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舉為什麼三年才舉辦一次?

飛龍在天9783


科舉制度史於隋朝,然後不停的改革,到了宋代,很多制度才最終確立並一直延續到清末。

其實宋代開科時間一開始為沒有明確規定。宋太祖時一年開科一次。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冬天,全國各地的舉人都已經準備好參加省試,但宋太宗要親政北漢所以取消了。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人太多,不延長開科週期就無法提供官職!

從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開科後,有三次是間隔二年,有六次是間隔三年。有一次,仁宗正好請自己的秘書講解《周禮》,《周禮》有一句“三年大比,大考州里,以贊鄉大夫廢興”,仁宗心裡想,古代選撥人才是三年一次,我們四五年才開科一次,有才華的人不能獲得重用,於是下令讓官員們開研討會,討論的結果是每兩年舉行一次科考。

仁宗接受了這個建議,遂下詔,並且將錄取人數減少一半。實踐證明,這次改革效果良好。

到了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兩年一考的頻率雖然效果不錯,但錄取名額沒有增加,全國各地千里迢迢趕到京城參加省試的舉子們非常辛苦,於是最終確定為三年一貢舉,使讀書人得到更多的休息和學習時間,考生不累了,官員們也減輕了工作量,何樂而不為!

從現在社會看,科舉考試可能存在很多弊端,但當時“三年一比”成為定製後,是一種公開、公平、公正的方法。南北朝時期隨著士族的衰落和庶族的興起,到了隋文帝時期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隋朝科舉制的創立,讓平民可以通過讀書然後考試獲得當官的機會,那時平民想入仕基本就是靠科舉。科舉原本的目的就是政府為了從民間提拔人材,相對於世襲、舉薦等人才制度,科舉制度無疑是最好的一種制度,有人稱科舉是中國文明第五大發明,今天的考試製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舉制度的延續。

同時,科舉做到了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與。這樣不僅擴大了政府選拔人才的基數,還可以讓中下階層的知識分子有機會進入上層社會。這對於維持社會穩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明清時期,科舉之風更加盛行,千萬莘莘學子都希望通過科舉考試一舉成名,光宗耀祖。

科舉還為中國曆朝歷代培養了大量人才。科舉存在的一千三百年間有進士近十萬,舉人、秀才數以百萬。雖然並非全部是國家棟梁,但我們想一想能過五關斬六將,通過科考成為進士的,並非非等閒之輩。宋、明、清三朝的國家棟梁之中,進士佔了多數。明英宗之後的慣例更是“非進士不進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科舉考試成了高級官員必經之路。

總之,科舉考試存在一千三百年之久,是歷朝歷代選拔人才非常重要的措施,對中國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位潛在的帥哥


古代的科舉為什麼三年才舉辦一次?

第一,三年一次“科考”,是從宋英宗治平三年,即1066年才昭告確定的。

第二,元、明、清三代,遞相承襲宋制,實行了這一“科考”節奏。

第三,改年一考為三年一考,主要是原來的“考制”上上下下工作量太大,疲於奔命。

順便說一句,“科舉始於隋”,是一種誤解。

隋,結束了西晉以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重回“大一統”帝國正軌。

隋文帝取締沿襲多年的各級地方官員自聘屬員的舊例,將委任官員大權,一下子集中於中央政府手中——凡九品以上地方官,皆有朝廷任命。

西晉以來的官吏任用制度,稱之為“九品中正制”,即所謂“舉薦”。這就造成了氏族門閥集團對各級政權的壟斷,極大阻塞了下層寒士進階通路。由此形成的弊端,在近三百年的亂局中充分顯現。

《文獻通考.選舉十二》載:自文帝頒旨以後,及至後朝,“海內一命之官,盡出於朝廷,州郡無復有闢署之事。”

文帝還決定,中央任命的官員,由吏部予以考核,州縣官員三年一調,不得連任。同時,詔令諸州歲貢三人;開皇十八年,又昭告諸州,舉貢人士分“志行修謹”和“清平幹濟”兩科。煬帝即位後,將舉貢人士擴為“十科”。

但無論如何,隋朝舉薦人才的制度,完全不具備科舉考試的“三大特徵”——第一,“投牒自應”,不需舉薦;第二,考試定期舉行,不等詔令;第三,考試嚴格,以成績錄取。

隋代,一共只延續了三十多年,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已經實行了後來意義上的科舉制度。

