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名嘴“安樂死”: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01

最近,臺灣知名體育主持人傅達仁的家人,根據他的遺願,公佈了他在瑞士安樂死的視頻。

視頻裡,傅達仁手端一小杯毒藥,淡然地與工作人員探討服用方法。

臺灣名嘴“安樂死”: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端起小杯,面露微笑,對世界說“再見”。

臺灣名嘴“安樂死”: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服藥後,兒子說:“爸,我們愛你。”很快,他在兒子懷裡離開。

臺灣名嘴“安樂死”: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這段視頻錄製於2018年6月。當時85歲的傅達仁處於胰腺癌晚期,飽受病痛折磨,身高186釐米的他,體重不到50公斤。

他不願意過一睜開眼睛就面對藥物的人生,決定花掉畢生積蓄(大約65萬新臺幣),去瑞士實施安樂死(瑞士是目前唯一接受外籍人士安樂死的國家)。

這條視頻在社交媒體被瘋狂轉發,引起了大家對死亡教育的探討,很多人為傅達仁的勇敢叫好。

在遺言裡,傅達仁說人活著,應該“年輕時奮鬥向前,年老時喜樂再見”。他更豁達地安慰家人:如果你心裡有我,死亡就不是離別。

臺灣名嘴“安樂死”: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在臺灣,傅達仁是家喻戶曉的體育主持人。做過籃球運動員、教練,得過金鐘獎,還參加了1991年央視春晚。他一生結婚兩次,60歲談了一場忘年戀,生下獨子傅俊豪。

這樣的一生,是活得精彩,死得轟烈。

臺灣名嘴“安樂死”: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年輕時的傅達仁

高曉松問開“死亡體驗館”的丁銳,見了那麼多體驗死亡的人,哪一種人最怕死。

丁銳說:沒有充分活過的人,最怕死

臺灣名嘴“安樂死”: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傅達仁一生傳奇,他不怕死,他選擇了死。臨死前,他脫下病號服,穿著參加兒子婚禮時的衣服,向世界道別。

如果說,笑靨如花、努力成長,是生命最初的模樣,像傅達仁這樣清醒而體面地離去,則是生命告別應有的樣子。

遺憾的是,很多人既沒有痛快地活一場,也沒有體面地死一次。

02

作為一個缺乏死亡教育的民族,我們特別避諱談死。

丁銳在開“死亡體驗館”之前,做過臨終關懷工作。他發現親人在對待那些病重、瀕死的人時,會把說謊當作善意,永遠在騙他們:你會好的、不要緊、沒事的。

臺灣名嘴“安樂死”: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這樣做,雖然出於善意,卻像逼一個沒來得及複習的人,上考場。最終一定會錯失很多重要的時刻,甚至悔恨終生。

這一點,我在母親離世後體會特別深。

因為父親的堅持,從母親患胃癌到離開,我們一直騙她是重度胃潰瘍,做完手術就能好。

母親最後一次入院,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我們依然對她說,媽,沒事的。母親沒有遺言,她留在世上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喘不上來氣兒”。

隨著歲月流逝,我自己也做了母親,體會到當時的謊言,對所有人都是傷害。

首先,母親失去了享受人生最後時光的機會。

她一直規劃康復以後做什麼。如果知道自己有極大的可能不會康復,我相信她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度過那幾個月。她會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她會嘗一口她一輩子都不願意嘗試的水果;她會回憶過去的時光;她會告訴我,在沒有她的日子,我應該怎樣活著。

然而,因為懦弱與偽善,這一切成了空白。

對我們而言,必定要在無盡的悔恨裡,不斷猜測母親真正想做的事、真正想說的話。可惜永遠找不到答案。

03

馬東講過一件事。

因為父親馬季去世得十分突然,他久久無法面對。直到三年後,他夢見父親在夢裡告訴他:“我今天才真的走了,很高興跟你做一世父子,有緣再聚。”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真的放下了。”馬東說。

