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在關中立足未穩,就急忙東進攻打項羽大後方彭城,意在何為?


後世之人,大多認為劉邦乃一無賴之徒,劉邦對項羽的楚漢之爭,只是流氓對武夫而已。漢高祖劉邦除了善於用人,並無什麼特長,尤其在軍事上毫無建樹,百戰百敗,全賴韓信才打敗項羽成就天下。

最早這樣的認識當為,魏晉時人阮籍大發感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基於這樣的認識自然也就無從戰略可研究了。

但實際上劉邦不但是卓越的政治家,而且是極為高明的戰略家。

學者朱東潤在其《史記考瑣》認為,楚漢時期真正的戰略家有三人:

"吾嘗以為楚、漢之際,高祖、項羽為兩雄,韓信、彭越、英布皆未嘗有爭天下之志,定天下之才,其足與劉、項抗衡者獨一陳豨,而論者多未之及,遂使英雄埋沒而不彰,為尤可惜也。"

楚漢時期處處顯示劉邦高人一等的戰略眼光,而當時可以與劉邦媲美者,唯項羽一人耳,其他皆被劉邦玩弄於手掌之中。

劉邦在關中立足未穩,就急忙東進攻打項羽大後方彭城,意在何為?

【劉邦】


漢元年四月,劉邦帶領大軍回漢中就職,在當時諸侯聯軍未離開關中時,"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

到達南鄭時"諸將及士卒,多道亡歸,士卒皆歌思東歸",劉邦在立腳未穩時,就採用韓王信之策(非淮陰侯韓信),"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複用。不如決策東鄉,爭權天下。"利用將領士卒思鄉之情經陳倉故道繞道千里進入隴西,由西向東攻略關中。

漢書記載劉邦出漢中的時間是漢元年五月,也就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劉邦就開始西進隴西,實行大迂迴戰略,在當時可謂有極大的風險。不但在陳倉被章邯軍堵住,差點打道回府;而且在平定三秦時戰死兩個列侯,可見戰爭之慘烈,奪關中多麼僥倖。

劉邦可以順利平定三秦,除了時機把握的恰到好處外,讓章邯來不及調兵遣將,犯了逐次添兵的失誤,而且章邯也有些大意了,以為劉邦不會出關而不大設防。

我們再來看項羽分封諸侯後的一年內天下形勢:

漢元年四月,諸侯各回自己的領地,劉邦入漢中,項羽回彭城驅逐義帝熊心。

漢元年五月,東西兩端的齊田榮、漢劉邦同時起兵造反。田榮擊敗齊王田都。

漢元年六月,齊田榮追殺田市,在即墨自立為齊王。

漢元年七月,田榮授權鉅野的彭越為將軍,在梁地擊殺濟北王安,田榮並王三齊之地。項羽誅殺韓王成。

漢元年八月,劉邦擊敗雍王章邯,包圍章邯於廢丘,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 yì】皆降漢。項羽解決掉義帝熊心並驅逐到長沙。項羽立鄭昌為韓王,為阻攔劉邦東進做準備。臧荼擊韓廣於無終,佔領整個燕國。

漢元年九月,劉邦以迎父母妻子為藉口,派將軍薛歐、王吸從武關匯合南陽王陵兵,向東進攻西楚,項羽派鍾離昧在陽夏阻攔住漢軍。

漢二年十月,義帝熊心在長沙被項羽派出的假扮的強盜所殺。陳餘向田榮借兵趕走張耳,控制趙代之地。

漢二年十一月,劉邦派兵向西平定隴西,封韓王信為韓王,西擊韓王鄭昌。河南王申陽投降劉邦。

漢二年十二月,項羽率領主力北上攻齊國。

劉邦在關中立足未穩,就急忙東進攻打項羽大後方彭城,意在何為?

漢二年正月,張耳殺項羽使者,投奔劉邦。項羽在城陽擊敗田榮,田榮逃之平原被殺。劉邦派軍隊平定北地郡。

漢二年二月,項羽立故齊王田假為齊王。劉邦除秦社稷,立漢社稷。項羽派陳平佔領河內郡。

漢二年三月,劉邦出關擊楚,魏王豹、殷王投靠劉邦。韓王信定韓地,鄭昌降劉邦。田榮弟田橫聚集齊兵反項羽於城陽,擊敗田假,田假逃到楚國。項羽認為其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怒而殺田假。

從大事表我們可以看到,從漢元年四月各路梟雄從關中回自己的地盤,已經開始新一輪的角逐。

其中關鍵的一個月是漢元年八月,此月項羽驅逐掉義帝熊心,掌握住西楚政權,佔據東南之地;劉邦擊敗章邯,得到關中,佔據西北、西南之地;燕王臧荼得到燕地,佔據東北之地;田榮並三齊,佔據齊國;另外南方三王佔據長江沿線。

可以說四角之勢已經漸成,但論實力尤以項羽、劉邦東西為兩雄。

此時項羽劉邦均未能穩固好基業,項羽剛得到西楚的統治權,必然要整合西楚各個派系勢力以及地方勢力;而劉邦也剛進入關中,雖然圍困住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已經投降,但是關中隴西、北地、上郡還有大量三秦殘軍,可以說需要大量時間平定。

