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的各種製作方法詳解

紫砂的泥色有多種,除去主要的朱泥、紫砂泥外,尚有白泥、烏泥、黃泥、松花泥等各種色澤,紫砂器不掛釉且透氣性好,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燒成後色澤溫潤,古雅可愛,紫砂器面還具有亞光效果,既可減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現器物形態、裝飾與自身天然色澤的生動效果。

紫砂壺的各種製作方法詳解

tao寶搜suo聚器齋

紫砂壺分為 純手工壺(手拉壺)、手工壺、灌漿壺。

1、純手工壺 壺身外觀,不論粗細,分佈很均勻,壺內有螺狀條紋紋理,添加高嶺土成份,撞擊聲效,硬度高,聲音尖銳;純正的紫砂是不能用作手拉胚的。所謂的手拉壺就是用勻速旋轉託盤,用手拉出一個壺型來。拉出來後切下, 放置晾乾,再配壺嘴、壺把(都是灌漿製作),裝成一把茶壺,放置晾乾後再噴漿,經過燒製就可以成。

2、手工壺: 壺身外觀,顆粒分佈不均勻,比較粗,壺內無螺狀條紋紋理,無添加成份,撞擊聲效,硬度高,聲音尖銳,低沉則硬度較低;

手工壺製作:分純手工和半手工。半手工指模具壺,模具有嘴巴模、身筒模,其他是用手工來完成。手工壺不像手拉壺有螺旋紋路

大部分企業以及工廠會採用此種做法,因為需要批量生產所採用的一些模具也是必不可少,但是這不影響使用,本身材質是上好的,用模具定型以後減少了很多純手工製作時候出現的誤差,而其中也採用了大量的手工契合、鑲嵌,打磨等技術。讓壺的整體看上去靈動有生氣。

3、灌漿壺: 壺身外觀,泥料目數細,無顆粒成分,壺內無螺狀條紋紋理,添加較多的玻璃水成份,撞擊聲效,聲音尖銳,硬度高。(硬度指燒製溫度)

灌漿壺製作:把泥料放在球筒裡面打48個小時,就變成很細的摻瑪,然後再把漿灌到開好的模具裡面,等1-2分鐘拿出來,放置晾乾,就可以加工成茶壺了。它不屬於紫砂成型工藝。灌漿壺一個人一天可以灌300-500個。

注:玻璃水主含石英砂(SiO2)、純鹼(Na2CO3)、石灰石(CaCO3)。高嶺石主含鋁 硅酸鹽,三氧化二鋁(AI203)。

灌漿壺一般的沙粒質感不強,玻感強,留意仔細可以看到機制模具的痕跡,造型比較呆板欠缺生動。由於加入了大量的玻璃水,壺身比較輕,吸水性差。

市面上還有一種打蠟壺,不懂的人第一眼看上去覺得漂亮,但是這種壺不具備紫砂壺最基本的元素就是透氣性。用熱水澆上去水會凝結成水線低落。而不會被壺身吸收。 好的紫砂壺表面不是很光滑,雖然有色澤 但是需要長時間的把玩和溫養才能打造出誘人的色澤。

有的化工壺也不易分辨,只要不是化工泥就沒有關係,化工泥也有些區別,添加某些元素是可以的。因為紫砂泥本身也是天然融合了很多元素而成。如果是染出的壺,那就不好了。

添加適當的元素很正常,比如紅泥裡就有添加的,但那種添加不是染色的目的,沒有一些染色用的低劣原料。現在紫砂陶土越來越少,純的很貴。

挑壺時候看看壺體上有沒有閃光的點,就象上了臘一樣的閃光,那種壺一般不要用。

化工壺的顏色鮮豔的不自然,天然紫砂壺的顏色古樸典雅、色彩非常含蓄,光澤度不高,很穩重敦實。化工壺的顏色往往有些扎眼。

挑壺時候看看壺體上有沒有閃光的點,就象上了臘一樣的閃光,那種壺一般不要用。-------------這句話很容易誤導新手!!!雲母的殘留,也是有一點一點的閃光點,這是紫砂獨的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