪?”“我在家!”一声普通的问答,成了2020年初春中国社会一个标志性语言,也成了中国抗击“冠状病毒”历史记忆的语言。宅在家里的人们,生活的随心所欲、出入游玩的自由虽然受到了限制,但生活的基本物质得到了保障。中国是人口大国啊!大灾大难面前,能让全国人民吃喝不误,有多么难?可想而知!中国是泱泱大国啊!大灾大难面前,政府的勇气、果断、担当的力度以及与全国人民携手同行的战斗力,很好的诠释了泱泱大国的深刻内涵。

一场疫情,无情的将中国人宅在了家中;一场疫情,也为中国家庭提供了难得的长相厮守;一场疫情,更让无数中国人感受了祖国母亲的可爱与强大。那么,一场疫情,会不会也催发如我一样的年轻一代去思考: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进而思考:该如何对待养育自己的祖国?

二月二,没剃头,恐怕是2020年中国人相同的经历与记忆。但我相信,2020年,中国人照样鸿运当头,照样一年到头有精神。因为,我们有伟大的祖国,我们有奔头,自然会有精神头!

我给爸爸理发

作者简介:多晓雪,女,1983年生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在北京供职于某外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