誤解,很可能由唐代楊綰所說的“近煬帝始置進士之科”而來(《舊唐書.楊綰傳》)。

進入唐代,唐高祖於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詔令“諸州學士及早有明經及秀才、俊士、進士,眀於理體、為鄉里所稱者,委本縣考試,州長重複,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隨物入貢。”

這是歷史上首次提出“進士”一階,且第一次明確選材要通過考試。

武德五年,高祖再發詔令,明確士人無需保舉,而“投牒自應”,“亦聽自舉”,“潔己登朝,無嫌自進”。

這一詔令,標誌“自進”“自舉”的科舉制度的正式形成。

清朝徐松於《登科記考》中,詳細考證過唐朝的科舉考試。全唐,除因戰爭、災荒等原因暫停外,科考幾乎每年舉行,僅進士一科,及第者即達六千多人,皆為唐代最傑出人才。

唐代科舉,定例於每年春天在京師長安的尚書省舉行,因此被稱為“省試”。各地鄉貢舉人的“發解試”,於前一年的秋天舉行。

這種地方上的“秋試(秋闈)”,和京師的“春試(春闈)”,成為後來歷代科舉所沿襲的制度。

唐代科舉,應試者由兩部分人組成——“生徒”和“鄉貢”。

“生徒”,是管辦學校的學生,屆滿畢業即可參加考試。

“鄉貢”,即地方就讀於私塾結業之人士,經向本縣、州投請應試,且“預試”合格,再“進貢”到京師參考。

唐初,“生徒”多於“鄉貢”,高官貴族之後居多;盛唐之後,“生徒”越來越少,“鄉貢”大量增加,這是世族與庶族力量消長的結果。

唐初,原設“秀才”一科,考試極難,考生們多不感興趣。後來,“秀才”便成了應試者的統稱。

唐代科考,受考生歡迎的,主要是“明經”“進士”兩科。

“明經”,就是考漢代成形的儒家“經典”。因為創唐李家父子特別崇尚道家,於是,“明經”考試中,又加進去了《老子》的內容。

“明經”考試分為“帖經”和“墨義”——“帖經”,是隨即挑選經籍內容由考生背誦;“墨義”,則是根據經文出題,由考生寫出前人的相關注疏或上下文。這種死記硬背的考試,其實比較簡單。玄宗二十五年,又加進去了“時務策問三條”一項考試。

“進士”科考試,為“時務策”五條,主要是國家所面臨現實為題。考生一般沒有從政經驗,中唐以前,大多以駢文答題,於是空反而論者多有。

唐代科考的最大弊端,在於考生姓名、字跡均顯示於卷面,這使主考官有了擇人打分的充分空間。

另外,唐朝還實行“通榜”辦法,即參考考生的“社會名聲”,這又使說情之風盛行。

北宋,從太祖趙匡胤開始,就針對唐代科舉的弊端進行整頓,逐步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科舉制度。

第一是禁止“公薦”。嚴厲打擊考生、考官和舉薦者結成作弊關係的行為。

第二是“別頭”。雍熙二年,太宗頒旨,參考人與考官有族人、親戚關係,必須迴避,別置考場參考,稱“別試”。

第三是“鎖院”。太宗三年,形成“鎖院”制度,考官一旦受命,即鎖居公元與外界隔離。

第四是“彌封”和“謄錄”。這是北宋對科舉制度最重要的改革,即將試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貫、家世等等封貼起來;真宗時,又設立“謄錄院”,殿試所有試卷全部謄錄,這就徹底隔斷了考官與考生之間“串通”的可能。後來,“謄錄”擴展至省試和發解試。

宋代,還大力加強了考場紀律,實行嚴格搜身制,並頻繁在考場內巡邏監視。

北宋初年,科舉仍然每年一次。與唐一樣,或因戰爭和災害有所延誤。

後來隨著科舉條令日多、程序日繁、查檢日嚴,特別是實行彌封、謄錄,增加別頭、殿試等等,使每年一次考試的組織、人員調配、物質保障等等一系列工作量大增。

因此,《宋史.選舉制》載,治平三年,英宗頒旨,正式確定每三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


一老沈一


主要是交通不便,偏遠地區到京城要走上大半年得時間。還有就是朝廷對於官員的需求決定的,如果不夠用,往往會加試,就是恩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