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史的小切面:淺談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三)

引言

平壤之戰中,雖然有左寶貴這樣的英雄人物奮力死戰,但清軍的高級將領卻大部分都是逃跑主義者,尤其是其主帥葉志超,打戰的時候進軍緩慢,逃跑的時候確是腳底抹油。

但是清軍的失敗不僅僅是士兵以及將帥抵抗意志的原因,其內在層次更多的是實力的差距。平壤之戰清軍失敗後,日本得以越過鴨綠江進攻中國本土,清政府統治中樞震動。總的來說,平壤之戰雖然是陸戰,但是給間接導致了接下來的一系列失敗。

平壤之戰清軍失敗的原因

(1)武器繁雜

在平壤之戰期間,清軍的武器種類十分繁雜。從天津軍械局總局發給駐朝清軍的武器來看,發給牙山清軍的武器來看,雖然清軍仍有裝備傳統的單發槍和火繩槍,甚至有砍刀、長矛等傳統冷兵器。但清軍裝備的新式連發步槍諸如德國制毛瑟步槍、法國制哈乞開思步槍、美國製柯爾特步槍等均是後膛裝填無煙火藥步槍,在當時來看仍處於世界先進地位,加之毅軍馬玉昆部裝備的加特林機槍以及清軍各部少量裝備的六響左輪手槍,清軍的武器裝備水平並不比日軍差。

大歷史的小切面:淺談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三)

▲清軍裝備

但隨之帶來了武器彈藥供應的難題,也就是彈藥口徑不匹配。毛瑟步槍口徑7. 92毫米、哈乞開思步槍口徑8毫米、柯爾特步槍和加特林機槍口徑7. 62毫米。不同口徑的步槍給清軍基本武器步槍的彈藥供應造成了嚴重的負擔。彈藥種類多,如果打完無法就近獲得更多的補充,這也是清軍在九月十五日激戰過後彈藥用盡的關鍵因素。

反觀日軍,全軍裝備村田式步槍,口徑6毫米,裝彈6發,性能與清軍連發步槍相當,但由於是全軍裝備,彈藥供給負擔小(僅供應6毫米步槍彈),而清軍需要同時供應數種步槍彈,加之後勤保障得力,運路通暢,因此日軍的彈藥補給優於清軍。

大歷史的小切面:淺談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三)

▲日軍作戰圖

(2)清軍內部不和

參加平壤之戰的清軍來源很多,有盛軍、毅軍、奉軍、牙山清軍和盛京、吉林練軍,其中既有漢兵也有滿兵,不同部隊之間存在著不信任的情況

同時他們自己也互相不信任互根怨恨;內地來的軍隊看不起滿兵;滿兵更不願與漢兵發生交涉,每個人都彷彿是他自己來打仗,別人與他沒關係,他也不去幫助別人。

同時,清軍將領也存在著消極懈怠,翫忽職守,甚至剋扣軍餉的現象出現,導致了士兵與將領的不和。除了清軍軍隊和軍隊之間、士兵和將領之間存在不和外,清軍將領之間關於進軍方略上也存在著差異。

大歷史的小切面:淺談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三)

▲平壤之戰清軍將領

葉志超被任命為平壤諸軍總統後,認為“敵人乘勢大至,鋒芒正銳,我軍子藥既不齊,地勢又不熟,不如整飭各隊,暫退諼州,養精蓄銳,以圖後舉”。主張撤出平壤。而左寶貴認為“倭人懸軍而來,正宜出奇痛擊,令其隻輪不返,不敢再正視中原。朝廷設機器,養軍兵,歲靡金錢數百萬,正為今日。若不戰而退,何以對朝鮮而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在此一舉,至於成敗利鈍暫時不必計也”。“主張死守平壤。隨後光緒帝下旨命葉志超不應為等後路援軍而坐失良機,立即與日軍決戰,同時命平壤各將聽令於葉志超,不得不服調度,此時平壤諸將才專心於守衛平壤。

