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崎邊檢站勤務指揮中心負責人盧楊:飛機落地前做好信息排查

高崎邊檢站勤務指揮中心負責人盧楊:飛機落地前做好信息排查

盧楊(右)在同事的幫助下穿上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口罩、手套。(本報記者張玉榕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張玉榕) 昨天上午9時,廈門高崎國際機場T3航站樓邊檢勤務指揮中心,高崎邊檢站勤務指揮中心負責人盧楊在同事的幫助下,在警服的外面套上全套防護服,戴上護目鏡、口罩、手套。上午10時許,當天第一架從境外飛來的航班緩緩在停機坪上落下,盧楊自我檢查一番,站在國際到達廳驗證臺前,與負責入境檢查的同事們一起等待首批入境的旅客……

“你的目的地是哪;之前都去過哪些地方?”在國際到達廳,盧楊在掌握現場調度情況後,開始協助同事仔細核對相關證件,耐心詢問旅客聯繫方式、去向等信息,在人證相符、證件真實有效等符合邊檢入境手續要求的情況下,旅客才能放行。

僅僅幾分鐘,防護服裡蒸騰的熱氣,讓盧楊佩戴的護目鏡與額頭上凝結了不少水珠。他告訴記者,每一次航班落地,負責入境查驗的邊檢民警們都要在防護服裡悶好幾個小時,處理好所有工作才可脫下防護服。

然而脫下防護服並不意味著工作結束。除了要負責現場調度、協助入境查驗外,盧楊與同事們還有信息核查的工作——獲得當天旅客信息後,他們還須準確核對整合旅客信息。

其實,盧楊和同事們早已開展大量工作:他們要趕在境外飛機落地廈門前,與航空公司做好信息核查工作,及時勸阻不符合入境條件的旅客登機,與航空公司保持密切聯繫。此外,旅客在境外辦理值機、登機時,他們還遠程對旅客信息做好精準研判,從而可以及時向海關檢疫部門發出預警。

疫情防控期間,瞭解到入境旅客旅途勞累的狀況,盧楊認為必須儘快提高旅客辦理入境手續效率。他和同事們一次次穿梭在現場,與各個協作部門商討方案,加強銜接配合,最終,每位旅客辦理入境手續的時間由3分鐘縮短至1分多鐘,嚴密防控的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

【來源:廈門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