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醫生彭銀華感染新冠殉職70多天後,他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29歲的醫生彭銀華離開70余天了。

他是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呼吸內科醫生,疫情之初,他所在的科室成為抗擊疫情的一線。2月20日,彭銀華因感染新冠病毒肺炎不幸離世。病逝時,妻子鍾欣懷有6個月的身孕。

彭銀華離開後,他先後被評定為烈士、追授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抗疫個人。數月來,他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於家人的記憶裡。他頻繁出現在父親的夢境中;他的手機就擺放在妻子的床頭櫃旁邊,二人的婚紗照一直都是妻子的朋友圈背景和微信頭像。

一個月後,彭銀華和妻子鍾欣的孩子就要出世。這個將要誕生的新生命,被視為彭銀華生命的延續。

29歲醫生彭銀華感染新冠殉職70多天後,他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彭銀華的結婚照。圖片來自網絡

“你有一位英雄父親,是一名醫生”

距離6月6日的預產期只有一個多月時間,“準媽媽”鍾欣變得忙碌起來。

產檢頻率一週一次。從家裡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需要一個小時車程,武漢解封之前,社區志願者負責接送鍾欣。解封之後,常常是哥哥載著她去,母親也時刻陪伴左右。

最近的一次產檢,醫生告訴鍾欣,孩子有5斤,“孕周和胎兒重量都正常”。此前B超檢查顯示孩子臀位朝下,為利於順產,鍾欣遵醫囑,每天都會在母親陪伴下外出散步。離家不遠的環山公路上,母女二人緩步走上七八千步,肚子大了,邁不開大步,兩個小時裡,她和母親走走停停,呼吸新鮮空氣。

她也在胎教的過程中嘗試和寶寶講父親彭銀華的經歷,反反覆覆告訴孩子:“你有一位英雄父親,是一名醫生。”

29歲醫生彭銀華感染新冠殉職70多天後,他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彭銀華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工作期間。受訪者供圖

鍾欣和彭銀華2017年領證結婚。彭銀華喜歡小孩,在鍾欣懷孕初期就開始期待。鍾欣記得,他還在世的時候,忙於工作,不能每次都陪自己產檢。如果沒有這場疫情,他們原計劃在2月1日補辦婚禮。

2月20日,彭銀華感染新冠肺炎後離世。眼下,鍾欣已經為獨自迎接這個新生命做足準備,孩子的小衣服、奶瓶、尿片、待產包都已置辦妥當。

彭銀華離開的70多天的日子裡,兩個家庭都留存著他的印記。

在彭銀華的湖北孝感老家,彭銀華56歲的父親彭清柏嘗試把彭銀華的物品擺在一些不那麼“顯眼的位置”。最初為婚禮置辦的禮品、菸酒一起收進了彭銀華的房間裡,房內還擺放著彭銀華讀書時的書本和筆記,他考上大學時朋友們送的擺件也被保留至今。但彭清柏說,有時候不經意瞥見了,還是難免難過。

但在彭銀華和鍾欣二人的居所裡,鍾欣將彭銀華的個人物品一直維持著原有的擺設。她沒想過把它們收起來,“自己心愛的東西還是想隨時看到。”

去年二人云南旅遊買的紀念品,象徵平安健康,一直被鍾欣掛在梳妝檯上。彭銀華生前使用的手機,她在3月取回後,也擺在了床頭櫃上。

“踏實”“陽光”“大男孩”

“1月21日,最繁忙的時候到了,這是開啟隔離病區的日子。”

“忙忙碌碌收治病人,嚴重物資不足,僅僅有N95口罩,防備措施還是非常簡單的。”

3月,打開彭銀華生前使用的手機後,鍾欣才第一次從他的聊天記錄裡清楚瞭解到丈夫患病前的真實工作狀態。

彭銀華當時是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呼吸內科醫生,他29歲,加入工作剛半年。疫情之初,在和其他人的微信聊天記錄裡,他描述了當時醫院的忙碌狀態,怕妻子擔心,這些情況彭銀華從未直接告訴過鍾欣,反而在當時安慰她:不累,這樣的忙碌很充實。

1月25日,彭銀華身體出現了不適,“發燒、咳嗽、喘氣”,隨後他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並在1月28日的第二次核酸檢測中被確診。2月20日,彭銀華在金銀潭醫院因為器官衰竭而去世。

