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考研失敗?

說到失敗,我們會認為,失敗是某個既定目標沒有達成。

如果說我有一個夢想,但是我並沒有制定一個詳實可行的計劃 ,日復一日的踐行,流汗。那失敗對我而言,只是一個夢想破碎,不再重現罷了。


如何面對考研失敗?


可是 ,辛辛苦苦,兢兢業業的考研失敗了。一切都是徒勞無功,這段時間的努力白費了,沒有用,還浪費了時間。是這樣嗎?

如果單從結果看,這樣的想法也無可厚非。唯結果論的結論總是片面而又盲目的,及否定了過往的努力,也否定了將來的生活。我們將來的生活,能被這一次的失敗所決定嗎?

如何面對考研失敗,影響你現在的狀態,也影響你對自己的認知。

失敗本身是有意義的。考研失敗不只是給了你一個結果,“你的才華還沒有匹配得上夢想”。失敗還教給你,學習備考的過程,你收穫了很多。

你學會了,做學問要耐得住寂寞。朝朝暮暮,日日夜夜。

你學會了,做學問還要旁徵博引,觸類旁通。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鍛鍊。

你學會了,應對壓力和如何消解壓力。

一時的失敗,給你一個停下來,認真思考的平靜期。

一場考試的失敗,還不足以評價你的過往和將來。考研的失敗是暫時的,你需要思考,是賽道沒有選對,還是能力不足。是一時大意,還是積重難返,壞習慣太多。

一場考試的失敗,沒有取消你參加下一場比賽的資格。

你可以選擇考公務員、出國、二戰等等。如果你選擇換一個賽道,希望你收拾好心情再出發。

如果你選擇戰勝心魔,繼續在考研的路上奮戰,有些真相就不得不面對:

只要一個人想上進,就無法迴避那些必要的痛苦,也迴避不了。這就是人生的真相。

這其實是我們早已知道的人生真相。

過往的傷疤,也要一一揭開。


如何面對考研失敗?


比如,讀書。一看內容那麼多,總想著哪裡是重點。以為抓住重點就行了。考試的時候,非“重點”的東西出來了,心也涼了。

比如,某些公式,理解起來很難,總想著記住會用就行了。但是,所有的公式,只要不會推導,就很難用的精通,不會推導,甚至很難理解。

比如,背單詞。背過十幾遍還沒記住,總想著,有些單詞未必會考,不必一個一個都記下來。

比如,做題目,覺得做個三五遍應該差不多了。其實,還差的很遠。

比如,有時候忙活了一整天,感覺沒什麼收穫,於是,給自己的藉口是循序漸進中,量變引起質變。其實,沒有質,量有什麼意義呢,更何談量變。

不以成敗論英雄並不是一句雞湯,過程比結果重要也是真的,面對考研失敗,更重要的是面對自己,一個不曾全面、細緻的瞭解的自己。不論如何,別因暫時的失敗,放棄更多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