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客來茶當酒——更要配上這麼有趣的壺

寒夜客來,炭火初紅,院外冷月清輝,梅映窗紙,此時煮水烹茶,圍爐品茗,或閒敲棋子,或操琴弄箏,茶煙琴韻,良朋知己,真乃令人嚮往之雅趣!

寒夜客來茶當酒——更要配上這麼有趣的壺

清·紫泥菊瓣壺

說明:菊瓣壺,為茗壺筋紋器的經典壺式,其製作對於工藝的要求極為嚴苛,明朝時大彬的高徒李仲芳和徐友泉均是製作紫砂筋紋器的高手。此壺形制端莊秀逸,菊瓣自鈕而下至壺底,子母蓋周正嚴密,可任由一個方向置換,瓣瓣通轉吻合,製作難度極大。一彎流從菊瓣中伸展,渾然天成,圓弧把流順,下置耳垂,端秀雅麗。身、蓋、鈕三者比例自小而大,俯視可見層層相迭,甚為美觀。

寒夜客來茶當酒——更要配上這麼有趣的壺

清末民國·束金壽制紫泥翻蓋柿子壺

款識:金壽(蓋款);玉陶(刻款)

鐫刻:飲之清心,掃石品題。陽羨玉陶。

說明:翻蓋柿子壺是民國初期十分流行的壺式,壺身為四瓣柿子形,一捺底。壺流、圈把上塑樹枝節結,呈卷扭帶疤的老木之態。壓蓋,蓋邊飾重迭柿葉紋,有柿子託柄的肌理之感,柿柄相叉為鈕。壺表面包漿瑩潤,砂質細膩。壺上一面繪有出遊圖,意趣盎然,另一面刻銘:“飲之清心,楊石品題。陽羨玉陶”,書體剛勁有力,雙刀鐫刻,筆意濃重。蓋內有“金壽”之印。此壺造型古雅,生動逼真,筋紋清晰,雕琢細膩,實為匠心獨運之作。

寒夜客來茶當酒——更要配上這麼有趣的壺

當代·顧景舟制紫泥僧帽壺

款識:顧景洲(蓋款);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底款)

說明:僧帽壺最早出現於元代瓷器品類中,因壺口形似僧帽而得名。明以後,隨著紫砂藝術的興起,心靈手巧的紫砂藝人逐漸將其他藝術門類中的造型、體態融於紫砂器物的創作之中,紫砂僧帽壺由此應運而生。此景舟制僧帽壺,以紫泥為胎,壺身作六瓣,鼓腹,收足,束肩,起六瓣蓮花狀口沿,內作六方形平蓋,其上接六稜球狀壺鈕,遠觀好似蓮花花蕊一般。

壺流形似鴨嘴,水平胥出,略短。曲形壺把上作一凸起節點,類似飛扣。壺嘴與壺身的連接處、壺頸的肩線線條等細節處都顯現出顧景舟的精湛技藝。整器輪廓清晰、鋒芒內斂,各個部分的銜接自然貼切、和諧挺括,造型上節奏緊湊、渾然一體。此種壺型雖為方器,卻具有方中藏圓的效果,線條明朗簡潔,給人乾淨利落,明快挺秀之感,把形、質、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寒夜客來茶當酒——更要配上這麼有趣的壺

清·鳴遠款朱泥梨式壺

款識:鳴遠(刻款)

說明:此朱泥小壺,身形如鴨梨,三彎細壺流自腹部由粗而細向上胥出,環形耳把,線條靈動柔美。此類小壺,適合沖泡閩、粵地區之工夫茶,香聚壺中,寶光自生。

寒夜客來茶當酒——更要配上這麼有趣的壺

清早期·紫泥葵帽四方壺

說明:此壺摶上等紫泥為料,呈紫栗色,四方壺身微鼓,身筒自上而下微收,線條挺闊,高頸平肩,平底起四角邊足。壓蓋與壺口齊平,折角利落,蓋面飾以四瓣柿蒂葉,寓事事如意,蓋鈕作方形從花瓣中脫出,為點睛之筆,使壺身平添幾分柔美氣息。四折曲把造型硬朗,簡潔明快,四方形三彎壺流蘊剛於柔,與壺身協調統一。整器制工精研,屬清代早期之稀見品。

寒夜客來茶當酒——更要配上這麼有趣的壺

清末民國·開元款瘦石刻紫泥合桃壺

款識:開元(蓋款);瘦石、立信(刻款)

說明:合桃壺融合筋紋器與花器之工藝,壺身以五瓣分成,線條飽滿豐腴,作一彎流,纖巧而精神。壺蓋捏塑成桃實狀,襯以桃葉數片,形態逼真,韻味古樸。壺身一側鐫刻“石泉懷光,瘦石。陽羨立信仿古並刻”,字體迥勁有力,意態奇逸。另一側鐫有“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須大”,出自鄭板橋於焦山別峰庵上的對聯,多為文人雅客寄情所言。

寒夜客來茶當酒——更要配上這麼有趣的壺

清早期·白泥湘妃捆竹壺

說明:湘妃竹的典故最早見錄於晉代張華的《博物志》:“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揮,竹盡斑”。竹為題材的紫砂壺中以束竹壺歷史最為悠久並寄寓世人高尚的節操和清貞的性格。此件紫砂壺以白泥製成,胎薄泥細,一絲一扣,處處精到。壺身為一捆十枝湘妃竹圍繞,壺把、壺流及蓋鈕皆塑以竹節之貌,其上點點紅斑,渾若天成,自然逼真,生趣盎然。如此精湛之工藝,作者必定為一時翹楚,實為難得的清初佳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