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並非以肥為美,古代美女的八大標準,女神還要剃掉眉毛

很多人都認為在中國古代,特別是唐朝,美女的標準是“以胖為美”,就像楊玉環那樣。其實並不然,在唐朝也並不是單純的以胖或者以肥為美。

唐代並非以肥為美,古代美女的八大標準,女神還要剃掉眉毛

楊玉環被稱為“唐代第一美人”,據說她身高1米64、體重138斤,也有的人說楊貴妃身高1米55,體重120斤,但不管從哪個數據來看,楊貴妃只能說是體態豐盈,不能說人家是大胖子。

唐代並非以肥為美,古代美女的八大標準,女神還要剃掉眉毛

那到底長什麼樣才能算是美女呢?唐代大畫家朱坊的《簪花仕女圖》,被認為是唐朝美女的標準畫像,畫中的美女有三個特點,圓臉、寬額、豐潤的體型。有點我們現在流行的錐子臉、體態妖嬈、前挺後翹一樣,被認為是美女的標配。

唐代並非以肥為美,古代美女的八大標準,女神還要剃掉眉毛

為什麼當時的社會普遍喜歡體態豐盈的女子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唐朝國家安定、國富民強,所以不管是男人女人,都講究雍容大氣,說白了就是得有點派頭。但是唐朝雖然追求女子“豐乳肥臀”,但並不是說越胖越好,也並不是說所有的人都喜歡胖胖的女生。

唐代並非以肥為美,古代美女的八大標準,女神還要剃掉眉毛

大詩人白居易就曾經作詩:鞦韆細腰女,搖曳逐風斜。就是說美女的大長腿、小蠻腰左右隨風搖曳,就更加妖嬈了。由此可見,還是有人喜歡纖纖細腰的窈窕淑女的,他們只是不喜歡病殃殃的女人而已。

唐代並非以肥為美,古代美女的八大標準,女神還要剃掉眉毛

其實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對美都有著一套成型的審美理論,對女人的審美標準究竟都有哪些呢?在古代中國男人的眼中,一個女人的身體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哪呢?既不是她的臉蛋,也不是三圍,而是一雙蓮足,也就是說小腳。《水滸傳》裡的潘金蓮,就是三寸金蓮的代表人物。

除了要有一雙蓮足之外,還要經過以下八個方面的考核,才能評定出這妹子到底是女神?還是女漢子?

標準一:烏髮蟬鬢。“烏髮”就是說要有一頭烏黑靚麗的長髮,“蟬鬢”則是指面頰兩旁近耳頭處,薄如蟬翼的頭髮絲。美女要是撥動一番這幾縷髮絲,是不是很撩人呢?

唐代並非以肥為美,古代美女的八大標準,女神還要剃掉眉毛

標準二:雲髻霧鬟。“雲髻的髻,指的是頭頂上的那個髮結。雲髻霧鬟,就是說女性梳出的髮髻要狀如雲霧。如此看來,髮飾也是衡量一個美女的重要標準了。

標準三:娥眉青黛。“峨眉這個詞是專用名詞,用來專指女性的眉毛。而“青黛”,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有點毀容的味道,因為古代的美女畫眉毛,需要把眉毛全部剃掉,然後再用青黑色的顏料來繪畫眉毛。這種化妝手法,在西周時期就流行開來,並且得到了妹子們的廣泛熱捧。

唐代並非以肥為美,古代美女的八大標準,女神還要剃掉眉毛

標準四:明眸流盼。“明眸”就是又大又明亮的眼睛。“流盼”是流轉目光觀看之意。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大眼睛裡秋波盪漾,更要命的是這雙大眼睛還會時不時的放電,內心能不泛起漣漪嗎?這當然會被列為美女的一條標準。

標準五:玉指素臂。古人對女性的手指和手臂也是非常重視的,作為美女手指要纖細而柔軟,手臂則必須白皙,而且還要圓潤有彈性,達到這樣的標準才能稱之為玉指素臂。

唐代並非以肥為美,古代美女的八大標準,女神還要剃掉眉毛

標準六:朱唇皓齒。“朱唇顧名思義便是紅唇,“皓齒”便是雪白的牙齒,這個標準古今通用。

標準七:細腰雪膚。細腰要達到什麼標準呢?美女走起路來好似拂風楊柳,雪膚就是在沒有霧霾的時候天上掉下晶瑩的白雪一樣,細腰雪膚這一點和現代人的審美標準也是很相似的。

標準八:紅妝粉飾。簡單的說,就是身為女子得會化妝打扮,懂色彩、懂搭配,如果說有的妹子底子不錯,但是不會化妝,就凸顯不出來她的美,那就達不到女神的標準了,所以說化妝也是衡量一個美女的重要標準。

以上這些考核標準還是比較嚴苛的,當然每個時代也有每個時代的審美觀點,如今“三寸金蓮”已經過時了,而“娥眉青黛”也被化妝品所替代了,但是隨著化妝用品越來越豐富、美顏技術越來越先進,美女、女神是越來越多了。

唐代並非以肥為美,古代美女的八大標準,女神還要剃掉眉毛

最後總結一下,不論是美女也好、女神也罷,我認為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一句話“健康才是最美的!”所以,在這裡祝福所有的女性朋友們,貌美如花,健康最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