(3)準備不足

參加平壤之戰的清軍,除了盛軍衛汝貴部與牙山清軍葉志超、聶士成部外,均是來自東三省的練軍,東三省練軍均歸東三省練兵大臣定安所管。定安同時主導著東三省練軍人事安排,下級將領無法插手,導致東三省練軍貪腐成風,弊端叢生

練軍之弊,自統領、管帶等官,下至什長,皆進退於練兵大臣。雖總、幫統莫所預,故其將弁無以材選,無以勞升,大抵皆請託而得,而所請託又皆勢要,並練兵大臣亦不自為政,虛驕之氣竟張於平時,上下如一,有事則或求去,或覓代,或竟逃亡,無一能戰者。國家乃恃為東三省長城,豈不可嘆!

除了人事上的貪腐橫行外,東三省練軍在訓練上也存在很大的問題:“這些軍隊中,有許多是新入伍的,新兵的成分也不同,一部分是田間的農夫,一部分則是乞丐流氓之類。他們出發以前,必須停在這裡受一兩個星期的訓練。”不僅僅是東三省練軍存在上述問題,包括來自直隸的盛軍和正定練軍在內所有參加平壤之戰的清軍在後勤、醫療、士氣上也存在很大的問題。

反觀日軍,由於明治維新後日本大力發展軍備,注重新式軍事人才的培養,日軍在戰前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與此相對應,清軍出兵朝鮮只是非常匆忙地派兵,並沒有為戰爭做好充分的準備。從這些方面看,日本軍隊之與中國軍隊,就像十九世紀的文明軍隊之與中世紀軍隊一樣。

大歷史的小切面:淺談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三)

▲列隊的日本軍隊

(4)龜縮孤城

葉志超被任命為平壤清軍總統後,一度想撤出平壤,後來在光緒帝嚴令下駐守平壤,此時葉志超也得知日軍各部向平壤集中的消息。在此情況下,葉志超也認識到困守平壤只能坐以待斃,但是葉志超認為平壤清軍兵力不足,不能貿然出城與日軍決戰,惟有等後路援軍到齊後才能進兵,葉志超制定了援軍到齊後的進兵方略。

李鴻章在得知葉志超的計劃後,雖然也認為清軍兵力不足不能冒進,但是也認為應當主動出擊某一方向,不能困守孤城:

應與諸統將密籌,挑選精銳,間道出奇,攔頭痛擊,使其畏威不敢深入。我軍未齊,自不能遽然前進,須將日隊設法擊走一兩處,俟後佈置周密,相機進發。

在李鴻章的命令下,9月7日,葉志超令各軍抽調部隊共七千餘人,“挑精壯善戰之兵,懸賞優獎鼓勵奮勇,由超等督率迎戰”。向平壤南部的黃州前進。途經中和郡時,由於清軍內部有人突然放槍,清軍以為日軍來攻,加上天黑難辨方向,清軍竟自相殘殺,死亡官兵二十餘人,傷一百餘人。葉志超見此情況,下令全軍回師平壤,只在平壤城內和周邊狹小範圍內構築工事,不再出城,而日軍藉此機會完成了對平壤的包圍。

大歷史的小切面:淺談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三)

▲四路日軍合圍平壤

平壤之戰的影響:東亞主導權的歸屬

(1)日軍長驅直入侵略中國

清政府不斷收到葉志超平壤被圍的電報。為救援平壤,光緒帝於9月17日命剛從大東溝登陸的銘軍迅速前進,和駐守安州的聶士成部和呂本元部會合,共同救援平壤,但為時已晚。

葉志超9月15日晚率軍從平壤撤退後,於9月16日晚撒至安州,與呂本元等部會合,9月21日撤至義州,與劉盛休部會合,9月22日清軍全部渡過鴨綠江撤至中國境內,駐朝清軍至此被全部驅逐出朝鮮境內。七日之內清軍行軍五百餘里,從平壤至義州再無清軍的一兵一卒。

