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頭路”上的一堵牆隔開兩區居民10年了,貫通為何那麼難?

2012年春天,家住國權北路351弄的丁女士在一河之隔的保利維拉家園買了一套房,給兒子結婚用。當時她是這麼想的:從小區北側的民府路到兒子的新家,走快一點,5分鐘足夠了。那時候附近還在施工,民府路這一段被一堵牆攔斷。她去兒子家得從三門路繞過去,兩公里,步行大約20分鐘。

“我想,房子都建好了,這堵牆應該很快會被拆掉,路就通了。誰料想,我孫女都上小學了,這牆卻還在!”丁女士說,孩子們平時過來吃飯,早晚接送孫女,都得繞好大一圈,一天兜好幾趟,很辛苦,不知民府路上這堵牆什麼時候能拆掉?

與丁女士一樣,附近居民都期待能早日打通這條“斷頭路”,卻沒想到事情的複雜性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斷頭路”上的一堵牆隔開兩區居民10年了,貫通為何那麼難?

一牆之隔卻要繞行兩公里

丁女士告訴記者,兒子住進楊浦區政青路333弄保利維拉家園已經8年了。

我幾乎天天盼望這堵牆拆掉。我問過居委會,問過鎮裡,問過施工隊,也問過城管,他們說得最多的是‘快了快了’,卻從沒一個準信。”

天氣好的時候,丁女士並不覺得這段路有多苦惱,走一走,就當舒活舒活筋骨。兩公里路,邁開步子,一會工夫也就到了。不過她的老伴卻感覺並不那麼輕鬆,“他年紀大,身體差一些,每次走去兒子那邊,都喘得跟拉風箱似的。”

“斷頭路”上的一堵牆隔開兩區居民10年了,貫通為何那麼難?

颳風下雨,或者天氣酷熱的時候,這段路對兩個老人來說就顯得很難受。

有時候,我們實在不想過去了,就喊孩子們到我這邊來吃飯。孩子們上班累了,不想動,也不願意來。眼看著很近,從我家三樓的窗戶探出頭來,都能望見兒子家,走起來卻不近。”

與丁女士的想法一樣,保利維拉家園以及附近居民也都覺得,如果民府路貫通,他們的生活會便利很多。

有居民告訴記者:“我們新江灣城這邊,開發較晚,生活配套目前還沒有高境那邊便利。就拿吃飯買菜這樣的事來講,如果從民府路去國權北路,就很便利。”

“斷頭路”上的一堵牆隔開兩區居民10年了,貫通為何那麼難?

“這堵牆少說也有十年了”

民府路在楊浦這邊,路牌很鮮明,懸空的道路指示牌上,標示了民府路的位置。不過,從政青路路口,就築起了一道圍牆,上面的門牌號碼為“民府路1301臨”。

圍牆裡面是一家建築公司的駐地。這一段民府路,就被這家公司圈了起來。簡易的工棚裡面,堆放著施工用具。穿過該公司的生活區,往西是幾扇鏽跡斑斑的鐵板門。附近堆放著一些廢舊的建材,還有幾段沒有完全拆除的空心磚牆基。門的外側,就是寶山區高境鎮。

從這座圈起來的院落北側的一扇門,可以看見繞牆而去的緯二河,一些人喜歡坐在河邊釣魚。

這家建築公司的人告訴記者,因為民府路被封堵起來,兩邊都成了斷頭路,於是他們就在這段路上搭建了臨時的房屋:

道路什麼時候要打通,我們就什麼時候走。”

記者來到民府路高境這一側時,看見一輛黑色皖牌別克轎車,正停在道路中間的鐵門前。車的擋風玻璃上貼著一張交警開具的黃色罰單,處罰原因是“違停”。

附近居民說,交警一直把這個地方當市政道路管轄。

“斷頭路”上的一堵牆隔開兩區居民10年了,貫通為何那麼難?

牆根下有一家名號為“包記草蓆竹蓆床上用品批發部”。老闆告訴記者,他的批發部在這裡開了近20年,目睹了民府路這一段的“滄海桑田”。

這堵牆,還有這扇門,少說也有十年了。”

包記老闆說,以前道路是暢通的,路也不是很寬。牆外是一條河,兩個區的界河。河道里安放著孔徑很粗的涵管,涵管上面鋪路,所以兩邊能夠人來人往。河的那邊是一個自然形成的小集市,人們在那裡售賣日雜用品,也有賣菜的、賣小吃的,很熱鬧。

包記老闆說,那時候,他的批發部在市場邊上,民府路中段,算得上黃金地段,零售生意也挺好。現在因為這堵牆,他的店鋪就處在斷頭路的盡頭。

大約十年前,楊浦那邊開始搞建設,造房子,經常有水泥攪拌車從那邊開過來,一天到晚鬧哄哄的,塵灰撲鼻,對寶山這邊居民的生活有一些影響。居民就自發在路中央立一些水泥墩子,阻止那邊的施工車輛開過來。”

包記老闆說,再後來,這裡就築起了一堵牆。當時的施工隊把生活區的小房子緊挨河邊搭建,寶山這邊的居民有意見,工程隊就把生活用房移走了。這個地方就留下一片空地,一直延續至今。

“一直聽說會把這條路打通,但是一直沒有動靜。”包記老闆說,道路貫通的工程並不難,牆的兩側都是硬化道路,只要把路面清理一下,牆一拆,就行了,“至少先讓兩邊的居民走動起來方便,對不對?”

“斷頭路”上的一堵牆隔開兩區居民10年了,貫通為何那麼難?

道路貫通的複雜性令人始料未及

包記老闆覺得,這條路的貫通,可以分兩步走:先“小貫通”,拆掉牆就是路,讓行人先走;再“大貫通”,道路按照相關等級,進行修繕,然後通車。

然而,這件事的複雜性,卻是當地居民始料未及的。

實際上,這堵牆是楊浦區跟寶山區的“界牆”,東邊是楊浦區新江灣城街道,西邊是寶山區高境鎮。目前,關於這堵牆的去留,兩個區說法不一。

寶山區相關部門告訴記者,該區建管委查閱的資料顯示,民府路在高境鎮的這個地方是一條河,不是路。該區房管部門說,目前高境境內的民府路只是一條居民區的內部道路:

最近幾年,我們打通了多條區與區之間的斷頭路,比如殷高東路等。至於民府路的貫通問題,我們需要按照規劃來。”

然而,在楊浦區相關部門的說法中,民府路不僅僅是一條需要貫通的路,還是一條需要拓寬的路。

該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地群眾多次反映民府路貫通問題。在去年的相關活動中,市裡有關部門負責人還曾召集兩區多方召開會議,討論過這個問題。

“斷頭路”上的一堵牆隔開兩區居民10年了,貫通為何那麼難?

目前最大的障礙是,高境那邊有兩棟住宅樓在道路規劃的紅線內,需要拆除。每個區都有自己的工作重點,對於這條路,寶山區也許有他們的側重點。”

楊浦區該負責人說,按照規劃,民府路在兩區交界的地方,要建一座橋,“我們這邊地勢比較高,高境那邊低一點,造橋要填平,要拓寬”。

該負責人直言,民府路貫通對楊浦區來說不是問題,隨時可以貫通,但這是兩個區的事情。

截至發稿時,就民府路貫通問題,兩個區對這條道路的說法尚不統一。不過,牆下的緯二河疏通問題卻是可以預期的。楊浦區相關部門表示,他們計劃將埋在河道里的涵管挖起來,先讓河道貫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