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建設清廉鄉村祕訣:隔閡沒了,辦事有規矩,民心也就齊了

象山建設清廉鄉村秘訣:隔閡沒了,辦事有規矩,民心也就齊了

日前,象山縣東北角一個名為旭拱岙的臨海小村會議室裡,溫度火熱。

“‘利奇馬’颱風中,永豐廟水庫洪道口被沖毀需要修復。目前初步的圖紙、預算已經出來,今天來聽聽大家的想法?”村黨支部書記葛聰敏開門見山。

“我看方案裡說預算28萬,估計不夠吧?修復的質量一定要保證。”支部委員童祥友第一個接話。

“這只是初步預算。如果不夠,村集體配套再出一點,工程質量肯定要確保證。”葛聰敏回答。

“招投標要怎麼走?”“村監會如何全程監督?”……與會的十餘人,你一言、我一語,將討論氣氛推向高潮。

同一天下午,泗洲頭鎮墩岙村,一場圍繞村頭長廊如何維修的說事會正在進行中。“這次一定要把底板加固好”“中間斷掉的地方最好能連上”“廣告牌少弄一點”……村民們七嘴八舌提著自己的建議,村黨支部書記鮑英錢將其認真記錄在冊。

群眾的事情,群眾商量解決,這是旭拱岙村、墩岙村建設清廉鄉村的“法寶”之一,也是象山全縣推進清廉鄉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打開天窗說亮話”,才能消除猜疑和隔閡,才能讓基層腐敗徹底沒有滋生的土壤。

象山建設清廉鄉村秘訣:隔閡沒了,辦事有規矩,民心也就齊了

制度立村,是象山清廉鄉村建設的又一個著力點。走進旭拱岙村,一面“八項制度”牆尤為顯眼,“幹部、黨員義務勞動制度”“村內工程招投標制度”“村內做小工制度”……八大方面34條,架構起了一個村莊的法治輪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葛聰敏說,村民代表大會剛剛通過了一項村垃圾分類考核制度,9月1號開始實施,制度結合本村實際,操作性強,“比如要求村民在文化禮堂辦紅白事時,必須嚴格對垃圾進行分類。否則,第一次進行批評教育,第二次罰款200元,第三次將停水停電。”

在建章立制的基礎上,象山不斷規範村監會的監督方式和保障機制,強化村監會自主監督的實效。

“嚴格落實季度例會等制度,及時有效審議、總結村內決策執行落實、工程項目推進、村務財務等情況,做到事前超前監督、事中跟蹤監督、事後檢查監督,都是我們村監會的應盡職責。”墩岙村村監會主任鮑英申介紹。

制度立村、強化監督,讓遵章辦事成為村幹部的自覺,更推動了農村治理模式從“迷霧中”到“陽光下”的轉變。

象山建設清廉鄉村秘訣:隔閡沒了,辦事有規矩,民心也就齊了

隔閡沒有了,辦事有規矩了,民心也就齊了。通村公路建設、村莊梳理式改造、多功能農民會所建設、休閒公園建造等工程在象山各村莊相繼上馬。

“村子越來越美,遊客漸漸多了起來,也讓我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旭拱岙村東塗農莊的老闆、墩岙村望鄉民宿的負責人不約而同地對記者說。

盪漾的湖水、青翠的綠植、整潔的道路、生動的牆繪……一副和美清新的新農村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