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線預防


一米線預防

一米線預防

清泠梨花

真清爽、真安靜,真漫長。

從來沒有這麼虛度過,整天無所事事,除了下樓倒垃圾,出門囤貨,取快遞,好像就是看新聞,全國各地有關疫情的新聞。

年前起我養成朗讀的習慣,也常常要停歇、緩口氣,調整情緒,也會淚流滿面。

少不了壯膽附近走一圈,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兩個紅綠燈,馬路乾淨寬敞,車輛稀少,過斑馬線不緊張,不用快步。兩邊店門靜悄悄拉著,或上鎖,大到銀行、寫字樓、培訓機構,小到服裝、鮮花、水果、飲食店。唯一開張的小飲食店,也貼著:只能帶走、不堂食。

菜店的春筍已經變成筍乾了,幾乎沒有顧客,有的只是路過。超市也沒有往常的熱鬧,不過露天菜場還是有新鮮蔬菜,特別是大量上市的春筍,剛挖的,白白嫩嫩,價格很實惠。

掛著燈籠的街面,夜晚溫馨如昨。偶爾有幾對出來散步的居民,清一色口罩,行色匆匆。迎面而來,相互遠遠避之,彼此一米線默契別過。

一米線預防

小區只留一個通道出入,測體溫已經有一星期了。風大那天,門衛師傅穿起雨衣候著。也有送餐送菜的被攔在門外,他們在打電話,都是為大家好,我們有什麼理由不配合不支持呢。

我一直排斥口罩,不是不重視,真的不習慣。非常時期,感冒又時斷時續,幾次下來,也自覺口罩出行。

晚上走在我們身後的竟有人開玩笑:我是武漢來的!

空曠的大街上,這句我是武漢來的話顯得無比的清晰和不協調。

一齊回過頭去,他噤聲了。由於一箭距離,看不清他的臉。

炒貨店的掌櫃說,多買點吧,明天我們就不開了,因為社區來說了。

公交車不多,不多的公交車空空如也,最多的一輛車只有三個乘客。

一快遞小哥坐在冰冷的石板上看手機,本來他不回去過年是想多賺點錢吧,結果許多店都不營業,即使營業又暫時關閉。

一米線預防

看見那些戰鬥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的臉勒出了印子,他們的汗衫整件被溼透,他們的手掌發白發皺,她們的頭髮剪短和理光頭。他們的家人在說,我愛你,我不讓你出這個門,我包一年的家務……,除了致敬,盼出征的早日歸來,那時我們都回歸正常。

明天是立春的節氣了,時間還是滴答滴答的過去,望著小巷圍牆內探出的紅梅,透過一次性口罩,彷彿聞到了淡淡的香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