五個月後,漢二年正月亦是一個關鍵時間,項羽在此月大敗田榮,一直攻佔到齊國東邊邊境直到海邊,並另立新齊王,欲控制齊地;而劉邦在此月也平定上郡、隴西郡和北地郡,並且河南王申陽也投降了劉邦,劉邦佔據三川郡,控制了豫西通道,此時劉邦僅剩下佔據廢丘的章邯尚未解決。

再這樣的局勢下,雖然劉邦雖然佔了先手,但是項羽只要掌握齊地就無後顧之憂,最次也能保住半壁江山和劉邦東西對峙,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亦可反攻關中,一統天下。

顯然當時的勝負在於項羽是否能掌控齊地,面對劉邦咄咄逼人的狀態,項羽帶所有的主力北上攻齊。之前利用分封大大消弱了田榮的勢力,瓦解了田榮的陣營,對田榮一戰顯然也經過項羽的精心佈局,以致一戰就擊潰田榮大軍。在擊潰田榮後,項羽一邊安排兵馬在中原攔截劉邦東進;一邊加快速度平定齊地。

劉邦在關中立足未穩,就急忙東進攻打項羽大後方彭城,意在何為?

從關中東出中原,共有三條幹線北路為晉南通道;中路為豫西通道;南路為商洛、南陽通道。晉南通道派陳平和後續的項悍軍平定河內郡阻攔;豫西通道派韓王鄭昌以潁川郡阻攔;南陽通道派鍾離昧在陽夏阻攔。除了南陽通道外其他兩路均告失敗。

項羽這個時候急於穩定齊地的局勢,採用激烈的手法"漢之二年冬,項羽遂北至城陽,田榮亦將兵會戰。田榮不勝,走至平原,平原民殺之。遂北燒夷齊城郭。皆阬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齊人相聚而叛之。於是田榮弟田橫收齊亡卒得數萬人,反城陽。項王因留,連戰未能下。"而《史記英布列傳》漢使者隨何說英布:"項王伐齊,身負板築,以為士卒先,"

從項羽一路毀齊城池,殺田榮降卒的作為可以看出,項羽急於破壞齊國戰爭潛力,穩定齊國局勢,然後全力與劉邦中原決戰的戰略。以致於項羽要親自揹負攻城器材,身先士卒,鼓舞士氣。

至於項羽為何要先攻打齊地,而不去攻擊剛出關立足未穩的劉邦,可看前文分析:

項羽經略天下的戰略分析(1)

項羽經略天下的戰略分析(2)

此時劉邦的關中也未全部穩定,章邯雖然被包圍在廢丘,但始終是關中心頭上的一根刺。關中各個地區剛剛征服,尚未完全平定。按正常策略劉邦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穩定關中,另外出兵河東郡,拿下整個山西(河東、太原、上黨三郡),保護自己的側翼,再逐鹿中原,最後與項羽的東方政權決一高下。

秦帝國統一天下基本就是走的這個戰略,先拿下漢中巴蜀,佔領南郡,再攻克河東郡,拿下整個山西。戰國時就有人敘述過秦國的戰略"故曰秦為大鳥,負海內而處,東面而立,左臂據趙之西南,右臂傅楚鄢郢,膺擊韓魏,垂頭中國,處既形便,勢有地利,奮翼鼓,方三千里,則秦未可得獨招而夜射也。"

但是劉邦是極其富有戰略眼光,極其有膽略的軍事家,此時已經完全洞徹項羽的戰略。按照既定戰略走下去,劉邦不但無法戰勝項羽,讓項羽解決好後顧之憂,憑藉項羽的軍事實力劉邦將會長期處於不利的局面。

所以劉邦不能按常理出牌,在後方未穩,根基未深的情況下大膽出擊中原,並兵鋒直指項羽的都城----彭城!典型的圍魏救趙,攻之必救,一下子就打破了項羽的如意算盤,面對劉邦的戰略冒進,項羽進退兩難,救彭城則再難平齊;接著平定齊國卻後路被斷。不論是進是退,皆落入劉邦掌握中,難逃前後被夾擊身死的下場。

劉邦在關中立足未穩,就急忙東進攻打項羽大後方彭城,意在何為?

面對劉邦張開的大網,項羽該如何反破其局,衝出重圍呢?

項羽又面臨一次戰略選擇,從時機上來看,已經失去消滅劉邦的最佳時機。而西楚卻面臨著內有彭越盤踞在西楚的心臟之地,外有韓信張耳在趙國居高臨下。想通過彭越的騷擾,順利消滅劉邦是個相當困難的事情。

項羽面臨兩種選擇:前一種是求穩,先解決居於東郡的彭越。但是這種戰略必然會讓劉邦緩過勁來,並和趙國的韓信一起東進,佔領中原再壓縮西楚的戰略空間,把西楚壓制在東南一角;後一種則是冒險傾盡全力,西進中原,進行中央突破,對劉邦實施斬首行動,力求在韓信、彭越援救之前殺死劉邦或進入關中毀掉劉邦的根基。

和劉邦一樣身具有戰略冒險精神的項羽選擇了後者,不成功便成仁,只要有機會就一定去爭取。骨子裡項羽和劉邦都是同一類人,極為不甘心據人之下,寧要轟轟烈烈的死也不要苟延殘喘的活著。

關於項羽戰略冒險實行的斬首行動,後世評論依然是無謀,血氣方剛,毫無具體戰略規劃,全憑一己喜怒作戰,基本對項羽的行為都打零分。

只是項羽是敗了,再怎麼正確的戰略方針,也會被針對被批的一無是處。悲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