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非命,能人都死在能耐上

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站著。

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人世間吃的最開的四樣東西:錢、權、爹、長相。

唸書得信書。他連唸書的人能耐還是不念書的人能耐都弄不清,那還會有唸書的心思?

——《俗世奇人》


生而非命,能人都死在能耐上


《俗世奇人》共有18篇作品,作者馮驥才的文化小說的最後一個系列 。文章用天津話以及古典小說的白描入筆,極具有故事性和傳奇性,並由日本畫家作了精美的插圖 。晚清光緒年間,舊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近百餘年來,舉凡中華大災大難,無不首當其衝,因而生出各種怪異人物,既在顯耀上層,更在市井民間 。這些人物空前絕後,然而都是俗世裡的俗人;這些事情匪夷所思,卻都是真人真事 。

內容簡介

全書由18個短篇文章連綴構成,各篇文字極精短,半文半白,帶有“三言兩拍”筆意 。書中所講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專講一個傳奇人物生平事蹟,素材均收集於長期流傳津門的民間傳說,故事生動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躍然紙上,令人驚歎不已 。

創作背景

晚清光緒年間,天津衛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居,性格迥然相區別,然而,燕趙之地,血氣剛烈;水鹹土鹽,風俗習慣強悍。近一百多年來,列舉所有中華大災大難,沒有一個不首當其衝,於是產生出各種怪異人物,既然在顯赫上層,另外在市井民間 。作者聽的很多,長記在心,所以,作者隨想隨記,描繪瞭解放以前出現的社會風土人情;每個人一篇,各不相關,最後寫成一書,名為《俗世奇人》 。

目錄

序 第壹頁

蘇七塊

刷子李

酒婆

死鳥

張大力

馮五爺

藍眼

好嘴楊巴

蔡二少爺

背頭楊

認牙

青雲樓主

小楊月樓義結李金鏊

泥人張

絕盜

小達子

大回

劉道元活出殯

題外話

醒俗畫報(插圖解釋)

生而非命,能人都死在能耐上

作者簡介

馮驥才,男,1942年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寧波慈溪縣(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當代著名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民間藝術工作者,民間文藝家,畫家。早年在天津從事繪畫工作,後專職文學創作和民間文化研究 。其大力推動了很多民間文化保護宣傳工作。其創作了大量優秀散文、小說和繪畫作品 。其並有多篇文章入選中小學、大學課本,如散文《珍珠鳥》 。曾經擔任天津市文聯主席、國際筆會中國中心會員。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IOV)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 。是“文革”後崛起的“傷痕文學運動”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後以“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產生深遠影響 。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