大歷史的小切面:淺談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三)

▲日軍慶祝平壤大勝

日軍在平壤之戰獲勝後略作修整,此時日軍第三師團和第五師團剩餘部隊已全部抵達平壤,與平壤的部隊合編為日本第一軍。第一軍先頭部隊於1894年9月25日、主力部隊於10月3日分別從平壤出發向鴨綠江進犯。一路上日軍沒有受到任何抵抗,10月21日日軍全部到達鴨綠江邊。

為防禦鴨綠江防線,保護盛京的安全,慈禧太后命李鴻章統一負責調度鴨綠江和遼東半島的防禦,但清軍由於在平壤之戰中損失慘重,特別是大量武器裝備的丟失,使得本不充實的清軍北洋和東三省地區防務力量更加捉襟見肘。

清軍負責鴨綠江的防禦力量來自平壤敗軍、平壤援軍和原部署在鴨綠江各處的軍隊組成,由宋慶負責統一指揮,總兵力二萬七千五百五十人,共有各種炮八十一門,加特林機槍四挺。清軍總兵力雖然達到二萬七千餘人,但由於鴨綠江防線下至大東溝,上至葦子溝,綿延千里,清軍處處設防,鴨綠江防線難免會有防守薄弱之處。而日軍集結於義州及其附近地區,可以集中兵力攻擊清軍防線的薄弱之處。

大歷史的小切面:淺談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三)

▲甲午戰爭形勢圖

10月23日,日軍第五師團在經過周密的偵查後向清軍防守薄弱的水口鎮進攻,防守此處的清軍僅有步兵一百人、騎兵五百人,日軍第五師團擊敗清軍後順利渡過鴨綠江。與此同時,日軍第三師團於10月24日於義州城外架設浮橋渡江,和第五師團會合後,集中兵力攻擊九連城外圍要塞虎山。攻克虎山後,清軍鴨綠江防線被徹底突破,清軍紛紛撤出防區。日軍於10月27日不費一槍一彈彈侵佔九連城,至此甲午戰爭在中國境內的戰鬥正式開始。

大歷史的小切面:淺談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三)

▲日軍渡過鴨綠江

(2)朝鮮脫離中國宣佈“獨立”

平壤之戰前,朝鮮各地民眾對清軍進入朝鮮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清軍向平壤進軍:“彼國男皆束髮,女各穿裙,雖言語不同,但人情淳厚,大有上古風。由義州至龍川、順安一帶,沿途黎庶,扶老攜幼,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朝鮮官民對日軍則不與之合作,日軍向平壤進犯的過程中,

“沿路人民皆模仿官吏之作為,可謂全是清軍的同夥。因此,當地人民聞我軍進軍消息,皆挑起行李,不知遠逃何處去了,沿途幾乎沒有人影”。光緒帝也下旨嚴令入朝清軍嚴守軍紀。

平壤之戰清軍失敗的結局,使朝鮮內部“事大派”(親清派)遭受嚴重打擊,而“開化派”(親日派)則由於日本在朝鮮的優勢地位的確立逐漸把持朝政。建議朝鮮向清政府請求援兵的閔泳駿和在平壤之戰中積極幫助清軍的閔丙爽迅速成為親日派,朝鮮從而加快了脫離中國,親近日本的速度。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建議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抓住這一時機通過慫恿朝鮮宣佈“獨立”、改革內政,實現日本對朝鮮的控制。

大歷史的小切面:淺談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三)

▲朝鮮內政改革

1894年12月5日,朝鮮內閣五大臣發佈誓約;1895年1月7日,朝鮮高宗在朝鮮太廟宣佈《洪範十四條》,正式宣佈廢止與清政府的宗藩關係,宣佈“獨立”;4月17日,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其中第一款“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故凡有虧損獨立自主體制,即如該國向中國所修貢獻典禮等,嗣後全行廢絕”。標誌著中國正式承認朝鮮國的“獨立”地位。