作為中國傳統父子關係中,得到父親認可較少的兒子,讓馬東徹底放下的是那句“很高興跟你做一世父子”。這是認可與肯定,是隱晦卻珍貴的愛的表達。

死不可怕,我們放不下的是遺憾——

有許多話沒來得及說,有許多愛還在心裡。內心相愛卻行為犯規的人,因為一方的離去,永遠失去了和解的機會。

04

不能以真實的態度面對摯親的離去,很多時候是由於自私。

一個醫生朋友講過一件事。89歲的老人入院,醫生對家屬說,這個年齡沒必要讓老人遭罪,開點藥,減輕痛苦,回家讓老人再享幾天福。

然而家屬堅持治療,因為孫媳婦快生孩子了,他們想要四世同堂。

插呼吸管的時候,老人看上去已經軟弱無力的手,忽然握緊了拳頭,喉嚨裡清晰地發出“不要”的聲音。然而,管子無情地插進他的呼吸道,他失去了語言功能,也失去了說“不”的能力。

臺灣名嘴“安樂死”: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電影《酒神小姐》

畫家陳丹青在一篇紀念恩師木心的文章裡寫道:

“剛剛開始,眼見木心老死的過程,固然難捱,但是可把握、可度越,即便重症病室站那麼一站,亦屬於有為……

22日夜隔著玻璃罩努力看他,一時我竟巴望他仍不如回去重症室,仰面喘息。”

臺灣名嘴“安樂死”: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懦弱是人性,勇敢卻需要訓練。

為了讓痛苦來得晚一點;為了給自己更多適應的時間;為了他人的看法;為了愚蠢的“孝順”;為了無謂的周全,很多人選擇寧願讓親人痛苦地活著,也不願意讓他們好好地離去。

最終,父母生無可戀,子女不再留戀,告別時沒有溫情、寄語,沒有掏心的談話與暖心的回憶。父母帶著他們的故事迷散在塵埃,我們繼續帶著對死亡的恐懼,蠅營狗苟地活著。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我們為了不死,磨去了所有活著的激情。

05

最好的死亡教育是直視死亡,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思考活著的意義。

心理學家歐文·亞隆接觸過一個晚期癌症患者團體。團員們沮喪無助,直到一位女性成員站出來。

她說:“我已經決定了,畢竟有一些事情我還能做,我能為人們提供一個如何去死的好榜樣,通過我自己充滿勇氣和尊嚴地面對死亡,我能給孩子們和朋友們做個好榜樣。”


臺灣名嘴“安樂死”: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生於1931年的歐文·亞隆,是僅存於世的國際醫學心理大師

病患們開始做力所能及的事。

與親人長談,解決彼此的誤解和麻煩;把人生的計劃從以年為單位,過渡到了以天為單位。

他們決定不再考慮什麼時候死,而是想著明天怎麼活。

歐文·亞隆認為,對死亡的恐懼常常與人生虛度的感覺緊密相關。你越不曾真正活過,對死亡的恐懼就越強烈;你越不能充分體驗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也就是說,被壓抑和辜負的人生,是通過死亡焦慮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你壓抑自己的程度越淺,越能坦然面對死亡。

徒手攀巖狂人Alex Honnold的故事,佐證了歐文·亞隆的判斷。作為生存率只有50%的高危運動從業人員,Alex Honnold 的人生信條是:以最大熱情追求自己喜歡的事,哪怕為此付出生命。


臺灣名嘴“安樂死”: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Free Solo》,拍攝的正是Alex Honnold徒手攀巖的經歷。

臺灣醫生柯文哲說,人生結局只有兩種:插管的和不插管的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然而,醫生永遠無法避免死亡。在50歲的時候,柯文哲忽然想明白一個道理。“什麼是死亡”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是“怎樣才算活著。”

臺灣名嘴“安樂死”:你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

電影《酒神小姐》

我們對死亡的焦慮,本質上是擔心有太多來不急和未實現;而在生命最後一刻,對生的眷戀,也是對“本來可以,卻最終未能實現”的不甘心。

一個人,怎樣對待生,就會怎樣對待死。對生之懦弱,造成了對死之恐懼。

過好每一天,就是長壽;不留遺憾,就不怕赴死,這是安樂死的傅達仁教我們的,也是死亡教育的真正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