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麼?

很多人以為導致婚姻最大問題是出軌、家暴或是生活中的一地雞毛?但其實都不是。

真正摧毀一段婚姻的可能是那些在貧窮和疾病面前深深的絕望。

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麼?


謝靜和李輝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都是單身的兩人見面後互生好感,很自然的確定了戀愛關係。

因為彼此年齡都不小了,又覺得對方就是自己要尋找的人,戀愛一年後,兩人就把結婚的事提上了日程。

結婚首要考慮的就是住房問題。兩人的積蓄不多,雙方的家境也都很一般。所以在買房這事上費了些周折。

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麼?

最後兩邊的老人拿出所有積蓄加上兩人借的東拼西湊總算湊夠了首付的錢。

買了房,結了婚,兩個人終於再這座一線城市安了家。他們對這個家很珍惜,也都努力的去經營著。

半年後,李輝工作表現突出升為部門主管,這時候謝靜也懷孕了。生活在朝著一個美好的方向發展著。

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麼?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就到了謝靜的預產期。冬天的時候,謝靜順利生下了她和李輝的女兒。

在生下孩子後,婆婆也從老家過來過來幫忙照顧謝靜和孩子

有了孩子,家變得更溫馨了。每當他們左右各一邊圍著孩子,輕生說著孩子哪個地方像媽媽,哪個地方像爸爸的時候,謝靜就會覺幸福感溢滿了全身。她想,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吧。

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麼?


可,生活往往就是這樣,永遠不知道在下一秒將要發生什麼。

週末的時候本來約好一起帶孩子出去玩的。可李輝說他上午要去幫同事搬家,讓謝靜在家等他,忙完,他回來接她和孩子。

可是沒一會兒,謝靜就接到電話,說李輝在路上出車禍了。等她急急忙忙趕到醫院的時候,李輝在手術室搶救還沒出來。

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麼?


幾小時的搶救後,李輝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不過由於頸椎受損嚴重,他這輩子再也站不起來了。診斷書上寫的是:高位截癱

李輝胸部以下的部位喪失了全部功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了。

突來的噩耗,擊垮了這個家。

謝靜來不及悲傷,應該是說生活沒留給她悲傷的時間。因為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處理了。

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麼?

孩子需要顧、婆婆需要安撫、李輝也得有人24小時看護。當然這裡面最最最讓謝靜無力的是醫院的賬單。

車禍的主要責任雖然在對方,可是拿不出錢來有什麼用。剛開始還斷斷續續給了幾萬塊錢,但後面說實在拿不出錢來就沒了蹤影。

李輝在醫院整整呆了半年的時間。前期的治療加後期康復的費用,掏空了家裡所有的積蓄,而且還欠了很多的外債。

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麼?

謝靜不是沒考慮過賣房。可是賣了房她和孩子怎麼辦?那時的她真是欲哭無淚,走投無路得時候她甚至想一死了之,可她捨不得孩子。

李輝被接回了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仍然不能自理。吃飯喝水需要人喂,大小便需要人處理,擔心長期臥床長褥瘡需要定期翻身擦身。

開始由公公婆婆在家照顧孩子和李輝。謝靜上班掙錢養家還債。

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麼?

可是五口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全由謝靜一個人扛著,任由自己連軸轉,起早貪黑的幹,一家人的生活不僅得不到改善反而越來越艱難了。

李輝肺部感染再次住院成為壓倒這段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記得誰說過,窮不怕,病不怕,怕的是窮還病。普通老百姓病不起,更何況是這個本已風雨飄搖的家。

最終,謝靜還是把房子賣了。在支付完李輝的二次住院費、償還完外債後,她把剩餘的錢全給了李輝和李輝的父母,同時,拿出了一份離婚協議書。

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麼?

離婚很順利。辦手續後,李輝的父母帶著李輝回了老家。

當晚,謝靜來到那個他們曾經居住的小區。在樓下,她看著那個透著光亮卻已不再屬於她們的家失聲痛哭。那是她在李輝出事的兩年時間裡,唯一一次慟哭,哭得歇斯底里。

李輝出事時她不是沒有眼淚,而是不敢哭,不能哭。後來,那麼難,多少個咬牙堅持的時刻,她想哭都忍著,因為她知道生活不相信眼淚。

壓垮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究竟是什麼?

謝靜後來帶著孩也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跟父母住一起,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孩子。時常她也會想李輝,想起他們的過去,可是,她知道回不去了,不能回去了,因為她承擔不起他們的未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顧好他們的孩子,傾盡所有為她和他的孩子尋一個好的未來!

有人說:“這世上,沒有誰活得比誰容易。只是有人哭天喊地,有人默默努力。”可是哭天喊地也好,默默努力也罷,都是一種選擇。怕的是有時候,我們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只能被動的被生活牽著走,且不知道會被命運的車輪帶向何方。

無論如何,在那些經歷過生活跌宕仍能頑強活下去的人,都值得我們敬畏。因為每一份努力背後都需要莫大的勇氣!

最後我想把《平凡的世界》裡的一段話送給文中的李輝和謝靜,願他們在今後的日子裡安好!

“生命裡有著多少的無奈和惋惜,又有著怎樣的愁苦和感傷?雨浸風蝕的落寞與蒼楚一定是水,靜靜地流過青春奮鬥的日子和觸摸理想的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