結語

清軍在朝鮮的軍事行動,既是朝鮮希望借清政府的力量解決內憂外患的時局的需要,同時又是清政府希望維持中朝宗藩關係的實際行動。朝鮮在本國官軍鎮壓東學黨起義不力的情況下向清政府請求援軍助剿,清政府首先調動直隸練軍葉(志超)、聶(士成)部進入朝鮮鎮壓東學黨起義,同時日本以清政府違反《中日天津條約》為藉口派兵進入朝鮮。中日兩國在第三國朝鮮駐軍引發了中日朝三國關於撤軍問題的爭執。朝鮮在日軍入朝後希望清軍繼續駐紮朝鮮以牽制日本;日本則要求朝鮮限期令清軍撤軍,必要時可由日軍代為;清政府內部則意見不一,光緒帝主張積極準備戰事免落於人後,總理衙門和李鴻章主張和平解決朝鮮事變,避免與日軍直接交鋒。

大歷史的小切面:淺談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三)

▲總理衙門

後日軍第五師團部隊登陸仁川,朝鮮都城發生政變,形勢朝不利於清政府的方向發展。為增援駐紮在牙山的葉、聶部,清軍先後調遣南路海上援軍和北路陸上援軍總兵力一萬五千餘人進入朝鮮支援。北路諸軍進駐平壤;南路諸軍除“高升”號被擊沉外,其餘部隊到達牙山。此時日軍決心以武力驅逐清軍,成歡之戰爆發,清軍戰敗,葉、聶部與北路諸軍會合固守平壤。

清軍為防守平壤,不僅在平壤城內及外圍(平壤城牆、平壤西南、大同江和平壤北部高地)積極修築工事並不斷調整部署。而且以國內輸送和當地採買相結合的方式輸送糧食,以國內輸送和當地鑄錢相結合的方式輸送餉銀,以國內輸送的方式輸送武器彈藥至平壤。同時清軍佈置援軍防守平壤後路,保護平壤清軍後勤保障線。但由於援軍出發時間較晚,行軍又緩慢,到平壤之戰爆發時大部分援軍未能及時入朝增援,導致日軍順利截斷平壤後路,完成了對平壤的包圍。

大歷史的小切面:淺談甲午戰爭中的平壤之戰(三)

▲清軍平壤防禦堡壘

1894年9月15日平壤之戰爆發。平壤清軍在兵力和武器裝備與日軍相當,又佔據地利的情況下,由於主帥失誤(困守孤城;撤退混亂)、運路不暢、軍紀敗壞、將兵不和(不同部隊之間;相同部隊長官與士兵、士兵與士兵之間)、武器繁雜(無法有力補充)、準備不足(人事貪腐;訓練不足;後勤保障)等原因最後兵敗平壤,撤回中國。清軍兵敗平壤,損失了大量的人員和武器裝備(尤其是損失所有重型火炮以及大量新式槍支彈藥),使本已不敷的清朝東北防禦力量更加捉襟見肘。

清軍不足的兵力防守綿延千里的鴨綠江防線,而日軍可從容選擇防線薄弱之處突破。最終日軍順利突破鴨綠江防線侵入中國,改變了甲午戰爭的進程。同時在平壤之戰期間清軍部分軍隊在朝鮮的軍紀敗壞以及清軍最後的失敗,使得甲午戰前親近清政府的朝鮮在戰後迅速傾向日本,成為朝鮮在戰後宣佈“獨立”,脫離清政府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清史稿》

《朝鮮李朝實錄下的中國史料》

《清日甲午戰爭寫真集》

《清季外交史料》

《甲午戰爭期間中日平壤之戰檔案》

《日清戰爭》

《豐島海戰》

《李鴻章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