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大變局:50歲就不要幻想“知天命”,要的是繼續去拼命!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我們的儒家孔聖人,對人生的不同關鍵階段人生使命和生活態度的總結,其中的“五十知天命”可以理解為五十歲就是人一生的轉折點:

五十歲以前,敢打敢拼、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看重結果,是一個積極的“有所為”的爭取狀態;

五十歲以後,工作的人有的就開始退休了,做事的也不再拼勁十足了,都信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再企求結果。似乎對人生已然開悟,榮辱已經淡然,是一種“有所不為”的順其自然狀態。

養老大變局:50歲就不要幻想“知天命”,要的是繼續去拼命!

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大部分人以後不會再有“五十而知天命”的幻想存在了!50歲以後還不是你人生可以歇息階段,你必須要繼續去工作、去做事,和年輕人一樣去拼搏、甚至去拼命,因為大變局的時代已經來臨!

一,人口老齡化嚴重、未富先老型社會迎面而來

根據聯合國《人口老齡化及其社會經濟後果》確定的劃分標準認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達到10%,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佔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則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65歲以上老年人達到總人口的14%即進入深度老齡化;達到20%為超級老齡化。

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表明: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4949萬人(約2.49億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中65週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約1.67億人),佔總人口的11.9%,其中2018年1年新增老年人口超過800萬人

根據綜合各方面測算,我國60歲以上人口到2020年達到19.3%、到2025年達到3億、到2050年達到4.8億,佔總人口的38.6%。

很顯然,我國已經處於深度老齡化階段,並在加快向超級老齡化過度發展。

養老大變局:50歲就不要幻想“知天命”,要的是繼續去拼命!

圖片來自網絡

老齡化只是其一,更嚴重的是我國是未富先老!

目前世界上老齡化程度高於中國的基本上都是發達國家,人均GDP超過4萬美元,我國2018年人均剛過9千美元,如果剔除大基建和房地產,我們的人均就更低了。

面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社會,我們未來的生活會是什麼樣?鄰國日本現正在給我們形象的展現,據相關媒體報道,如今日本是如下景象:

幹體力活的,如搬運行李、修馬路的,大多數都是50多歲的人;

一般跑腿的,如送報紙、快遞的,大多數都是60多歲的老人;

開出租這種坐著的輕體力活,很多都是70歲的白髮老人;

如果遇到開日雜鋪、小餐館的是六十幾歲的夫妻店,他們在日本絕對算是年輕的;

日本的人口老齡化程度排名世界第一,為27.7%,但日本卻是世界發達國家,人均收入早已超過4萬美元,且日本人是一個勤奮的民族,老齡化應對之策尚且如此!

再過二十年,中國的老齡化程度為世界之最,約佔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是現在美、英、德三個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未富先老的社會,養老問題如何應對?

如果你不是能拿高額退休金人,50歲時就得丟掉幻想,能幹就繼續吧,所謂的“老有所養”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養老大變局:50歲就不要幻想“知天命”,要的是繼續去拼命!

圖片來自網絡

二,獨生子女是家庭組合的主要成分,贍養負擔過重

1982年,計劃生育政策被定為我國基本國策寫入憲法,並開始全面推行,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施行計劃生育的國家,更是最嚴格執行這一政策和唯一成功的國家,受幾十年的計生政策作用影響,人口結構已發生顯著變化:

50、60、70後是人口出生高峰期,80、90、00後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生育率出現了斷層,致使現在4+2+1家庭成分成為社會主要的家庭構成形式,這種形勢從80後開始至少要經歷三代人的歷史過渡期;

養老大變局:50歲就不要幻想“知天命”,要的是繼續去拼命!

圖片來自網絡

一對夫妻要贍養4個老人和一個小孩,部分家庭耄耋之年的祖輩親人仍健在的,也需要他們去照料,這麼多老人的養老問題必將成為獨生子女家庭夫妻不可承受之重;

任何一個長輩病了或是不方便都需要他們去照料,他們既沒有兄弟姐妹可以相關幫襯,又不能因此影響謀生的工作,可行的解決之道就是拿錢請護工,這就要求他們都是有錢人,這顯然不切合實際,只能是一種假設;

大部分獨生子女夫妻真實情況可能是:他們即分身乏術,也沒有很好的經濟基礎,也就是說這麼多老人,他們真的養不動了!

既然子女可能養不起老人了,50歲就早點未雨綢繆,幹不動了再歇息,為自己養老多存點積蓄;

養老大變局:50歲就不要幻想“知天命”,要的是繼續去拼命!

圖片來自網絡

50、60後兩代人是“先苦後甜”的時代經歷者,廣場舞是時代對ta們的獎勵,70、80後以後的幾代人,在還能奮鬥的年齡,就儘量少跳幾年廣場舞吧。

三,養老金入不敷出,延遲退休勢在必行

眾所周知,我國養老金制度是92年從國企正式工開始逐漸推行個人繳費的,92年以前參加工作的視同已繳費,事業單位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繳費,公務員目前是不繳費的。

養老大變局:50歲就不要幻想“知天命”,要的是繼續去拼命!

圖片來自網絡

我國女性退休年齡目前規定的是:企業職工50歲、行政事業單位55歲,這就是說現在退休的40、50、60後人員中,除在企業工作的男職工自己交了一部分養老金外,大部分人都沒有交過養老金或者交的很少,這也說明,國家的養金池子剛開始是空的,有歷史欠賬。

這就意味著,現在退休40、50、60後人員的退休工資,都是從如今的70、80、90每年上交的養老金中轉移出來的。

現在全國養老金之所以還能正常運轉,是因為有70、80、90後超過6億人數、三代人的養老金繳費在強力支撐著一億多人的退休工資,可以保持國家養老金池子的動態平衡。

養老大變局:50歲就不要幻想“知天命”,要的是繼續去拼命!

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從70後開始逐次退休、行政事業單位工資的不斷上調,00後以後的幾代人是無法支撐龐大的養老群體高額退休工資的,這種人口結構數量的變化,會使養老金入不敷出,政府也就不會再給你可以生活無憂的退休工資了,解決之道兩條並舉:延遲退休時間;消減退休待遇。

近些年中國也一直在醞釀老齡化社會的退休解決方案,其中延遲退休方案最早在2012年就開始提出來了,當年由人社部和發改委等部門制定的《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發佈並首次提出“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此後幾乎每年關於延遲退休的方案都會在中央兩會期間被提及。

養老大變局:50歲就不要幻想“知天命”,要的是繼續去拼命!

圖片來自網絡

延遲退休方案,可以說在輿論造勢和社會大眾心理接受預期方面,這些年已鋪墊的差不多了,政策的“鞋子”幾年內應該就會落地!

50歲就想退休,不想工作了,醒醒吧,那是以前!以後不可以,你必須為了給自己準備足夠的養老金,繼續工作、繼續和年輕人一樣去打拼。

綜合而言,中國傳統的“四世同堂”“養兒防老”“多子多福”一直是老人頤養天年、子嗣正常延續的穩健家族構成模式,在幾十年的工業化,城市化、商業化的持續衝擊下,現在家庭生活環境及方式已發生根本的變化,傳統家庭組成模式已逐漸遠去,如今已是“四世無法同堂”“養兒不能防老”的時代。

退而不休、老而彌堅,可能是我們以後要適應的社會生活狀態,我們將會面臨一個無退休的社會,這是時代的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