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求知|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1)也,义之与比(2)。”


《论语》求知|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注释】

(1)杨伯峻:适、莫:这两字的解法很多,有的解释为“亲疏厚薄”,“无适无莫”便是“情无亲疏厚薄”。有的解释为“敌对与羡慕”,“无适无莫”便是“无所为仇,无所欣羡”。我则用朱熹《集注》的说法。

(2)杨伯峻:比,去声,bi,挨着,靠拢,为邻。从孟子和以后的一些儒家看来,孔子“无必无固”(9.4),通权达变,“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 公孙丑上》),唯义是从,叫做“圣之时”,或者可以做这章的解释。

钱穆先生注解:

无适也:适字有两解。一专主义,读丁历反。如云吾谁适从。又说:适通敌,无适,即地所敌反义。

莫也:莫字变有两解。一、不肯义,与专主对。既无专主,亦无不肯,犹去无可无不可。一、通慕,爱慕义,与敌反义对。既敌反,亦无亲慕,犹云无所厚薄。

义之与比:比字亦可有两解。一从也。一亲也。


《论语》求知|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

杨伯峻先生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

钱穆先生试译:先生说:“君子对于天下事,没有一定专主的,也没有一定反对的,只求合于义便从。”

陈晓芬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必定要这样做的,也没有必定不这样做的,所做唯求合乎义。”


《论语》求知|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求知】

我将这段文字理解为: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事,没有必须要做的,没有必须不做的,唯义是亲”。这是说君子对于任何事,决定做与不做的唯一标准,就是这件事情是否合于道义。君子不取利于天下,唯以道义为最高追求目标。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根据这段文字的意思来看,这个说法与孔子的教导不尽相符。依据这段文字的意见,君子不会爱财,只会亲道义。为了追求道义,贵贱贫富都无所谓。所以,这段文字的主旨在于说明君子于天下,唯义是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