在他去世後,一張由護士拍下並被廣泛傳播的照片裡,彭銀華躺在金銀潭醫院的病床上,伸手比“V”。

29歲醫生彭銀華感染新冠殉職70多天後,他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2月2日,彭銀華在金銀潭醫院。圖片來源網絡

當時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病護士凌雲對彭銀華印象深刻,她回憶稱彭銀華在接受無創呼吸機和各種穿刺時都格外配合。“我們經常要給病人抽動脈血看肺氧合情況,抽的時候很疼,有時候動脈很難打上,但他就是能忍著動都不動讓你穿刺。”

人們懷念彭銀華的悼詞裡,“踏實”“陽光”“大男孩”這些詞數度被提及。

彭銀華的同事胡珺回憶共事的半年裡,“平時都是支助中心的護士過來陪檢查,但是有時候支助忙不過來,彭醫生自己就主動出來,8點鐘下夜班就可以走了,但是他會陪病人檢查,至少花3個小時,他會承擔一些本身不是他的任務。”

王瑞波是彭銀華在湖北科技學院就讀時的大學室友,他覺得彭銀華不怕“吃虧”。他說彭銀華個子高、憨厚、能擔事,在大學時期就被室友推選為寢室長,在當時,寢室長需要負責不少“吃虧”的活,寢室在五樓,飲用桶裝水要從很遠的地方購買再搬回寢室,幾乎都是彭銀華負責。

也是這樣的性格,讓彭銀華在生病之初就叮囑妻子瞞住孝感的父母。直到病危之時,彭銀華的父母才知道兒子患病的消息。

29歲醫生彭銀華感染新冠殉職70多天後,他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彭銀華和大學室友,左二為彭銀華。受訪者供圖

未出世的孩子是兩個家庭的聯結

沒有見到彭銀華最後一面,父親彭清柏痛心至今。他不止一次夢到彭銀華。

彭銀華剛離開沒兩天的時候,彭清柏夢見孩子站在自己床邊,彭清柏在夢裡喊他、叫他。醒來之後發覺是場夢,父親就依老家風俗在門前給孩子燒些紙錢。

也有時候,彭清柏在夢裡看見彭銀華仍舊在籃球場和朋友打球,他看到父親之後主動來親近。彭清柏就在夢裡問:你好嗎?彭銀華答:還好。

彭清柏記得,彭銀華每次從武漢返回孝感老家,他們會到火車站接;他們前往武漢時,彭銀華也必定趕去接站。今年4月,彭父趕去武漢,出站時覺得惘然若失,“他還在的話,應該是會來接我的。”

“我現在還總想著他在醫院裡上班”,彭銀華離開的第76天,彭清柏在電話那頭喃喃道。

29歲醫生彭銀華感染新冠殉職70多天後,他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彭銀華在生病期間。受訪者供圖

4月11日,彭銀華的葬禮在武漢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園舉行。

葬禮上,看到兒子的骨灰盒和遺照,彭清柏一時站不穩,旁人搬來板凳,攙扶他坐下。

鍾欣花了兩個月來平復心情,彭銀華病逝的最初兩個月,她也偶爾在夢裡瞧見他,閃現二人平時相處的點滴。鍾欣說,“他的相貌已經印在了我的腦海中”。現在每天晚上母親會陪伴鍾欣入睡,母親寬慰她:要緩和情緒,要照顧好肚子裡的孩子。

鍾欣說,彭銀華的離世帶給自己最大的遺憾在於:即將為人父的彭銀華看不到自己的孩子。想到同為父親的彭清柏從此痛失愛子,她也心痛,“(彭銀華)出生在農村,大學讀出來了,才出來工作半年,人就沒了。”

4月初,兩個家庭在武漢碰面,鍾欣看到面前56歲的公婆,“很憔悴,滄桑了,老了很多,人也消瘦了一圈”。

過去,彭銀華是兩個家庭的支柱,他離開後,這兩個家庭,通過彭銀華未出世的孩子,緊緊聯結。他們常在電話中互相寬慰,將要出世的孩子是不離口的話題。

還在孝感老家的彭父彭母計劃著,待到鍾欣預產期之際,提前數十天,他們就會趕到武漢。接棒親家照顧媳婦和新出世的孩子。而孩子的名字,會由彭銀華的大哥——孩子的大伯來起,“起個有意義的名字。”

一想到那天,彭清柏連說幾聲感謝,“感謝鍾欣父母照顧她”,“也感謝鍾欣,把孩子生下來,這是多麼大的勇氣”。

新京報記者魏芙蓉 實習生杜萌

編輯陳曉舒 校對劉軍

轉自: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