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為什麼我老低血糖,術前你們不讓我吃東西?

原創:周馳、林耿傑醫師

審核: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王海彬教授

文章所屬:王海彬教授團隊,轉發請標明出處。


如果經歷過手術,尤其是時間跨度較大的手術,那你一定會對一件事記憶猶新,那就是:手術前長時間的不能吃飯不能喝水。是的,很多從手術的前一天晚上開始就不能吃喝了。很多朋友不明白為什麼手術前一定非得很長時間不吃不喝,尤其是我們骨科,經常有準備行手術的患者跑過來問我:醫師,為什麼我做的是下肢手術卻不讓我喝水?尤其是時常因低血糖頭暈的年輕患者就更容易困惑,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隨時帶著補充熱量的食物,近乎一天不讓吃喝對他們來說是有危機感的。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說說,為什麼手術前醫生護士一定不讓吃喝。

醫生,為什麼我老低血糖,術前你們不讓我吃東西?


1、一個小概率但極危險的事件

我們必須先從一個小概率極危險的事件說起,之所以要禁食水,也主要就是因為這個。是的,那就是「胃內容物誤吸入肺」。這是一件發生概率很小,但是一旦發生就會導致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的事情[1]。

眾所周知,患者在接受手術之前,麻醉師為了讓患者沒有疼痛,會給患者在手術開始前以及整個手術中持續的使用各種藥物。儘管老百姓將其統稱為"麻藥",但其實這其中包括有:鎮靜藥、鎮痛藥、肌肉鬆弛藥等非常多。

一般正常情況下,我們的氣道是有天生的防禦反射的,後者可以防止胃內容物返流進入肺部。然而,當我們接受到麻醉及鎮靜藥物後,這一反射就會被明顯的抑制,甚至直接消失。加之,有些藥物甚至可能會刺激和擾亂胃腸道正常的功能,讓患者會直接嘔吐,因此,不禁食的患者在進行所有類型的麻醉時均有可能發生胃內容物誤吸入肺[2]。此外,不僅僅在手術中,這種風險在術後也一樣存在。尤其是血液中麻醉藥物尚未代謝乾淨,氣道的防誤吸反射還是被不同程度的抑制著,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是手術結束了,醫生護士也會在短時間內不讓患者吃喝。

醫生,為什麼我老低血糖,術前你們不讓我吃東西?


2、怎麼個禁法

因為不同類型的事物從胃排空的速度不同,所以一般建議在麻醉誘導前應遵循下列禁食時間:

(1)清流質:2小時

這裡說的所謂清流質包括:水、沒有果肉的果汁、咖啡或茶(不含奶),以及碳水化合物飲料。酒精不能算清流質,而且如今很多含有蛋白質的碳水化合物引流也不算。

(2)母乳:4小時;除母乳外的奶類、配方奶、清淡簡餐:6小時

正如前面所說,對於需要麻醉的患者,一般在術前6小時內就不應飲用非清流質。未稀釋的奶含有數量不等的蛋白質和脂肪,且可能會在胃中凝結成固體,因此在術前禁食指南中將其等同於固體物質看待。

非清流質從胃中排空的速度更慢,且可能會殘留顆粒物質。研究已證實,在液體中添加脂肪會使胃排空時間延長[3]。

3)油炸或高脂食物或肉類:8小時

固體食物從胃中排空的時間要長於液體,所以對於及時油炸或高脂肪事物的患者,我們一般會要求進食延長至至少8小時。


參考文獻

1.Warner MA, Warner ME, Weber JG.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ulmonary aspiration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nesthesiology 1993; 78:56.

2.Caplan RA, Posner KL, Ward RJ, Cheney FW. Adverse respiratory events in anesthesia: a closed claims analysis. Anesthesiology 1990; 72:828.

3.Houghton LA, Mangnall YF, Read NW. Effect of incorporating fat into a liquid test meal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ragastric distribution and gastric emptying in human volunteers. Gut 1990; 31:12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