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平凡的世界》艱難出版

2015年7月,中國文聯出版社微博公佈了1986年出版社對於《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部分審核單,首次曝光這部後來蜚聲於世的長篇小說最初並不叫《平凡的世界》,而是《普通人的道路》。然而,這部作品在出版之初並不被看好,甚至在北京舉行的作品研討會上,評論家們對《平凡的世界》幾乎是全盤否定。

路遙《平凡的世界》艱難出版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但是它當初的出版之路卻異常曲折。

1986年,路遙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並將書稿交給當時活躍於文壇的《當代》雜誌社青年編輯周昌義。

路遙之所以把稿件給他,是因為他認為周昌義是礦工出身,來自底層,應該更能夠理解他這部描寫底層群眾人生苦難的作品。遺憾的是,這位青年編輯對這部作品毫無興致。他後來回憶當時的審稿感受:“讀著讀著,興致沒了。”

路遙《平凡的世界》艱難出版

而最終出版它的中國文聯出版社,對這部作品開始也存在爭議。當李今遇興致勃勃帶著《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書稿回京時,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李今遇沒有拿到原本受命組約的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浮躁》,而拿到了《平凡的世界》,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

這並沒有改變李今遇對路遙書稿價值的認同。她說:“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書中表現的經歷苦難的人們不向苦難低頭、積極向上的精神和美好的道德情感深深地感動著我。”

在李今遇等的不懈堅持和艱難斡旋下,《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終於在1986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以精裝和平裝兩種版本出版發行。

路遙《平凡的世界》艱難出版

2012年12月1日,在紀念路遙逝世20週年的大會上,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描回憶:“當路遙第一部寫作完的時候,全中國文壇充滿期待,各路編輯紛紛跑到西安去約稿,最後他給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好多刊物也向他約稿,比如曾經發過他《人生》的《收穫》雜誌、曾經發過他《驚心動魄一幕》的《當代》雜誌,但後來很多刊物看了這個稿子以後拒絕發表……”

“在北京舉行的作品研討會,評論家們對《平凡的世界》幾乎是進行了全盤的否定,有些人說得很難聽,說真難想象《平凡的世界》是出自《人生》的作者之手。”

“當時正面肯定《平凡的世界》的只有兩位中國社科院資深評論家,一位是朱寨老先生,另一位是蔡葵先生,只有他們兩個人理直氣壯地肯定了《平凡的世界》。”

路遙《平凡的世界》艱難出版

白描說,剛剛完成一部,迎頭打來這麼一棒,把路遙打蒙了。“離開北京的那天,風雪依然迷漫,去首都機場的路沒有現在的高速公路,只有輔路,雪是橫著飛,有點林沖在風雪山神廟的感覺。在路上,我們的車和對面來的車幾乎相撞,滑到了旁邊。我嚇得大叫,而路遙在後面昏昏欲睡,他完全被失敗和批評打蒙了……”

“等到《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寫完,乾脆沒有任何一個刊物發表,最後無奈在影響不大的山西《黃河》雜誌上發表。”

這個時候,白描和路遙偶然碰到了一位共同的朋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葉詠梅。葉詠梅將《平凡的世界》製作成廣播版。

《平凡的世界》一播出,在全國反響巨大,讀者來信不斷。

讀者的反響,讓評論家和文壇改變了對《平凡的世界》的看法。( 據《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