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碼頭從自動化向智能化升級——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集裝箱碼頭工程加快建設

天津日報

  這幾天,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集裝箱碼頭工程項目工程部經理田雋緊繃了幾個月的神經終於放鬆了些。

  “之前耽誤的工期,大部分都追回來了!”“五一”期間再次見面,田雋快步走來,相比復工復產之初渾身散發的緊迫感,取而代之的是滿眼笑意。

  “這邊測體溫掃碼,檢查健康碼,再登記信息……”田雋一邊熱情地招呼著,一邊指著打樁船大聲說,“那邊航道里正趁著上午第一次漲潮進行打樁作業,那根被吊起的方樁有32米長,一會兒就會被打入水下。最近,我們把挖泥船增加到2艘,5月打樁船也會增加到2艘,這樣工作效率就能提高一倍。”

  機械作響,設備轟鳴,工程車輛來往穿梭……一股擼起袖子加油乾的衝勁以及對今後項目建設的滿滿信心,猶如春日裡升騰的朝氣,遍佈施工現場的每一個角落。

  “這個工程正在建設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建設成本最低、營運效率最優的集裝箱碼頭,碼頭等級為20萬噸級。在整個碼頭1100米的岸線上,要建設3個集裝箱泊位,堆場、停車場等區域75萬平方米。

  建成後,不僅能靠泊目前乃至未來5年內世界最大集裝箱貨輪,集裝箱接卸工作也將在5G等技術的支持下,全部由自動化軌道橋、岸橋以及76輛無人集卡完成,真正實現碼頭從自動化向智能化的升級。”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大為告訴記者,“為加快項目進度,‘五一’期間,我們也是加班加點,馬不停蹄,確保年底投產一個泊位,2021年6月工程全部完工。”

  以天為單位倒排工期,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大前提下,一場爭分奪秒的“提速戰”在項目現場打響。

  “目前,施工現場共有300餘名建設人員、100多臺/套施工設備,人員到位,設備到位,物資到位,2月初市港航局搭臺通過‘雲招標’採購的岸橋、軌道橋等碼頭作業設備已按期開始生產。”劉大為透露,“截至目前,水域作業已完成45根方樁打設;堆場區域的地基處理也已完成了55%,預計6月底前就能全部完工,9月底可完成變電所及地下管線建設,11月中旬具備岸橋場橋等設備上岸條件。更重要的是,由於堆場創新採用了平行佈置並使用電力清潔能源,這裡較傳統自動化碼頭還可提升5%的工作效率,並降低50%左右能耗和25%的運營成本。”

  前不久,為推進碼頭建設提速,市交通運輸委幫助申請的10億元2020年政府專項債資金也已全部撥付到位,為項目後續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全力支持項目建設,加快項目進度,確保年底一個泊位順利投產,助力天津港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市交通運輸委黨委委員、市港航局局長張立國表示。(記者 萬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